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宋词,总会有那么一长串词人的名字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也会回忆起那一篇篇有名的词作。
清代学者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说道:“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这种将宋词按照流派分为豪放词和婉约词是非常准确的。
豪放词和婉约词各有什么特点呢?说起豪放词,让人想到一个故事,据南宋俞文豹在《吹剑续录》中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这段记载说的是苏轼和幕僚的对话,两人论及柳永和苏轼词的题材、风格和唱腔的特点,从幕僚用打比方的方式说出了柳词和苏词迥异的风格,这也能看出来豪放词所具有的气象恢弘、雄放的特点。
当时的词,一般是供歌女在酒筵娱乐场合演唱的,常用琵琶等弦乐器伴奏,如宋翔凤《乐府馀论》所言:“北宋所作,多付筝琶,故啴缓繁促而易流。”所以,朋友说苏轼的词是“关西大汉执铁板”的比方,实含有戏谑婉讽意味,苏轼却“为之绝倒”,不以为忤。
形成于晚唐的婉约词,在取材上,主要描写儿女情长、离愁别绪,词风清丽、婉媚,在词意所流露出的情感含蓄委婉。这是豪放词和婉约词在创作风格上最大的不同。
欣赏宋词的同时,会被宋词视野广阔,气象恢弘雄放的豪放之气所感染,也会留恋它的“文抽丽锦,拍案香檀”的婉约之风。
说到婉约派词人,李之仪可以算得上是一位杰出的婉约风格的词人。李之仪在《宋史》中没有正传,只是以补传的方式(在李之纯传后,李之仪哥哥)稍有记述,李之仪出生于沧州无棣(今山东庆云),曾任原州(今属宁夏固原市))通判。
李之仪一生官职并不显赫,但在补传中却记述了他和苏轼的交往事迹,他是北宋中后期“苏门”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
他的诗词文章写得好,在一定程度上是受苏轼的熏陶、指点,他在仕途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几经波折,这与苏轼有很大关系。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出生于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家世渊源,是沧州无棣(今山东庆云)李氏名门望族。少年李之仪聪颖过人,从小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并且师从于范仲淹之子范纯仁。
苦读经书当然是为了在科举考试中能够脱颖而出,李之仪在22岁就进士及第,足以说明他的刻苦努力。
在他那个时代,他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斜杠青年,他在琴棋书画也有很精通的。进士及第之后,李之仪一直在基层任职,先后担任过四明、万全县令等。
李之仪在词作方面同样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清代学者、四库馆臣纪昀(纪晓岚)称李之仪的文章:神锋俊逸,往往具有苏轼之体。
为什么会对李之仪有如此高的评价呢?因为李之仪是苏轼的学生之一,元祐文人集团的成员,擅长作词,不管是词风还是散文创作,都明显有苏轼的风格。他与苏轼的友情广为流传。
明清之际著名藏书家毛晋在《姑溪词跋》中说李之仪的词作“多次韵”,小令的创作方面更是长于淡语、景语、情语。也就是说李之仪的词作语言简洁,并有借景抒情、寄兴寓情的特点。
李之仪不光专注于词的创作,在创作方面也有高深的理论,他在填词时特别注意词本身的韵律特点:
长短句于遣词中最为难工,自有一种风格,稍不如格,便觉龃龉。唐人但以诗句而用和声抑扬以就之,若今之歌阳关词是也。至唐末,遂因其声之长短句而以意填之,始一变以成音律。
在这段论述中,李之仪指出了词的写作方式和音律在唐代的一些变化,并且强调了遣词造句的重要性。
李之仪还对晚唐温庭筠的花间词、南唐后主李煜的词风、五代以来至宋初词人柳永(柳耋卿)和张先(张子野)的词风也做了点评。
