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祖为什么如此折磨贾迎春——说说迎春婚姻悲剧的前因后果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旧社会女子社会地位低下,沦为男子的附庸,"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丈夫的地位、人品直接关系到一个女子的一生的幸福与否。贾迎春无疑是嫁错了郎,“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这个《红楼梦》里最懦弱的姑娘,谁想到婚后又是这样的一个结局,“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令人不胜唏嘘。

迎春的婚事并不是像孙绍祖所言,“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买给我的”,而是经过三媒六证的程序,由孙家主动求亲求来的。

第七十二回,平儿道:“就是官媒婆那朱嫂子。因有什么孙大人家来和咱们求亲,所以他这两日天天弄个帖子来赖死赖活。”可见,当初孙绍祖为了结下这门婚事,花费了不少心思,三番两次上门求亲。

平儿是贾琏的侍妾,而贾琏和迎春是同出一父的兄妹,贾赦对于女儿婚事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大贾琏,贾琏的态度会影响到平儿的态度,就像当初贾琏不喜欢贾雨村一样,平儿也恨骂贾雨村是“饿不死的野杂种”。从平儿说孙家弄个帖子天天来“赖死赖活”的话头来看,起初贾赦对于这门婚事是不满意的。

很多读者将迎春婚姻悲剧的根源归咎于贾赦,作为父亲的不负责任,但事实上,贾赦的态度也是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的。后来,贾赦为什么同意了呢?

这孙家乃是大同府人氏,祖上系军官出身,乃当日宁荣府中之门生,算来亦系世交。如今孙家只有一人在京,现袭指挥之职,此人名唤孙绍祖,生得相貌魁梧,体格健壮,弓马娴熟,应酬权变,年纪未满三十,且又家资饶富,现在兵部候缺题升。因未有室,贾赦见是世交之孙,且人品家当都相称合,遂青目择为东床娇婿。”

孙家祖上系军官出身,孙绍祖现袭指挥之职,注意“袭”字,说明孙家也是世代官宦之家,孙绍祖的指挥之职是袭来的。指挥在清代属于都察院属官,京师兵马司有正六品指挥和正七品的副指挥,而且“现在在兵部候缺题升”,说明孙绍祖很有发展前途。“应酬权变”,说明他善于交际为人。这样的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武官,相貌魁伟,弓马娴熟,从种种客观条件来看,也算门当户对。

其实,贾赦和贾政不同,他们的价值观有很大差异。贾家是武荫之属,从军功起家,贾政一直主张弃武从文,科举入仕,而贾赦却不喜欢书呆子,说我们家的孩子要做官就能做官,何必读那么多书读成书呆子呢?因此,相对而言,贾政更喜欢彬彬有礼的读书人,而贾赦更喜欢气势恢弘的武将。因此,面对孙绍祖这样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武官,贾赦经过一番权衡之后就同意了。

在迎春出嫁的时候,书中写了这样一句话,“只听见说娶亲的日子甚急,不过今年就要过门的”。大家婚礼讲究排场,程序复杂,为什么迎春的婚事突然“甚急”了呢?

八月初媒婆上门求亲,中秋之后抄检大观园,晴雯去世,宝玉卧病,第八十回写道“此时宝玉已过了百日,出门行走”,此时迎春回门。说明迎春从孙家求婚到订婚、到完婚不超过二、三个月的时间,为什么会如此仓促呢?

在中秋前夕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家私,调取进京治罪”,甄家和贾家是世交又是老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甄家的荣枯是贾家兴衰的晴雨表,甄家被抄没了,贾家还会远吗?甄家获罪,这是邸报上写的,孙家怎能不知?看起来如日中天的贾家外强中干,“应酬权变”的孙绍祖难道嗅不到一点信息?

贾家的败落还有一处暗写,贾政外放归来,没有升迁晋级,反而和清客相公们在家谈诗论文,这时候的贾政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名利之心大灰,也不再以举业逼迫宝玉了。贾政变得认命了,是什么让贾政名利之心大灰了呢?自然是因为官场不顺,仕途失意了。种种迹象都表明贾家在朝堂的势力已经今非昔比,越来越趋于没落了。

结合这样的背景,再联系一下迎春的婚事,从一开始孙家积极主动求亲,贾家不甚满意,到后来贾赦忽然同意了,而且最后是贾家急着将迎春嫁过去,这样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过程,其实正逢贾家兴衰变化的转折点。恐怕此时孙绍祖已有了悔婚之意,只是贾家的局势还不甚明朗,也因此贾赦急于为迎春完婚,毕竟豪门大户的女儿订婚之后再被退亲是很丢脸的事情,以后再想找一个合适的婆家就不容易了。也因此婚后,孙绍祖才会说迎春“不该作了这门亲,倒没的叫人看着赶势利似的”,也说明他曾经有过悔婚之意。

其实,《红楼梦》里无一笔闲文,仔细分析贾迎春回门时向王夫人的哭诉,每一句话都是有前因后果的:

