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林黛玉写《桃花行》,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

林黛玉贾宝玉互为知音,这是《红楼梦》中人尽皆知的人物设定。他们前世有缘,今世是姑表亲,从小一起长大,两人又互相爱恋,互相成了彼此的精神依托。

(宝玉在赶他的写字功课)

在这一回,黛玉写了一首《桃花行》,跟《葬花吟》、《秋窗风雨夕》一样,这首《桃花行》也是“歌行体”古体诗,也简称“歌行”,“行”,是乐曲的意思,它不同于律诗,它在音节、格律方面都相对自由,这符合林黛玉不受约束的个性,因此,林黛玉比较擅长写“歌行体”诗。可能曹雪芹做这个设定还有一层意思:“行”并不简单是一种诗体,这个字还包涵了林黛玉是一个将要“远行”、归去的人。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个细节,就是宝玉在看完全诗之后的表现:“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

宝玉为什么会突然落泪?当然是他深深地读懂了这首诗,并且在心底里清楚,这首诗是黛玉的作品,在此之前,并没有人告诉宝玉这首诗的作者是黛玉,但宝玉读完全诗,立即认定,这就是黛玉的声气,就算宝琴谎称是自己的作品,宝玉也坚决不认可,因为他深深认定:“……我知道姐姐断不许妹妹有此伤悼语句,妹妹虽有此才,是断不肯作的。比不得林妹妹曾经离丧,作此哀音。”

周汝昌先生认为“《桃花行》之前半精彩,入后稍伤松散,不殆风雨夕矣。”(《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说它后半截有点松散,认为它不如《秋窗风雨夕》一样“一气贯之”,但我却认为这是情节必须的设定,《桃花行》前半段借桃花起兴,当然物象连贯,到了后半段,必然“由花到色”,“由色到泪”,“由泪到人”,再到人的“憔悴”,直到“春尽人亡(因为‘寂寞帘栊空月痕’)”众多的意象迭次不断出现,但神气相连,关系紧密。因为意象太多,自然会显得“散”,但实际上,它“形散而神不散”,也正是这个原因,宝玉读完,才会立刻“滚下泪来”,因为他读懂了,他太了解黛玉了。

前文说了,黛玉的困境在于她已经到了及笄之年,谈婚论嫁是迫在眉睫的事,但“宝二奶奶”坚决不能是个“病秧子”(荣府这样的贵族是不可能做这样的选择的),黛玉爱宝玉,宝玉也爱黛玉,但爱情并不等于婚姻,他们注定无法从爱情跨越到婚姻。

说白了,要达成“木石前盟”,黛玉的病必须要痊愈,而黛玉的病要痊愈,必须是“木石前盟”最终达成(她是来“还泪”的)。这是个两难的“悖论”。黛玉的悲伤,是这件事无时无刻不横亘在她的心头,无法排解,难以释怀!

宝玉从诗中读出了黛玉的悲伤,也体会到他的悲伤,当黛玉在诗中谶语一般说到人的憔悴与死亡时,宝玉感同身受,诗中意象的叠加,在宝玉的心头映出将要“远行、逝去”的黛玉形象,而黛玉是宝玉最为珍爱的东西,他不忍心,也不愿意黛玉“远行、逝去”,于是当众人还在感叹《桃花行》诗歌词藻的精美、哄行重建“桃花社”时,宝玉已经想到了文字背后的内容,深深体味出黛玉的悲伤,我们当然相信他们两个私下可能讨论过黛玉的病,也为未来做过相应的打算,但当这些未来可能成为悲伤结局的东西在诗歌中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宝玉还是忍不住“滚下泪来”,因为,这种悲伤是他想象过的,是他在心底里盘整过无数次的、难以排解的悲伤。

当然,黛玉和宝玉始终互为知音。当宝玉得知贾政行将归来,而归来必将查问自己的毛笔字课时,他慌张起来,立志收心写字,众姐妹也帮他凑起“任务”,黛玉如何做的呢,她不但停了起诗社的活动,还直接是仿照宝玉的字迹写了一卷“钟玉蝇头小楷”。她不催着宝玉赶功课,但却贴心地替宝玉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