大抵以《花间集》中所载为宗,然多小阕。至柳耋卿,始铺叙展衍,备足无馀,形容盛明,千载如逢当日。较之花间所集,韵终不胜。由是知其为难能也。张子野独矫拂而振起之,虽刻意追逐,要是才不足而情有余。
在这段记载中,能看出来,李之仪指出了柳永词作方面的不足之处,也就是“韵终不胜”,他对张子野(张先)的词作也有评价,也就是“才不足而情有馀”,也就是说,张先的词作才气不足,内容显得有些平淡。
词发展到北宋中叶,已然成为一种抒情体裁的文学。经过前几代词人的开拓,又经过晏殊、欧阳修等人的努力,苏轼和他的学生的接力传承开拓,词所承载的抒情功能更为强大,词在情感的表达上更宽广。
经过这些词人不遗余力地努力,得来的结果就是词的情感内涵丰富了,词的时空境界也拓展了,词的艺术品位也提高了,宋词经过华丽的蜕变和质的飞跃,终于迈进入了文学殿堂。
宋词终于可以像唐诗一样表现创作主体丰富而复杂的心灵世界与胸襟怀抱,也终于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与唐诗双峰并峙的两座高峰。
李之仪心目中的优秀词作、成熟词作是什么样的呢?就是像晏殊、欧阳修那样“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作为苏轼的门人和学生,他与苏门四学士的交往也就有了很多的交集,他曾与秦观、黄庭坚、贺铸等人互作歌词赠答。
但是他的词作成就仍然与这几个人有小小的差距,正如清代词学家冯煦评论说“姑溪词长调近柳(柳永),短调近秦(秦观),而均有未至”
苏轼对李之仪的影响是很大的。李之仪文学集《姑溪居士全集》中收录与苏轼有关的作品就有四十余首。
在《苏轼文集》和《苏轼诗集》中收录的苏轼写给李之仪的诗词作品也有二十余首,特别是在苏轼遇赦北归的一年时间内,就给李之仪写了七封信笺。
由此可见,二人的情谊非同一般。而且苏轼对李之仪的评价也很高:之仪能为文,尤工尺牍,谓入刀笔三昧。
苏轼比李之仪年长,李之仪也是苏轼的良师益友。公元1071年后,苏轼的仕途之路充满坎坷,颠沛流离长达十余年,期间先后出任杭州、密州、徐州,再贬黄州。
李之仪对苏轼的遭遇甚为不平,他积极联系一些旧日好友和官宦在朝中活动,以图苏轼早返京师。
他把自己的思念、想法都写进书信中,寄给远在黄州的苏轼,苏轼接阅后,心情十分激动,旋即复《答李端叔书》:
寻常不通书问,怠慢之罪,独可阔略,及足下斩然在疚,亦不能以一字奉慰。舍弟子由至,先蒙惠书,又复懒不即答,顽钝废礼,一至于此,而足下终不弃绝,递中再辱手书,待遇益隆,览之面热汗下也。
元祐八年(1093),当苏轼知定州(今河北省保定市)时,他恳请朝廷任命时为枢密院编修的李之仪为定州签判,作为其助手,共守边陲。
李之仪之前有过从军经历,他早年曾在沈括介绍下,入北宋名将折可适幕府,主管驻军文字事。李之仪协助折可适共守边陲,两人是生死之交。
李之仪熟悉边境军队事务,苏轼也对其褒扬有加,他将李之仪比作东汉著名将领马援和班超,并作《次韵答李端叔》诗相赠:
若人如马亦如班,笑履壶头出玉关。
同为苏轼学生的黄庭坚,也与李之仪有着良好的交往,同样坎坷的仕途加深了两位文人之间的友谊。
黄庭坚也曾写下《次韵答李端叔》,来表达两人的深情厚谊:
无论是李之仪的朋友,还是他的老师,都是当时文坛大名鼎鼎的人物,也都是优秀的词人。李之仪既对词作有深厚的理论见解,同时也创作了大量的词,李之仪本身就是一位优秀的词人,在他的诸多佳作中,《卜算子》就是很有名的一首。
因为这首词的创作还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徽宗崇宁初年(1102年),李之仪提举河东常平。
54岁的李之仪本来可以好好地再干一番事业,因为得罪权贵蔡京的缘故,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仕途不顺的李之仪被贬到太平州。
生活艰难,祸不单行。此后,生活似乎跟李之仪开了一个玩笑,在太平州期间,女儿及儿子先后生病去世,与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人胡淑修也在悲痛中撒手人寰。
李之仪在《与祝提举无党》中写道:“某到太平州四周年,第一年丧子妇,第二年病悴,涉春徂夏,劣然脱死。第三年亡妻,子女相继见舍。第四年初,则癣疮被体,已而寒疾为苦。”
