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彻底忘掉了,还是不敢问,唐僧为啥没有帮通天河老龟问问寿命?

《西游记》中的人物如果有个喜爱度排行,那最让人喜欢的是孙悟空,第二就是唐僧了,其实唐僧这个人有很多地方很矛盾,有时候是一个地道的出家人,相当自律,另一方面却也是一个俗人,贪生怕死,还喜欢碎碎念。

西游记对唐僧的这种两面性最直接的揭露是在通天河老龟身上,通天河老龟在取经去的路上驮过他唐僧,并托他问如来自己的寿命,但唐僧没有问,所以在回去的路上,通天河老龟再驮他们过河时,知道他们忘了,就把他们扔水里了。

这件事情简单看起来就是唐僧不守承诺,但仔细看看,就可以看出,唐僧可能不是忘了,而是故意不问,或者说是不敢问,因为所谓的西方圣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神圣。

唐僧通天河受阻,请了菩萨来救,菩萨走后,八戒沙僧救出唐僧,唐僧请陈家庄的人想办法弄个舟楫,正在众人设法之际,冒出了一个老乌龟,心甘情愿的驮唐僧等过河,唐僧师徒自然欢喜。

正想上船,但孙悟空却不让,因为他的火眼金睛已经认出这个老龟就是一个妖怪,怎么可能那么好心,还不是想在半途又把师傅弄进水去,又生事情。通天河老龟也明白大圣的本事和疑惑,就对他们说,自己来驮唐僧也不是没有原委的,实在是为了来报恩,接着说出了恩从何来。

原来老龟就是通天河的老主人,但鲤鱼精九年之前来的时候就把他赶出去了,好在后来孙悟空他们赶走了鲤鱼精,所以他才能回到通天河。

这样一说,好像也说得过去,所以孙悟空也就放心了,其他人也觉得老乌龟没有问题,于是就坐在乌龟背上,到了对岸。

临别之际,老龟托付唐僧一件事情,就是问问自己的寿辰。唐僧受人恩惠,哪有拒绝的道理,想着这也是顺便的事情,自然就一口应承下来。

且说唐僧到了灵山之后,遇着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先是坐了无底船脱胎换骨,后来又在莲池中沐浴净身,方才得见佛主。

只见那大雷音寺内,佛主高坐台上,坐下有许多弟子,一见佛主,先被说了一通大唐的不是,这才让他们吃饭传经,可是就是这经,还取了一次假的,这可以说打破了唐僧对西方净土的幻想。最是那索要人事的那一段,即便是禀报了如来,也还是免不了,实在不知道如何是好。

虽然最后四人都修得了正果,但这和他们的想象,还是去了十万八千里,所谓佛国,依然不过是幻化了的人间,

这种情况下,唐僧四人真的是忘了帮老龟问寿延的事情吗,可能是真的忘了,可就是没有忘,也没有机会问,因为一则如来对他这个金蝉子转世,并没有多少的优待,连体己话都没有,更不要说密谈了。

如果当着如朝堂般的众弟子问,唐僧就更没有那个勇气了,所以,以唐僧到灵山的处境来看,莫说会真忘,就是没忘,那念头一转,也不敢问出口了。

并且从始至终,观音一直伺立在如来旁侧,这个对唐僧师徒一路照顾有加的菩萨一点叙旧的意思都没有,甚至没有一声招呼,只有在孙悟空要求摘金箍的时候说了几句话。

观音菩萨为什么不说话,她的沉默是什么意思,唐僧到底在顾虑什么,为什么唐僧一见到如来,好像不是一个佛教徒,而完全成了一个取经人,没有想在佛国多多停留,领教一下佛国风采,而是积极的取经回国,好回复唐王。

要知道,唐僧此次取经,可以说是双重身份,一个是作为佛教徒去取经,另外才是一个大唐的高僧去取经,为什么到了灵山,连修成正果的念头都没有,一心只想着取经复命。

如果你看电视剧,就会看到,在到灵山的前一集,就是通天河之难,在通天河的遭遇,和灵山的机遇,也许真的让唐僧改变了对西方净土的妄想,他知道,经也许会是真的,但佛国并非净土。尤其那侍立在侧的观音菩萨,给了他很大的压力。

他想起了自己所经历的八十难,有多少是真正的妖怪,有多少不过是天界和佛界的作妖,尤其是在通天河,九年时间,一年一对童男童女,都说是观音养的鲤鱼偷跑人间,但人间的苦难却是实实在在的,不是观音三两句话可以消弭的,观音救得了他唐僧,但又怎么救得了那些枉死的孩童。

如果此时问陈家庄通天河老龟的寿延,如来必要盘问他老龟的底细,那么鲤鱼精的事情就瞒不住了,要知道,当初观音可是把通天河内所有的水族都消灭了的,为什么呢?肯定不单单是为了擒住鲤鱼精那么简单。

唐僧本来是一个单纯的佛教徒,自己先生取经宏愿,然后才是受唐王派遣,但到此时,他对佛教的世界,已经不是当初的心情了,至少这个大乘佛教所创立的世界,并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美好,最是狮驼岭的惨景和其中所折射出的关系,更让唐僧胆寒。

正如他无数次的惊呼:怎么这西方世界,还会如此。此时,他唯一祈求的,就是经文还是真的,作为一门学问,它还是有用的,褪去了佛教徒虔诚的心怀,唐僧就只剩下了一个取经使者的使命。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为了凑够八十一难的数,观音菩萨又让唐僧在通天河落下云头,去承受老龟的诘难,让唐僧落水,这其实就是告诉唐僧和老龟,你们做的事情,我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