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考试落榜,写了一首词,皇帝读后:你不要再来参加考试了

这是古代但凡读书人基本上都有的功名用世的志向,作为官宦之家出生的柳永自然也不例外。

柳永少年时在家乡勤学苦读,希望能传承家业,1009年,十八岁的柳永在获得考试资格后进京赶考,自负风流倜傥、多才多艺的他信心满满,以为考中一个状元是唾手可得,却不料事与愿违,放榜时竟然名落深山。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金榜题名的理想就这样没了,以后我该怎么办?算了,算了,不就是功名吗?不就是当官吗?风流才子,一向都是白衣卿相,我又何必在乎?还是回到我心爱的情人身边吧,左拥右抱,偎红倚翠,多美的青春啊,我岂能辜负,去他的浮名吧,我只要这酒,我只要倚在情人的怀里伴着悠扬的歌声荡漾。

这首词把柳永的狂羁不放表露得淋漓尽致,一时在青楼大肆流传,自然也传到了宫中,传到了一代明君宋仁宗的耳里,宋仁宗本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浪漫之人,对柳永的风流才华也早有耳闻,特别是柳永早年的一首《望海潮》名震京华,到了无人不知的地步,据传,金人也是因为这首诗中的“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名句而对大宋心生羡慕,遂起恶意。但作为一个正统之君,宋仁宗偏偏对柳永有些成见,他看不惯柳永的风流,对他常常流连青楼,作一些艳词靡曲很是不屑,于是,柳永同学的麻烦就来了。

事实上,柳永不过是一时之恼火,这是自信之人常见的毛病,牢骚发完了,冷静下来,就觉得进士还是要考的,不然怎么对得起父母?怎么对得起多年的勤学苦读?怎么实现自小就立下的功名用世的抱负?怎么把自己的才华货与帝王家?于是,柳永又相继考了几次,熟料却再也没有考中过,柳永同学一打听,原来,宋仁宗皇帝早就在他的卷子上批了一句话,“既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吧”,就是说,同学啊,既然你这么喜欢浅斟低唱,那么要功名干什么?填词去吧。

这个消息彻底打击了柳永同学,柳永愤激之下,心灰意冷,自此完全进入了自我堕落的道路,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流连酒楼茶市,与青楼为伍,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像后来的《雨霖铃》,《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这些流传千古的词曲都是这个时期创作的。

虽然后来,年过半百了对功名仍旧恋恋不忘的柳永改了名字后,又尝试的考过一次,终于得中,做了一个“屯田员外郎”的小官,却又因性情原因得罪权贵,被罢免官职,从此不再被任用,仕途之路由此断绝。

柳永的晚景十分凄凉,没有子嗣,最终流落襄阳而死,实际上,由于柳永到处游历,到底死在哪里谁也不清楚,而据说柳永晚年贫困潦倒,死后没有钱买棺材,最终是他那些交好歌妓中的几人凑钱将柳永葬于南门外,每年春天都去上坟,人们称之为“吊柳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