迎春方哭哭啼啼地在王夫人房中诉委曲,说孙绍祖“一味好色,好赌酗酒,家中所有的媳妇丫头将及淫遍。略劝过两三次,便骂我是‘醋汁子老婆拧出来的’。又说老爷曾收着他五千银子,不该使了他的。如今他来要了两三次不得,他便指着我的脸说道:‘你别和我充夫人娘子,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买给我的。好不好,打一顿撵在下房里睡去。当日有你爷爷在时,希图上我们的富贵,赶着相与的。论理我和你父亲是一辈,如今强压我的头,卖了一辈。又不该作了这门亲,倒没的叫人看着赶势利似的。’”

孙绍祖憎恶并且折磨贾迎春的原因,其实从他自己的言语之间已经说出来了:

又说老爷曾收着他五千银子,不该使了他的。如今他来要了两三次不得,他便指着我的脸说道:‘你别和我充夫人娘子,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买给我的。”

贾赦为什么收了孙绍祖五千两银子?注意这句话“孙绍祖现在兵部候缺题升”。贾雨村当时得到起复的消息,就是通过贾家的关系重新走上仕途的。孙绍祖此时的情形类似,他要升职,需要有人出缺,他才能补上这个空位。那么候缺的可不一定只有他一个人,旧社会的官场充斥着权钱交易,自然要看谁的门路硬,谁的银子多了。

贾赦是世袭一等将军,其社会关系网也都集中在武官系统,比如五城兵马司裘良很可能就是孙绍祖的上司。孙绍祖走贾赦的门路,给贾赦五千两银子使费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贾赦自从同意这门亲事后,想来也为孙绍祖出力办事了,这五千两银子恐怕就花了一部分,无法完璧归赵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孙绍祖的事情最终没办成,银子自然也无法讨要回去。孙绍祖的气只能往迎春身上撒了。

当日有你爷爷在时,希图上我们的富贵,赶着相与的。论理我和你父亲是一辈,如今强压我的头,卖了一辈。

孙家原是“当日宁荣府中之门生,算来亦系世交”。贾迎春的爷爷也就是贾代善,贾家到迎春这一代已经是第四代人了;而孙家从孙绍祖世袭官职来看,孙绍祖应该是孙家的第三代人(因为在介绍林如海家世的时候,说到世袭的爵位按理封袭三代),孙绍祖的爷爷和贾家交往,拜在贾家门下,就像贾雨村当时拜在贾政门下一样,自认为侄,成了和宝玉一辈的人,那么孙绍祖的祖父拜在贾源门下,就成了和贾代善一辈的人,这样到孙绍祖就和贾迎春是一辈人了。因此孙绍祖才说“论理我和你父亲是一辈,如今强压我的头,卖了一辈”。

而事实上,书中也有交代“贾政又深恶孙家,虽是世交,当年不过是彼祖希慕荣宁之势,有不能了结之事才拜在门下的,并非诗礼名族之裔”。孙绍祖的祖父之所以要拜在贾家门下,是希图贾家的富贵权势,而且有“不能了结之事”,想通过贾家来摆平,才如此做的,而到了如今,孙绍祖完全不顾事实根由,颠倒黑白,也不能不说他心里是早有恨意的,当年的低声下气,伏小做低,完全是出于利益,而没有一点情谊。

我们经常会觉得贾母对于迎春的婚事太冷漠了,书中写贾母只说“知道了”三字,余不多及。想想孙绍祖的祖父和贾代善的交往,贾母对于孙家的为人恐怕一清二楚,难怪她不愿意,但是迎春偏偏是大儿子贾赦的女儿,以贾赦的固执脾气,和贾母越来越僵的母子关系,所以贾母也只能如此了。

“又不该作了这门亲,倒没的叫人看着赶势利似的。”

前文已经分析过了,孙绍祖有悔婚之意,所以贾家急于完婚,而贾家的政治局势并没有完全明朗,孙绍祖只好将贾迎春迎娶进门,而马上孙绍祖就意识到了贾家势败,因此对迎春再无顾忌。

孙绍祖看到贾迎春,就会想到从他的爷爷开始,为了攀附贾家的势力,所有的付出,就会想到本来可以靠结亲巩固自己的势力,让自己的仕途得到更好的发展,可是如今,钱花了,亲结了,贾家却忽然败落了,不但自己没有得到好处,还有可能受到拖累。孙绍祖本来就是不讲道义,只讲利益得失的人,贾迎春只是他利益交换的工具,如今彻底失去了价值,心中的期望落空了,只剩下了悔,只剩下了恨,因此,孙绍祖肆无忌惮地折磨贾迎春。

贾迎春的悲剧看起来是婚姻的悲剧,但事实上仍然是家族命运的悲剧,贾迎春只是那个年代千千万万个女子命运的缩影,她们被作为联姻的工具和筹码,奉献于祭坛之上,她们的幸福与否完全取决于她们背后的家族的力量。覆巢之下无完卵,贾迎春短短一年的时间香消玉殒,也拉开了大观园群芳流散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