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红楼梦》会发现里边很多情节故事设定都有熟悉感。从历史片段到文学作品,曹雪芹多有借鉴,丰富着《红楼梦》的兴亡大主旨。
如此类似“玄武门之变”的皇帝与义忠亲王老千岁争权;贾元春之死对应马嵬驿之变,“叔叔睡到侄儿床上”的靖难之役,朱棣迁都北京的“南京被空置的宁荣二府”,以及讽刺清朝太后下嫁的“养小叔子”等等。
历史片段是贾家败亡的兴亡主旨。而辅助丰满其他分支叶脉的,则是密集的传统文学典故,本文就简略聊聊曹雪芹借鉴了哪些文学典故。
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姻缘悲剧,就典出这两个故事。都是婆婆不喜欢儿媳妇,强行棒打鸳鸯酿成了悲剧。
林黛玉不喜欢陆游,就源于不喜欢她与贾宝玉的姻缘,遭遇《钗头凤》的故事。
贾宝玉的结局是出家做了和尚,他前世神瑛侍者也是和尚的设定,就源于苏轼的《僧圆泽传》。
唐人李源与和尚圆泽是好友,相约入川游历,经过三峡遇一王姓妇人久孕不育。圆泽与李源说出实情,王氏妇人腹中孩子是他要投胎之身,并约定十三年后在杭州天竺寺与李源再会。当晚圆泽圆寂,王氏夫人生下一子。
十三年后李源如约而至,有一牧童唱《竹枝词》而来,就是圆泽今生,又约定尘缘了却再会。
三生石的故事,王夫人的姓氏,贾宝玉前世今生做和尚的结局,都借鉴自《僧圆泽传》。
第四出《离魂》。【庚辰双行夹批:《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脂砚斋批语已经说清,补述一下就是《一捧雪》预示贾家抄家是被皇帝算计,鸟尽弓藏而败。荣国府贾政、贾宝玉逢冤被害,贾赦、贾珍和贾蓉则是死有余辜。
《长生殿》暗示贾元春死于“虎兕相逢大梦归”,因卷入北静王与皇帝争权,在类似马嵬驿之变的冲突里,像杨贵妃一样被皇帝下旨缢死。
《邯郸梦》就是黄粱一梦,影射贾宝玉富贵家庭、幸福爱情却遭逢冤失去一切而看破红尘,就如梦里、梦醒的卢生最终出家。
《牡丹亭》明确林黛玉像杜丽娘一样相思而死,于八月中秋夜“冷月葬花魂”,泪尽而亡。
贾宝玉和林黛玉偷看《西厢记》诱发二人互相生情。曹雪芹借由贾芸、小红和坠儿影射宝黛爱情的发展。并借晴雯送手帕,呼应《西厢记》的故事。
晴雯、坠儿双双被撵,原文用了《会真记》而不是《西厢记》,预示宝黛姻缘的悲剧。
《钗钏记》讲述书生皇甫吟与富家女史碧桃先有婚约,却因皇甫吟家道中落,史家有另嫁之心。史碧桃不从父命,偷赠未婚夫金钗、金钏等贵重首饰,却被小人所趁,与皇甫吟历经生死磨难,终于结为连理。
贾元春喜欢龄官唱的《相约》《相骂》,主角就是史碧桃的丫头芸香。表明元春支持薛宝钗、反对林黛玉的立场。
《荆钗记》叙述王十朋、钱玉莲的故事,钱玉莲拒嫁富贵,苦等"荆钗"为聘的穷书生王十朋。王十朋中状元拒绝万俟丞相逼婚,被被设计陷害,假留"休书"哄骗玉莲上当,钱玉莲后母逼她改嫁不从投河自尽,幸遇救。经过种种曲折,王、钱二人终于团圆。
贾宝玉去水仙庵祭奠金钏儿后,回来时正演《荆钗记》,林黛玉还出言讥讽贾宝玉效仿王十鹏祭奠“亡妻”,与后文祭奠《芙蓉女儿诔》呼应,都是祭奠林黛玉之文。
《钗钏记》和《荆钗记》的故事,都是好姻缘受到强权破坏,男主逢冤被害,与贾宝玉和贾家逢冤被害的主题契合。
其他还有很多历史典故,比如《双官诰》《满床笏》《南柯记》《白蛇记》《混元盒》《八义・观灯》等,都与贾家败亡有关。读书人可以查询典故,与《红楼梦》一一印证,一定会豁然开朗,有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