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林黛玉发疯文学”近来走红。在微博,拥有1.3亿阅读量和5.3万讨论者;在视频平台,“男版林黛玉发疯文学文案”“林黛玉发疯语录”等话题,更是激发了网友们的创作与模仿欲望。
不过,也有人说,“林黛玉发疯文学”是将经典踩在脚下秀优越感,令人不适。我觉得,这未免是有些反应过度了,大可不必过分苛责热情的网友。如果模仿造句林黛玉的经典台词,就可以毁掉一部《红楼梦》,那《红楼梦》未免也太脆弱了。而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它的生命力很强。
经典既不是用来随意糟蹋的,也不是用来束之高阁的。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编审陶玮所讲,黛玉体、林怼怼体、黛玉发疯体的流行,都反映了当今读者对林黛玉形象中敏感、自我、直爽、语言锋利的个性特点的捕捉和发挥,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充分反映了文学经典的影响力。
换句话说,能够对文学名著里的人物语言活学活用,至少说明他们读过这一作品,并且较为熟知,才能模仿得惟妙惟肖。而这种“亚文化”的流行,无形中也增强了古典文学作品之于当代的魅力,客观上也发散了文学经典的影响力,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承。
类似的现象其实还有很多,如对鲁迅名言警句的化用,对金庸作品及其主人公的解构;相反,过分神秘化和神圣化经典,其实才是对经典的一种伤害。文学作品就是用来读的,对它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尽可能地提供条件和引导,让更多的人阅读它、谈论它、运用它。
《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认为,这种造句方式,都是利用大家熟知或者被社会“热捧”的话语资料,创造新的话语形式,表达独特的心理感触。“不管是知音体、甄嬛体还是黛玉体,我认为都是一种积极的话语方式,不必有什么苛责。”
事实上,相比那些简单粗暴的口水式吐槽和指责谩骂,这种带有文化味儿的回怼和讽刺,难道不更值得接纳吗?“林黛玉发疯文学”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对网络短平快表达的一种反叛。这种反叛,有着教育普及、网民文化素养提升的基础,也是社会整体进步的体现。
坦白说,在四大名著中,虽然一说起《红楼梦》的地位,几乎是无争议的第一位,但是在大众普及方面,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它的国民熟识度并不如其他三部。哪怕是不识字的老人、认字不全的小孩,都能对《西游记》津津乐道,但是坐在一起讨论《红楼梦》,却需要一定门槛了。
现在,这些林黛玉句式的流行,虽然称不上什么文学,但却可以看做是对《红楼梦》的生活化应用。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较大,尤其是加班族和考研族。他们偶尔停下来,需要在社交平台排遣一下自己的压力,而直白的吐槽已经不能满足,借用经典文学作品来表达情绪便悄然流行。
这有什么不可呢?互联网本就是生活化的,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时代,它不仅充斥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堆满了人们的各种情感、情绪和情调。面对这种丰富性和多元化,我们应该持开放包容的态度,而不是消极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