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月的荼蘼花签是一道分水岭,之前的花签都多少会有幸运留存,之后的花签则各自有各自的不幸。
首当其冲是香菱的“并蒂花签”,全用反语伏笔香菱给薛蟠做妾所嫁非人,遭主母夏金桂虐待,又受贾宝玉连累被撵出薛家后因血竭之症而死。
晴雯、香菱作为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副册之首,自然影射了林黛玉。尤其二人的死亡时间,晴雯是在被撵后的八月中秋。香菱被撵后死去,从判词“荷枯藕败”推测也是八月中秋,都契合林黛玉也是离开贾家后死于八月中秋。
原文对此也有伏笔,一个是元春省亲所点《牡丹亭·离魂》,脂砚斋批语《牡丹亭》伏林黛玉之死。杜丽娘就死在八月中秋。
晴雯死后托梦贾宝玉,香菱死后“致使香魂返故乡”,林黛玉在死后无疑也会给贾宝玉一个消息,宝玉离家出家,黛玉之死是主因。
其实,晴雯、香菱的故事伏笔,最重要的一点暗示林黛玉并没有像续书那样死在贾家,而是被迫离开贾家后,客死异乡。原文对此有特别多的线索。
比如贾元春修改蓼汀花溆为花溆,去掉“红香绿玉”的香玉改为“怡红快绿”,预示宝黛姻缘是被贾元春背后皇权拆散,贾家没有林黛玉的立足之地,被迫离开。对应了林黛玉判词图画“四株枯木,木上悬围一条玉带”。
比如石呆·子被贾雨村陷害失扇子的故事,石呆·子就是贾宝玉,贾雨村陷害也印证[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的伏笔。
石呆·子失去的扇子“湘妃、玉竹、麋鹿、棕竹”,是日后贾宝玉被贾雨村陷害,林黛玉(湘妃)和贾探春(蕉下客麋鹿)因此被赐婚远嫁海外做王妃的重要伏笔。
比如薛蟠(字文龙,号呆霸王,帝王之意)打死冯渊抢走香菱,是贾宝玉逢冤,林黛玉被帝王抢走的又一例证。
比如,第五十八回贾宝玉疯魔,“又一眼看见了十锦格子上陈设的一只金西洋自行船,便指着乱叫说:“那不是接他们来的船来了,湾在那里呢。”与史湘云调侃林黛玉“快坐上那船家去罢,别多话了”对照,都预示林黛玉会远嫁。
至于《葬花吟》《秋窗风雨夕》《海棠诗》《菊花诗》和《题帕三绝》即将要写道的《五美吟》《桃花行》《柳絮词》等,几乎都有林黛玉离开贾宝玉的描写,不多赘述了。
曹雪芹伏笔那么多林黛玉远去的线索,不会无的放矢。单独拿出来一个不觉得突兀,但集合一起就会发现清晰的脉络。
君笺雅侃红楼的一贯观点,就是林黛玉与贾探春二女同嫁海外异国。其中最重要的伏笔就是林黛玉的芙蓉花签。
(第六十三回)香菱便又掷了个六点,该黛玉掣。黛玉默默地想道:“不知还有什么好的被我掣着方好。”一面伸手取了一根,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众人笑说:“这个好极。除了他,别人不配作芙蓉。”黛玉也自笑了。
芙蓉花签隐喻林黛玉的姻缘,却与贾宝玉基本无关。就像贾宝玉的姻缘伏笔[悲愁喜乐]酒令,也是他与薛宝钗的故事。
虽然林黛玉被李纨调笑“人家不得贵婿反挨打,我也不忍的。”但潇湘妃子的名号还是注定黛玉会嫁作王妃。
只是同样结果对贾探春是喜,对林黛玉则是悲,除了贾宝玉之外,何人都是粪土。
这里还要插一句“潇湘妃子”。当初贾探春提议起海棠诗社时,送给林黛玉“潇湘妃子”的名号,对应潇湘馆和有凤来仪。
潇湘馆因竹子多而得名,就是潇湘妃子的典故。而有潇湘妃子就会“有凤来仪”,林黛玉注定要做王妃。
潇湘妃子并非一人,而是舜帝二妃娥皇女英的故事。
相传尧帝有二女名娥皇女英,同嫁舜帝为妃,舜父顽,母嚚,弟劣,曾多次欲置舜于死地,终因娥皇女英助之而脱险。
舜继尧位,娥皇女英为其后妃。晚年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之地。娥皇女英二妃千里寻夫,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抱竹痛哭,泪染青竹,泪尽而死。因此斑竹又称“潇湘竹”或“湘妃竹”,娥皇女英也就成了后世传说的潇湘妃子。
潇湘妃子本就是二女同嫁帝王为妃的典故,曹雪芹借如此设计,就是伏笔林黛玉与贾探春二女同嫁结局。
再结合贾宝玉阻拦林黛玉坐船离开的笑话,和贾探春判词乘船出海的预示,薛宝琴讲述西洋美人诗前,分别送给林黛玉一盆水仙,贾探春一盆腊梅,潇湘馆和秋爽斋内“梨”的隐喻等等……所有线索都指向二女同嫁,没有任何疑问!
