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只找到2例孤平律诗,其实还有10多首,李白杜甫也犯孤平

平平仄仄平,如果第一字仄,即:仄平仄仄平,就是孤平,这是格律诗的大忌。如果出现孤平句,一般认为就不是格律诗了。

我们曾在一部全唐诗里寻觅犯孤平的诗句,结果只找到两个例子:醉多适不愁、百岁老翁不种田。《汉语诗律学·第一章·第八节》

王力先生当年查找的并不全面,其实还有不少这种孤平的例子,例如诗仙诗圣都有犯孤平的诗句。本文一一列举出来,如果还有其他的诗例,欢迎诗友们在评论中举例。

这首诗第二句犯孤平,仄平仄仄平,适,如果是平声字,才可以救孤平了。

百岁老翁不种田,看后五字:仄平仄仄平,不,没有救拗,犯孤平。

另外,第三句是半拗体,独,应平实仄。半拗体可以不救拗。如果救拗,方式正如下联,用篱这个平声字救拗。下联的:仄平平仄平,老街称之为救拗万能公式,记住这个就知道如何救拗了。

除了王力所说的这两个例子,当然还有一些犯孤平的例子。

清代人有不少研究声律的著作,其中安徽泾县人翟翚的《声调谱拾遗》提到3首律诗有孤平的现象。

寸心贵不忘,仄平仄仄平,第三个字贵,也是仄声没有救孤平。

这首诗的第1、3、7句,都是半拗体:斗酒勿为薄、坐惜故人去、挥手再三别,第三字都是应平实仄。第4、8句是救拗的,但是第2句没有救拗,如果贵是平声,不但救上句也可以救本句的孤平。

第一句:万里杨柳色,仄仄平仄仄,如果对句用“逢”,不但救本句孤平,也救出句的“柳”,这种被称为双救。

到这里,我们发现一个特点,以上5例,都出现在首联。是不是犯孤平都在首联呢?我们再看看下面的例子。

日本有不少汉学家,为我们传统文化的继承甚至发展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在唐朝时期,有不少日本诗人来大唐学习,回去后也著书立说,例如空海的《文镜秘府》中,就可以看到很多我们失传的典籍片段。

1776年,清朝乾隆四十一年,美国刚刚建国。一个叫做中井积善的日本人编撰了一本《诗律兆》,在这本书中,他统计了15首律诗的孤平句。

这15个例子中,已经包括了以上4例(戴叔伦那首不在其中), 下面只列出余下的11例。

入门【二】十年,仄平仄仄平。 数目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只有三是平声。一、七、八、十都是入声字(上去入都是仄声),不是平声。

至家【已】夕曛,也有版本为:到家【日】已曛,都是仄平仄仄平,孤平句。夕,也是入声字。

鬓根已半丝,仄平仄仄平。也是出自颈联。

别筵欲尽秋,别,入声字,仄平仄仄平。第4字,也有版本为“盛”,盛、尽,都是仄声字。孤平主要指第3字:“欲”应平却仄,当然都是孤平句。

蚕老茧成【不】庇身,七言句看第5字,不,平仄两读,表示否定作副词用,是仄声。所以这句也是孤平句。

礼彻-佛名【百】部经。佛,也是入声字,后五字:仄平仄仄平,还是孤平。

出自元稹《为乐天自勘诗集因思》:

春野醉吟【十】里程,前面说过,十是入声字,所以也是孤平

一月主人(一作人生)笑几回,有两个版本。主人【笑】几回,是孤平句。人生笑几回,是律句。

李白的时代,作律诗常有失黏失对、半古半律的情况。所以出现孤平也不意外。越往后发展,律诗的规则越发遵守的严谨。

现在有计算机大数据了,如果用程序筛选一下全唐诗,估计孤平句还会多一些。

不过,即使再多,相对也是极少数。大家还是将孤平作为律诗的大忌,我们作律诗的时候,还是要避免孤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