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庆祥的诗,我会想起海子在《秋》中所写“秋天深了,王在写诗”,在诗歌中,他确实是自己的王。从《我选择哭泣和爱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6年10月版)到《世界等于零》(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9月版,本文所引诗歌皆出自该诗集),贯穿这两本诗集的美学是一种“创伤性快感”。杨庆祥曾以顾城的同题诗《一代人》写出了生命的痛楚:伴随着阴影、死亡、悲风和痛哭,一代人在风与旗的飘扬中陷入了“失败”之境。这种“失败”是杨庆祥最真实的感受,一如他曾经不断追问的“80后,怎么办”,以及对自我的深度反思(《末法时代抒怀》)。在时代面前,“失败”是这一代人的隐喻,而“在失败中自觉”,在失败中永生,又何尝不是诗歌所要达到的使命。
诗歌不是单纯的智力游戏,智力游戏很多时候讲求的是非黑即白,杨庆祥有着强烈的对话意识,那是要诉诸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在一种直觉的认知里,诗歌遵循情感的逻辑,它要求诗人具备综合能力,无论是洞察力,还是判断力,都是审美价值观的体现。如果说诗歌面对的是人最基本的“生死爱欲性”,杨庆祥就在这些主题书写中打通了从经验到诗的脉络。“除了爱与死/这世间本没有别的”(《爱在卢布尔雅那》),诗歌由最直接的生命体验出发,通过“词与物”的中介,最后还是回到生命的感觉。这看似从零到零的过程,也是从诗到思的过程,对应着从经验到诗意的延展。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从道到万物,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由此而言,万物也可能是“无”,是“空”,这是“世界等于零”的来历。“我自知一切所求皆空,/但我沉醉。”(《万物都忠于自己的灵魂》)在杨庆祥的诗中,我读到了执着乃至倔强,他持守于自我的当代性,所悟所写,无论如何要“与我相关”――我与我的关系,我与时代的关系,我与世界的关系。所有的关系,都表征着一条诗歌的曲线。
这一条曲线,有些时候从问题开始,皆因它是不确定的。“我已经不能享受这孤独的春夜了吗?”(《我已经不能享受这孤独的春夜了吗》)“这降临的最后时刻,又迟到了吗?”(《请菩萨慈航,轻轻抱我》)“为何双脚滞重如灌铅?”(《望梵净山不登有感》)他有时甚至还会以忏悔的方式发问:“君父啊,祖宗的坟山还在祭祀之地吗?”(《做一个归乡的梦然后哭了》)诗人何以提问?因为世界有其不确定性。杨庆祥的诗歌多从不确定开始,到无法穷尽为止,诗意的生产恰恰在这一过程之中。就像他形容诗的谱系,就是从零到零的距离,“从零开始,意思是指诗歌的起源不可确定,到零结束,意思是指诗歌的意义永远无法穷尽。”(《从零到零的诗歌曲线》)正因为不可确定,才会无法穷尽,这是杨庆祥“无中生有”的诗学理念,此当为诗之大道:以极其精准的语言写出世界的混沌与复杂。
在《世界等于零》这首诗中,杨庆祥以工整的修辞道出了某种轮回,它在形式上讲究书写的对称性,在时空观上应和着人之生死。诗人启用的是对话体式,“我来过”与“我走了”定格于“与此同时”,这同构于人生的辩证法。他从一场梦境中找到了安放灵魂的路径,其出神的一刻也还要服从诗的秩序。人和诗共享着“愿我们墓葬之日犹如新生”的期待,死亡和新生是同步的,“我来过又走了/世界等于零”。这不仅呼应了诗题与主旨,也为诗赋予了一种可把握的原理性。诗的清晰,是否应该蔓延出诗性的绵长和悠远?那些耐人寻味的表达,既出自感官,也指向信念。《世界等于零》揭示了一个原则:赤裸着来,体面地走。来与走之间隐藏着诗人的生死观,也是其“唯一”的信仰:“活着的时候要美啊/死的时候要更美”(《信仰》)。生死不可分,这样的经验被转化成悲剧,似乎成了约定俗成的认知。诗人在零的书写中标明了立场,所有的观看经验都无法凌驾于时空之上,但要回到人本身。诗人只有在人的意义上去反省自我,方可生动地建构诗与世界的关系。
杨庆祥关注的是人,他反对假大空的口号式写作,但并不代表他不写人所面对的“空无”,这不是空洞和虚无,而是人被存在规训的精神状态。他像尼采那样“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看似妥协,实则是一种退守。从个体到群体,从经验到超验,他能否在自我身上发现时代痼疾?“在早已铺开的宽大餐桌前空无一人像事先的约定//人们赞美,咀嚼空洞和剩余/贫瘠的声音穿透了心的坚冰”(《时代病》)。在我看来,杨庆祥是在通过自己的身体来把脉时代,他发现的时代病乃基于对“空无”或“空洞”的体认。这种时代病书写用杨庆祥的命名来指认的话,可称之为“新伤痕文学”,它是潜在的,隐秘的,幽暗的,但又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个人的肌体与精神世界。