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人间烟火,自带仙气的女子林黛玉

作家史铁生说:"活着的事,大抵在两个方面:务实与务虚。"

许多人欣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大约就是对诗意生活的一种向往:不食人间烟火,任情任性,活出自我。这样的林妹妹,谁不喜欢?

恋爱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前一刻还是笑靥如花,下一刻已是泪如雨下,那种"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感觉会让人魂牵梦绕,辗转反侧。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之首,清代作家创作的长篇小说,它也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巅峰之作,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林黛玉本是姑苏人氏,五岁时因父做官迁居扬州。母亲是贾母最小的女儿,父亲是前科的探花。

林黛玉六七岁时,母亲一病而终。贾母怜她无人依傍教育,便接她到自己身边,时年黛玉10岁,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林黛玉进荣府以后,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贾宝玉。二人亲密友爱,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不想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比林黛玉大得下人之心。因此林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

从小寄人篱下,造就了林黛玉乖僻敏感的性格;生性聪慧,极工诗词,有才女之称。她与贾宝玉青梅竹马,互为知己,但二人未成眷属,最后于贾宝玉、大婚之夜,林黛玉泪尽而逝。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无数个哈姆雷特,随着年纪持续增长、角色不断转变,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每个人心中的"哈姆雷特"也悄悄发生着变化。

生命中有些人相识了很久,感觉却像陌生人;而有些人只见了一次,就像相处了一辈子,《红楼梦》一书中林黛玉和贾宝玉属于后者。

以真心换真心,简单纯粹,黛玉的好,在纷杂喧嚣的世界里太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