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慎的《词品》,发现他很喜欢给古人的作品排座次。例如昨天文章里提到的苏轼《西江月·梅花》,被他认为”古今梅词第一“。
今天介绍两首绝句,被杨慎认为:“柳词当以二首为冠”。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首的作者都不是著名诗人。
《柳枝词》本为汉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在唐朝易名《杨柳枝》或《杨柳枝词》, 开元时期已入教坊曲。白居易当时依照旧曲作辞,翻为新声。当时诗人相继唱和,施肩吾、刘禹锡、李涉、张祜等为此词者甚多。
因为《花间集》中收录了《柳枝词》,所以后来也被《钦定词谱》作为一个词牌收录,叫作《杨柳枝》 。《钦定词谱》收入的是花间词人温庭筠的这首:
那么,杨慎最看好的,是什么样的柳枝词呢?
唐人《柳枝词》,刘禹锡、白居易而下,凡数十首,予独爱无名氏“万里长江一带开......”。此词咏史、咏物,两极其妙。首句见隋开汴河通江,次句“是谁栽”三字作问词,尤含蓄;不言炀帝而讥吊之意在其中。
从杨慎的评价中,可以看出,这首咏柳词,不仅咏物,还有咏史吊古的含义。其诗云:
锦帆未落西风起,惆怅龙舟去不回。
第一句的长江一带开,指隋炀帝主持开通了运河。第二句引入了柳的形象,但是以问句的形式令人展开思索:隋堤上的杨柳是谁栽的呢?
接下来并没有回答这个众人皆知的答案,而是忽然转折, 龙舟的风帆还没有落下,西风吹起,而龙舟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回来。
后两句,是柳树身边发生的事,古柳依旧,物是人非。谁惆怅呢?用拟人的手法来分析,是柳树在惆怅,所以这句也有柳,是一首俯仰今古的咏柳词。
后两句,在晚唐的诗人胡曾七绝《汴水》中也可以看到:
锦帆未落,而战事已开,再也见不到隋炀帝的龙舟了。这两首诗非常相似,有什么关系不可考证,不过胡曾这首诗的第二句太直白。
另外,干戈起,也是直说,西风起,则有比兴的味道。这也是诗人手法的区别。
无名氏的这首诗,第二句写到了柳,被称为咏柳词,胡曾诗中无柳。无名氏的诗咏柳兼咏史,胡曾的诗也有景物的描写,也是一首咏史诗。
另一首《柳枝词》,只言情,没有沉重的历史感,杨慎说这首诗是著名的歌女刘采春之女周德华的作品:
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
刘采春是伶人周季崇的妻子。她擅长参军戏,又会唱歌,和元稹有绯闻。用现在的话说,其女儿周德华是星二代, 一家都是艺人。
不过这首诗,也有人认为是刘禹锡的作品,其诗与周德华的版本小有不同:
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无论作者是谁,都可以肯定地说,改编自白居易的这首《板桥路》:
曾共玉颜桥上别,不知消息到今朝。
说完这首《柳枝词》的来历,再看看这首诗的特点。首先,没有了咏史的庄重,更像一首婉约的小词。宋朝秦观、柳永、姜夔、周邦彦等人的婉约词,都是这种风味。
曾经的约会地点,如今只有杨柳婆娑,当年的情人却一去无踪,没有半点消息。宋词中,有很多与此相似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对照一下周邦彦这首《少年游 ·黄钟楼月》:
虽然描写的景物不同,但是含义与手法是一样的。
《柳枝词》,又叫作《杨柳枝》,即是七言绝句,也是歌女演唱的歌词。
从杨慎推崇的这两首作品,也可以联想到后来的宋词,无论咏物还是咏史,其中都有一种”要眇宜修“的特点。
杨慎认为这两首是最好的《柳枝词》,您同意他的观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