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被贾母说成“木头一样”,不太会说话、来事,过于老实。但刘姥姥又评价王夫人二十年前“着实响快”,做事干脆如凤姐样子。
君笺雅侃红楼认为贾母的评价“错了”,刘姥姥的评价才对。
贾母说王夫人像“木头”,在于她嫁进贾家就表现得“木头”一般。刘姥姥看到的王夫人却是在娘家的真实样子。
明明是响快人,婚后却成了木头人,原因并不难理解。荣国府的继承人是贾赦,贾政不具备继承资格却意外继承了爵产敕造荣国府。
二房当家不免遭人非议,只能韬光养晦。王夫人尽量低调“闷声发大财”,也是她嫁进来后掩饰“响快人”个性,伪装成“木头人”的关键。
她要是像王熙凤那样肆意张扬,不但长房恨她,贾家的奴才们也都不是好惹,更会排斥她们二房,为自己树敌。
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王夫人的心性在贾元春晋升贤德妃后,有了靠山腰杆硬了,变得越来越“嚣张”,开始公然与贾母对抗,释放真实的性格。
王夫人“装了”二十多年的木头人,对她的心性也造成深刻影响。以前是“装”,慢慢也就习惯甚至接受了自己的转变。尤其是遭遇两次打击之后,王夫人变得越发“木头”。这事要从王夫人婚后讲起。
王夫人嫁给贾政后,原本是王家“上驷”对贾家“中驷”,注定是牺牲。没想到贾政突然分得荣国府的继承权,王夫人也占得大便宜。
二人婚后连续生下三个孩子,直到贾宝玉出生前,贾政并没有庶子女。怎么看都应该是夫妻和睦。但背后无疑另有隐情!
贾宝玉出生前,贾政十几年没有庶出子女。贾宝玉出生后,贾政却接连与赵姨娘生下贾探春和贾环。这是什么原因?
按说王夫人嫁给贾政时,最少也会像王熙凤一样,给贾政留一个平儿一样的妾。比方周姨娘。
可贾政与周姨娘无儿无女,不是周姨娘多差,只能是王夫人手段太高明。王熙凤控制贾琏的手段,就是学自姑母王夫人。只可惜她没有像王夫人那样幸运地生出儿子。
贾政被王夫人“控制”了十几年,才会在贾宝玉出生后接连与赵姨娘生儿育女。
王夫人为了贤良名声,再不愿意贾政纳妾也没有办法。
贾家这种大家族,嫡妻到了三、四十岁,又有了二子一女双保险,必须得给丈夫物色年轻的妾室伺候。
然而,王夫人没想到的是,二子一女并不保险。她的打击不是贾政移情赵姨娘后有“宠妾灭妻”之意,而是儿女接连出了意外。
首先,大儿子贾珠“莫名”一病而死。二十岁的年纪,青春正盛,突然死了,哪个母亲受得了?
尤其贾珠刚刚娶妻生子,怎么看都是健康的。他的“一病而死”分明是出了意外。
联系贾宝玉被打之前是贾环告状,说赵姨娘讲得贾宝玉强奸金钏儿未遂,致使金钏儿投井自尽。
贾宝玉被打,王夫人吓得魂不附体,又提起贾珠,李纨不合规矩地当着公婆面放声大哭,贾政一见眼泪“滚瓜一般落下”,都预示贾珠之死,极可能是赵姨娘背后“枕头风”,让贾政责罚了贾珠,结果失手打重,像秦钟一样被打后一病而死!
贾珠之死让王夫人备受打击。可“灾难”还没有完。贾政转眼又将大女儿元春送去了宫里。
俗话说“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进宫的女儿等于断绝了父母亲情,与嫁去远方的女儿还不一样。
元春省亲回家哭哭啼啼,控诉父母“当日既送我去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句句都是扎王夫人的心!
王夫人每天吃斋念佛,何尝不是为儿女子孙祈福的寄托。她失去一儿一女,对小儿子贾宝玉有一种近乎神经质的“爱”,也就不难理解了。
(第三十四回)王夫人由不得赶着袭人叫了一声“我的儿,亏了你也明白,这话和我的心一样。我何曾不知道管儿子,先时你珠大爷在,我是怎么样管他,难道我如今倒不知管儿子了?只是有个原故:如今我想,我已经快五十岁的人,通共剩了他一个,他又长的单弱,况且老太太宝贝似的,若管紧了他,倘或再有个好歹,或是老太太气坏了,那时上下不安,岂不倒坏了,所以就纵坏了他。我常常掰着口儿劝一阵,说一阵,气的骂一阵,哭一阵,彼时他好,过后儿还是不相干,端的吃了亏才罢了。若打坏了,将来我靠谁呢!”说着,由不得滚下泪来。
王夫人心里的苦,对袭人倾诉出来。都说王夫人如何狠毒,如何心狠手辣,从母亲的角度去体会她,也只是个脆弱、可怜的母亲。
所以,《红楼梦》中,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每个人都有蜕变。贾雨村如此,王夫人也如此。
木头人王夫人开始是伪装。但接连被生活“教训”,失去了儿女后,王夫人是彻底的“木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