他写《哀歌》,既针对历史的无解,也指涉现实的困境。整组诗不乏粗粝的格调,但“哀告”气质是直白倾诉的,显得相对纯粹。人与历史、人与现实的对话,有着内在的博弈,他以个体之躯抵抗强大的时代病,不仅没有被时代束缚,相反还获得了精神的突围。而在“饮冰”系列诗中,诗人以“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觉悟强化了切入日常的抱负,留下的是对话的意愿。诗人渴望交流,不管是跟爱人的对话,还是与母亲的交流和对君父的告白,我们看到的是激情的文字,听到的却是无声,无声是最隐秘的情感压抑的身体投射。
正因为无声,杨庆祥好像在诗中提振出了一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超越感。这种超越感是否体现为对公共事件的介入?真正的超越是从个人性回到普遍性。他写《疫的七次方》,首先对接了时代公共事件,处处从我出发,最后也回到了更大的人文关怀,疫病让人无法近距离接触,但在精神上似乎又拉近了人和人的距离。如同作家写短篇小说一样,杨庆祥截取自我的人生横断面入诗,出其不意,又理所当然。偶然与必然构成了他写截句诗的一种内在思维,也在更直观的维度确立了诗的价值。“截”不需要刻意,它在方法论的意义上自然地内化成了诗人的一种精神气质。他写《敦煌截句》《青岛截句》《鼓浪屿截句》《邯郸截句》等,都是到某地的有感而发,虽具偶然性,但在更大的视野中符合诗人书写“大地截句”的理想。截句诗是以同一种形式去完成不同主题的组合,诗人并不囿于格言警句,而是在整体上控制想象、节奏与速度,以“做减法”的方式让诗完成对日常生活的升华。也许很多人认为截句因短平快而容易写,其实要写好截句,须考虑各方面的平衡,难度在于局部和整体的相互转换。在杨庆祥的精神视界中,他愿意去挑战难度,做评论的问题意识,对其诗歌写作仍然发挥着作用。诗与评虽为两种思维方式,两套笔法,但它们之间有着隐秘的关联,因为源自同一个人,他的语调和气息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在了每一个词语中,且构成了感性与理性交融的自为状态。
在评论的世界,杨庆祥以理性直面作家、文本、语言和事件,而在诗歌的王国,他以暧昧和幽深来靠近缪斯,自由的创造让他获得了情感的慰藉。也许可以这样说,诗歌是杨庆祥的一种生活方式,有些时候甚至是他身体的一个器官。尤其是得知他的很多诗歌都是坐地铁时用手机写出来后,我就知道不需要刻意去追问其诗作的来历,日常生活经验,阶段性人生经历,瞬间的观察与感念,还有不经意间的一瞥,都会触动他写下那些带着体温的句子。“口香糖吐进垃圾桶,半瓶香水倒进洗漱池/他不再需要伪装。/一个年近四十的男人,就让衣服领子/破旧一点吧”(《还是给她发条晚安的微信吧》),对于词语和幻象,杨庆祥的敏锐不断触及创造的边界,可在他的诗歌词典里,好像没有边界这个词。所有场景都可以经过内心发酵而成为一个情感装置,从而促进诗意的生成。
在诗性层面,杨庆祥反对阿兰・巴丢所言的“报告文学式”的写作,他强调诗歌的生命感,这意味着写作是和更具体的生命体验联系在一起。他的诗歌向内审视了对真理的追问,向外覆盖了生活的形而上学,那种天马行空也可能就是宇宙意识。从自我到宇宙,呼应了杨庆祥从零到零的诗歌分析,也印证了他对自己的定位,“就像人生中的很多时候一样/我没有醒也没有死//我在灯下又美又失败/我笑起来又羞涩又残忍”(《自画像》)。这张自画像形塑了他在写作上的多重角色,美与失败,羞涩与残忍,二元对立的矛盾构成了一个人身上角色的分裂性,这也是其诗歌至高的张力所在。诗人的角色显出了杨庆祥最为真实的一面,即便分裂是透明的,他也会按照内心的想法去写,词由心生,与物合一,以此获得超越性的大同情和大悲悯。
在这样一个超验的维度上,杨庆祥关于零的生动设想,就呈现为诗歌与世界的关系。在此,我又想起了他对“世界等于零”的阐释:“世界等于零,也就是说世界重新敞开,并获得了零一样的无穷的生命原力。”(《从零到零的诗歌曲线》)世界是开放的,零是一个逻辑起点,在此起点上,诗人的写作趋于无限的循环:从生命的原点出发,最终回到生命的原点。杨庆祥以诗的方式在体验这一生命过程。
刘波,1978年生,湖北荆门人,毕业于南开大学,文学博士,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等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有《“第三代”诗歌研究》《当代诗坛“刀锋”透视》《重绘诗歌的精神光谱》等专著7部。曾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扬子江诗学奖 评论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