芙蓉花签伏笔林黛玉姻缘。世人皆知宝黛爱情、木石姻缘,贾宝玉曾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却并非林黛玉最终结果。
林黛玉并没有像续书“苦绛珠魂归离恨天”那样死在贾宝玉和薛宝钗新婚之夜,而是被迫离开贾家死在了外面。“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芙蓉花签就原原本本呈现了这段结局。
芙蓉花签与杏花签一样,代表林黛玉为莲主的可怜象征。与贾探春为杏主代表幸运对立。
二人就像香菱和娇杏,同出一处命运却此消彼长。最终贾探春得了林黛玉的扶持,“日边红杏倚云栽”获得数十年的福寿尊荣。林黛玉则客死他乡,埋骨异地。
芙蓉就是莲,与香菱的并蒂菱都预示了可怜。香菱被夏金桂撵走后死去,林黛玉也是被迫离开贾家后很快泪尽而亡。前文《折足雁》酒令说得清楚,不多赘述。
香菱掷骰子掷出六点,落到林黛玉掣花签。“六”对林黛玉的意义不太明确。但从时间来看,二月末到八月之间是六。预示林黛玉与贾宝玉分别半年后去世的可能很大。
“风露清愁”出处不明,但早前贾宝玉有一泡枫露茶要喝,却被茜雪给了李嬷嬷,茜雪因此被贾母撵走。
晴雯最喜欢喝枫露茶,她死后贾宝玉便用枫露茶等四样祭品、并作《芙蓉女儿诔》祭奠她。
晴雯的名字是好看的云纹,气象上云纹生则风起,所以她是贾宝玉“风花雪月”四大丫头之首。曾推测晴雯就应该姓风。
枫露通“风露”,风起而云涌。云也是林黛玉象征。贾探春“日边红杏倚云栽”的云,就是黛玉。她靠着黛玉遗泽得到帝王宠幸得到幸运。
既然风露也有黛玉和宝黛姻缘之意,则宝黛姻缘无果就可称之为“风露清愁”。
林黛玉为了与贾宝玉的姻缘感情愁肠百结,不得疏解,岂非正是“风露清愁”,更是当初绛珠仙子“五内郁结缠绵不尽之意”的表现。
“莫怨东风当自嗟”最是关键,与“任是无情也动人”一样,原文有两个典出。
典出一:宋代欧阳修《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为原始出处。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典出二:元代高明《金络索挂梧桐·咏别》,引用了欧阳修的原句。
……最苦魂梦飞绕天涯,须信流年鬓有华。红颜自古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一杯别酒阑,三唱阳关罢,万里云山两下相牵畦……
讲的是有情人不成眷属,从此分别天涯诀别之意。原文也借鉴了昭君出塞的典故,契合宝黛缘尽离别之景。
林黛玉远嫁不会像王昭君那般和亲,但外国国王求娶中原贵族女子为妻,皇帝绝不会拒绝。选中贾探春也源于是贵妃贾元春的妹妹。从此皇帝与国王成为“连桥”,一家亲近。
不想贾探春庶出身世被对方知道后不喜,不得已林黛玉被迫以贾家养女身份出嫁,与贾探春二女同嫁双保险。应该是林黛玉人参养荣丸和芙蓉花签故事的缘起。
当时贾雨村正因被降职而急于复职,贾家此时无能助他被怀恨在心。推测就是贾雨村借此陷害贾家向皇帝效忠。而皇帝此时对贾家已经露出了鸟尽弓藏的獠牙。
彼时,黛玉额探春远嫁是皇家赐婚,就算贾母也束手无策,不能够再庇护林黛玉,这也成为贾母日后去世的心病。
芙蓉花签借昭君出塞伏笔林黛玉远嫁为王妃的姻缘和结局,线索清晰,不会有任何差错。
薛宝琴的十首怀古诗之《青冢怀古》,谜底是“酱”通“将”,也是讽刺昭君出塞,汉家无将女儿被迫出嫁的意思,对应的就是林黛玉的远嫁。
再结合潇湘妃子娥皇女英二女同嫁一夫,贾探春判词和林黛玉又都有坐船的伏笔,“莫怨东风当自嗟”与“千里东风一梦遥”的东风既代表春天,也代表西去,二人同嫁海外也是必然。
贾探春判词明确二人出嫁在清明时节的二月末三月初,林黛玉则死在八月中秋,也能对应掷骰子的“六”点。
这还不算,不久后林黛玉又作《五美吟》、《桃花行》、《柳絮词》再次预示自己将被嫁他人远去,后文再说。
还要再提一句第二十三回贾宝玉的一语成谶。“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贾家抄家后,贾宝玉仿佛掉进池子要溺死,先是“寒冬噎酸虀雪夜围破毡”的艰难境况,随后投奔薛姨妈又遭夏金桂欺凌,连累香菱被撵走后惨死。贾宝玉备受打击离家并不因为薛宝钗希望他能振作读书,而是承受不了宝钗的期望不想再连累妻子。最主要是梦中感应到林黛玉的死讯,彻底崩溃。
宝玉离家本是求死,危机关头癞头和尚(癞头鼋)出现度化(吞了去)他醒悟出家(大王八),随后在南海拜别父母乘船南下西去,寻到贾探春后,在林黛玉坟前守墓余生。
他说林黛玉是一品夫人,不是一品诰命夫人,也不是什么郡王妃,而是贾元春贤德妃那样的帝王妃(内命妇)品级。林黛玉是贾元春、贾探春之后,贾家第三个王妃。
所以,林黛玉嫁作帝王妃而去,贾宝玉抱住西洋自行船模型,不让林黛玉走,多么清楚的伏笔。
当然,林黛玉不可能委身他人,既然远嫁报答了贾家的养育之恩,与贾宝玉彻底结束,很快便于中秋之夜泪尽而亡,是为“冷月葬花魂”。《题帕三绝·三》对此也作了伏笔。
林黛玉离去并不怨恨贾宝玉,反而很释怀,就像晴雯死后托梦很洒脱一样。但终究还是思念宝玉而死。可以结合“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李商隐故事。
终究芙蓉花签是个差签,林黛玉自己喝一杯,牡丹花签薛宝钗陪一杯,则是钗黛合一、黛死钗嫁的写照。
那么,下一个花签又是谁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