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助教成为省级学会理事,53岁被评为讲师,60岁当上副教授

在紧邻长江的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湖北荆州城内,一所颇具规模的高等学府巍然屹立,气势恢宏。

这所高校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取了一个十分应景又非常霸气的名字,名为:长江大学。

实际上,长江大学有多个校区,因为它本是由师范类院校、石油类院校、农科类院校和医卫类院校合并组建而成,这是发生在2003年4月的事情。

而其前身之一的师范类院校,现在就是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有着比较悠久的校史,最初始建于1936年,当初命名为“湖北省第四简易师范学校”,从解放前到建国后,历经数十年办学,先后经历荆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荆州师范学院等主要阶段,师生奋学,蔚然成风,发展喜人,成为了当时荆州地区唯一的一所二类大学,并在1999年3月成为拥有本科学位授予权的新型普通师范本科院校。

在这所学校还是叫“荆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荆州师专)的时候,有一位从部队院校专业过来的教师,他的名字叫:王钊。

退休前,他的身份是:湖北省荆州师范专科学校副教授。

王钊老师一生从教,尽管前半生接近十年的军旅生涯,却也是在军校工作;而后将近三十年,他的主要精力就是在高校,也一直在荆州师专任教,数十年如一日地悉心耕耘,勤勉而敬业。

王老师是土生土长的湖北人,于1928年11月出生在湖北省黄陂县的一户普通贫苦人家。

虽然家庭条件有所欠缺,好在他从小就好读书,在学校学习表现优异,一直上学到中学。

1949年,时年21岁的王钊考进中南军政大学武汉总校,并同时入伍,成为了新时代的一位有理想、有文化的知识型、学习型军人。

从军政大学毕业后,王钊留在部队,当了一名普通的文化理论教员,主要教年轻的士兵以基本的文化理论知识。

1954年,26岁的他因为在工作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荣获三等功1次。

四年后,也就是1958年3月的一天,他光荣入党,成为了基层组织的先进分子。

一个月后,30岁的王钊结束了自己的军旅生涯,从部队专业到地方,在一家党校单位主要从事干部理论教育工作。

在此期间,他在从教之余,积极思考,勤耕著述,写了不少文章,其中在1959年就在《河南日报》等报刊上发表3篇文章。

后来,他的工作调动了,他又走上了新的岗位上,继续辛勤工作,发光发热。

从1961年8月起,王钊开始在荆州师专担任政治教师,相当于助教的工作。他主要的精力投入在哲学思政的教学上,给大专生上课,当时开设课程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比较社会主义》等。

在荆州师专的校园里,他度过了平静的时光和不平静的岁月,最终宠辱不惊,不忘初心,始终奋斗在高教一线。

尽管因为历史的原因,他的职称长期都停留在助教层面,可他的工作实实在在,教学、研究、著述都有声有色。

正所谓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当地学界,他的学术成果受到了同行的认可。于是,当时还是助教的他在52岁的时候当选为湖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以及荆州地区哲学社会科学学会理事。

1981年,年已53岁的王钊老师被学校评聘为讲师职称。七年之后,即1988年,60岁的他临近退休时,被学校评聘为副教授。

在王老师年富力强地投身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之时,因为付出,他有了不少收获,有了不少成果,他编辑的《科学社会主义概要》、《自然辩证法基础知识讲座》等多部书籍成为校内的教学使用教材,同时他还在省学会论文集和荆师学报上发表不少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