此时的词人正处于人生中最艰难的低潮期,恰恰就有这样一位女子走进了词人的生活,她就是杨姝。
杨姝抱琴款款走来,李之仪内心充满惆怅,没有心思听歌曲,但是杨姝一首《履霜操》打动了李之仪尘封的心,触碰到了李之仪的伤心痛处。
词人一时间感情难以自已,他不曾想到世间竟然还有一位女子懂他,这琴声不就是此时此刻他内心的写照吗?
琴声就是知音,李之仪对杨姝一见倾心,随后词人在爱情力量的感召下,给杨姝写了好多词曲,其中就有一首《浪淘沙》:
霞卷与云舒。月淡星疏。摩徽转轸不曾虚。到当时留意处,谁是相如。
此后两人的交往频繁了起来,大多是以书信的形式遥寄相思之情,这年的秋天,已是半年未见杨姝的李之仪,在滚滚东流的长江边上,抑制不住的思念她。此刻词人的内心思念就像这奔涌的长江水,他写下了《卜算子》: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收到书信的杨姝也被这催人泪下的、肝肠寸断的深情感动,不顾一切地嫁给了这位仕途和感情生活都遭受挫折的词人。
同住长江边,同饮一江水,却因形格势禁、相隔两地而不能相见,李之仪对杨姝的相思之情犹如这奔涌的江水,此情绵绵无绝期。只能对空长叹“君心永似我心”,彼此不负的相思情意。
《卜算子》立意深得民歌与古乐府的精髓、神情和韵味。全词触景生情,情景合一,语句通俗易懂,感情深沉真挚。
尤其是下阕,借长江水言情,如浩荡江水回环往复,词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抒情又深婉含蓄,同时词作在构思上新巧,让人读完回味无穷,真正的“意尽而情不尽”之作。
长江这一天然屏障阻隔了双方的见面,却阻止不了彼此的思念,长流的江水又是一脉相通的、也是遥寄思念的载体。
全词围绕长江这一抒情线索,将无尽的相思之情、无穷的离愁别绪表达出来。长江之畔既是词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是双方对永恒爱情的期待。
这首词的结尾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的思念与爱恋,给人以江水长流、爱情长久的感受。
简洁明了也是李之仪词风的一大特点,这首《谢池春》用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语言,写出了离别相思之情:
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开头三句“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点出雨后清明的时间节令。中间四句是“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写出了清明时节宜人的春日景色,笔锋所触及到的是构成春天景物的诸多方面。
而且这四句中每一句中都出现了一个动词:“敛”、“萦”、“穿”、“沾”这四个动词连续运用,把春季盎然的一幅景色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使眼前景色紧密相联,给人一种尽收眼底的感觉,词意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生机盎然,充满了意趣和韵味。
“正佳时,仍晚昼”是时间和空间的延续,点出时间已经到了黄昏时分。黄昏时分的景色依然很美,让词人不由得发出阵阵赞叹,“正佳时”的“佳”字,一字点明主题。词人将眼前的美景徐徐道来,行文不紧不慢,章法自然天成。
上阙以“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结尾,这句中的滋味到底是一种什么滋味呢?其实“飞絮沾襟袖”这一句已经暗示了。
钻入襟袖的片片飞絮,惹来词人的阵阵闲愁,但词人却没有直白地描摹飞絮的形态,而是用废墟钻入衣袖这样的意境进行了烘托,这就是李之仪“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词风的特点。
既然“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只能将这种情愫用酒来比喻,一杯浓烈的酒浸透着词人万千的情怀,我们可以透过文字去体会词人李之仪的内心世界。
