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觉中度过。所以,睡觉是构成一个人生命的重要部分。
林黛玉和薛宝钗睡觉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有什么差别呢?差别背后透露着什么样的信息呢?
一切答案可以从两人睡觉前、睡觉中和睡觉后的表现看出来。
1.睡觉前的表现,林黛玉是读书的淑女,薛宝钗是做针线的妇女。
封建社会,娱乐活动比较不多,尤其是睡觉前,若不是重大节日或特殊日子,大家都是过着一成不变的普通生活。
夏天长夜,林黛玉探望过挨打的贾宝玉,回屋安睡,晴雯送来两块旧帕。林黛玉揣摩贾宝玉的情义之后,点灯提笔,写下了三首爱情诗《题帕三绝》,成为现代年轻才女们的至爱。
秋雨之夜,林黛玉睡觉前,随便拿了一本书,读到《乐府杂稿》,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心有所感,按照《春江花月夜》的格律,写成名篇《秋窗风雨夕》。
十月之时,香菱搬进大观园,薛宝钗不愿意教她写诗,于是拜在林黛玉的“门下”,林黛玉悉心传授,把自己勾画的书籍送给香菱学习,深刻透露她夜下读诗、写诗的日常生活。
薛宝钗睡觉前的主要活动与林黛玉的截然不同,她睡前的主要活动是做针线。
薛宝钗言行端庄,尊礼重教,她认为女子无才就是德,做针线比读书作诗更重要,所以睡觉前一般都要做针线。
夏天来临之际,薛宝钗因见天气凉爽,夜复渐长,遂至母亲房中商议打点些针线来。日间至贾母处王夫人处省候两次,不免又承色陪坐闲话半时,园中姊妹处也要度时闲话一回,故日间不大得闲,每夜定下女工必至三更方寝。
生活需要烟火信息,女孩子也需要接地气,但是对于少女而言,一个看书写诗的女孩总比一个做针线的女孩更可爱,更容易让人接纳,所以,从两人睡觉前的日常活动来看,林黛玉更可爱一些。
2.睡觉中的表现,林黛玉是让人怜爱的花季少女,薛宝钗是让人折服的成熟女人。
睡觉作为休养生息的重要方式,睡觉期间一般都是放松的。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方式却与众不同。
史湘云到荣国府,晚上跟林黛玉住在一起。贾宝玉当天晚上离开两人房间很晚,第二天早上没有梳洗,就到了两人房间,在他眼里,林黛玉和史湘云熟睡中的情形是这样的:
林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合目而睡。对于林黛玉的睡态,脂砚斋有一笔批注:写黛玉之睡态,俨然就是娇弱女子,可怜。
贾母带领刘姥姥等人参观薛宝钗的房间时,看到她的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在这样的床上睡觉安歇,一般会心如止水,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她睡觉时帮助史湘云设计螃蟹宴,充分展示出她的成熟。
她考虑到史湘云无钱,又要办好宴会,主动为她提供螃蟹;考虑到作诗需要雅兴,与她共同商议选题。她的做法既考虑到大多数凡夫俗子的物质需求,又兼顾了少数精英的文化需求,更帮助史湘云解决实际困难,不仅受到史湘云的尊重,也受到了贾母的肯定。
林黛玉的少女之态让人怜让人爱,薛宝钗的成熟之气让人服让人叹,林黛玉的率真固然能吸引人,但薛宝钗的成熟更让她有韵味。
芒种节当天,大观园里的众姐妹按照闺中规矩,早起摆设各色礼物,祭饯花神,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等并巧姐、大姐、香菱与众丫鬟们在园内玩耍,独不见林黛玉。迎春因说道:“林妹妹怎么不见?好个懒丫头!这会子还睡觉不成?”
史湘云在林黛玉房间休息,宝玉清早没梳洗就去喊两人起床。在此期间,薛宝钗梳洗完毕,到了怡红院内,与袭人唠家常,了解她的情况及意向。
古代女子出门需要梳妆打扮,薛宝钗在林黛玉和史湘云还未起床之际,已经整理好妆容出门,由此可知,她是早起之人;早起就到贾宝玉房间拜访,目的就是想嫁给宝玉,这个举动表明,她是一个目标清晰执行力比较强的人。
可爱是女人的本色,每一个少女都是可爱的,这是每一个人心中少女应有的模样。
林黛玉可爱,既源于她的体质、她的习惯、她的品质,更源于大多数人心中的“人设”――少女本来就该让人怜、让人爱,不食人间烟火,给人一种美好向往。薛宝钗与她相比,太务实、太端庄,太多的生活气息,让她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可爱。
妻子与少女不同,少女只要可爱就能受人追捧,妻子必须落入凡尘才让人觉得踏实。
一是在柴米油盐、人情世故的选择中,薛宝钗的做法,符合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意识,符合贤惠妻子的传统做法。
二是在男人的心目中,妻子作为生活中风雨同舟之人,亲情大于爱情,长期相处中,可爱可有可无,成熟不可或缺。
三是在现实的世界里,可爱的女人容易受到追捧,追求率真和可爱会使人生误入歧途;成熟的女人不同,受到追捧但不会被诱惑,知行知止会受到更多的尊重,减少不必要的人生麻烦。
四是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人生需要不断成长,少女只是青春的模样,成熟才是永恒的味道。
写作不易,分享容易,您的关注、收藏、点赞、转发,在一瞬间就能给予我一生写作的动力!(作者:小涵读书。一个有温度的人,有一支带温情的笔,每天伴你赏析一个《红楼梦》的新故事,伴您共同感受文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