这么说吧,如果没有贺知章向唐玄宗推荐李白,大概率上就不会有李白待诏翰林的短暂风光。
贺知章,与李白一见倾心,成为忘年交,正所谓你是怎样的人,你才可能遇到什么样的人。
42岁的李白,再到长安,早已是距离第一次来长安10多年之后,想必故交零落,满目陌生。前途未卜,举目无亲之际,贺知章主动寻访逆旅中等待未来的李白。
那时候,李白的知名度跟贺知章的知名度不在一个层级。若生硬的比较二者的知名度,李白与贺知章相比类似于小学生与大学生相比。当然,除了文学之外,贺知章还是朝廷的三品大员,而李白不过是一个普通小老百姓。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
这是孟棨在《本事诗》中对李白与贺知章初相识的记载。
同为唐朝人的孟棨,生活在李白去世之后的100年左右,距离李白、贺知章时代非常近了。他对李白和贺知章相识的记载,很有参考价值。
只不过在这段记述里,第一句所说肯定是不准确的,这次长安之行不是李白“初自蜀至京师”,与贺知章相识之际,李白早已经离开四川家乡17、8年之久了。
一见面,贺知章整个被李白的风姿和文采震惊,以至于除了请李白喝酒之外,实在找不到更好的表达一见如故的方式了。这一喝竟是“与倾尽醉,期不间日”,意思是两个人都喝醉了,且连续喝了好几天。
因为贺知章对李白的这种认同与赞赏,才让李白终于在京师声名大振。
这个道理在盛唐时期如此,在眼下的现实里依然如此。不用说李白这样的绝世高手,即便一个画圈都画不圆的货色,如果有美协主席为他背书,即便一个造句都造不利索的货色,如果有作协主席为他背书,那这路货色也会被众多喜欢闻热屁捧臭脚的“美术家”“作家”们“纳为同道”。
同样是背书,只不过贺知章与李白之间是清清白白真真纯纯的以义相交,并无任何名利上的瓜葛。贺知章对李白这种真心实意的赞美和推介,与现实中那种龌龊不堪的互相吹捧结党营私党同伐异有着天渊之别。
二人初相见,贺知章已经是84岁高龄。在那个时代,这个年岁还保持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这本身就是神仙一般的存在。
神仙眼里不揉沙子,李白的性情品位,贺知章自然一眼洞见,同声相和,所以他们才会一见彼此倾心。年龄和地位都无法阻止这种缘分的到来,他们的相遇并不逊于李白与杜甫的相遇,甚至对李白而言,与贺知章相遇相识,远比他跟杜甫的相遇更有意义。
这种意义就像空气、水和血液,融入进李白的生命之中,且对李白的未来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贺知章退休三年之后,李白去贺知章的故乡拜访这位既是恩人又是忘年之交的老者,却得知贺知章早在三年前就已经故去。
一个人喝着闷酒,回想起与贺知章初相识之后的点点滴滴,李白“怅然有怀”,写下《对酒忆贺监二首(并序)》,其中一首是这样的:
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
此时,李白已经47岁。他早已见惯了人间的冷暖,也早已看穿了人间的悲欢。恩人已去,空留记忆。
一杯酒一杯酒喝下去,李白忍不住流下眼泪。这样一位书法、文学都登峰造极,这样一位位高权重常人难以企及的老人,他毕竟还是离去了。他的知遇之恩,他的雪中送炭,他的无私襄助,都深深的印在记忆之中,看着空落的酒杯,想着5年前老人金龟换酒的豪爽义气,这世事又岂能是“无常”两个字就能完美诠释!
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
再好的酒,再深厚的友情,都禁不起时间的消磨,终有一天,举杯共饮一醉方休的人,也都会化作松下一抔黄土,这就是人生。没有谁能改写属于每一个人的最后的命运。
李白写这两句诗的时候,他一定想到了自己最后那一天,也不过是同样的结局。
想到这里,想到这不可逆转的结局,李白越发怀念当初与老人“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的情景。那样的时光,那么稀少,那么珍贵,如今,只剩下回忆,只能在回忆的角落里细细品味着老人的音容笑貌举杯痛饮的姿势。
李白写这两句诗的时候,他一定想起了自己曾经写过的另外一首诗。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这首诗,就像冥冥之中的预言,那么神奇的呼应了此刻李白内心的情绪。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并不知道贺知章已经离开这个人世了。
时间,除了制造回忆,也制造伤感和遗憾。天人永隔之间,是无边无际的时间的尘埃。
松下尘,也不过是万古尘中微不足道的一粒。这一粒尘土,因为友情和怀念,散射出珍珠一般的光环。
金龟换酒处,正是你老人家给我带来第一缕阳光的地方。金龟换酒处,正是我们一见如故彻夜畅谈的地方。如今,只剩下我一个人,在你老人家最后离开的地方,一人独饮,喝下去的酒都带着沉重和悲伤。
只有有过同样经历和感触的人,才会更加真切一点体会李白这两句诗的分量。
他用最简单的汉字,用最简单的句式,用最简单的叙述,把对一位老人沉甸甸的怀念之情都掩藏起来,眼角成为他所有心事里唯一的破绽,默默无声的泪水从破绽里洒落。
这种沉痛和悲伤,是大悲无恸,却无论如何止不住眼角的泪水。
人到中年,如果有这样一个人值得用一场独自痛饮的酒局,用一场止也止不住的无声泪水,来怀念,来怀想,这一生都是富有的吧?
不论李白这一生如何坎坷不如意,能遇到贺知章,也是他最大的幸运之一。
遗憾的是,太多太多人,终其一生,也不可能拥有这样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