下阕一开头,随着词人的目光转移,四句带有强烈对比效果的抒情句便跳脱出来:“不见”和“相见”、“相见”和“相守”形成词义比较,表明词人对内心情感的认识和追求。彼此相思而不得见,这是词人无法释怀的,也是出于对这种情感的宣泄。
李之仪和所思念的人处于离别相思的境地,这是事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他也只好“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这是词人无奈的思绪。
词人将相思之情寄托给门前的垂柳树,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美好的遐想。词作简洁抒情,含蓄而隽永,令人回味无穷,正是婉约词的风格特点。
再如李之仪的这首《南乡子·端午》,就是一首即景生情、即事喻理的词:
全词抒发了作者在端午佳节的闲愁:上阕写端午节的景象,天空下着小雨,词人独自一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就显得格外冷清,李之仪不由得回忆起往日的热闹时光。
下阕抒情,在端午佳节却没有亲朋好友的陪伴。喜悦的事情只有自己一人享受,愁烦心绪也只能借酒浇愁了。整首词简洁抒情,写得深婉而含蓄。
清代学者、四库馆臣纪昀评论李之仪“小令尤清婉、峭蒨,殆不减秦观”。这样的评论可谓是一语中的,总括了李之仪小词的特点。
李之仪的这首《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就将小令清婉动人的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并借登凌歊台以抒发了内心的感慨,原词如下: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凌歊台,位于当涂县,据文献资料记载,南朝宋孝武帝曾建避暑离宫于此。凌歊台周围平旷,视野开阔,登上高台,可以望到很远的地方。
词人在暮春时节登上高台,目的在于借景发挥。李之仪在当涂居住期间,曾经登上过这座高台。李之仪虽身在江南,内心也很思念家乡,登高以眺远,越发触及了词人的心绪,所以也会发出“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的感触。
但词人仅用“春光已过三分”一句就包容了他的种种思绪,以及时空的转换。这一句表达的含蓄蕴藉,具有很强感染力。尤其是“ 江山重叠倍销魂”一句中的“销魂”二字,饱含着词人悲喜交集的感情。李之仪清婉的词风由此可见一斑。
李之仪在词作方面确实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在当时还以尺牍擅名,亦能诗,这两方面的成就都受到苏轼称赞。
在那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李之仪能够脱颖而出,确实有着不同寻常的才华。他一生没有显赫的官职,却依靠文学的成就而出名,这一点上来说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他一生的仕途坎坷,几经贬谪,直到晚年才遇赦复官,被朝廷授予朝议大夫的官职。这个时候词人李之仪已经年逾古稀,他对仕途已经没有太多的追求了,也没有去赴任。
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南姑溪河畔成了词人颐养千年的地方,因为太平州城南有一条姑溪河,所以词人自称为“姑溪居士”。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69岁的李之仪走完了他的一生,去世后葬于当涂藏云山致雨峰。
正如李之仪在《蓦山溪》一词中写的那样:“千言万语,毕竟总成虚,章台柳。青青否。魂梦空搔首。”
南宋吴芾在当涂为官时,仰慕李之仪的人品和词风,将他的作品编成《姑溪居士前集》,共50卷。由此可见,李之仪的诗词文章是很有影响力的,他也是一位高产的文人。
综上所述,李之仪的词作有着深婉含蓄、简洁抒情、清婉的特点,是婉约词作的优秀创作者,他是那个名家辈出、名作纷呈的时代里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