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垚仟 /文 顾炜 /摄)7月5日,“在江南写诗——小海《世界在一心一意降雪》新书首发式暨分享会”在江苏书展举行。江苏省作协名誉主席范小青,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苏州市文联主席王尧,诗人、作家韩东,作为与小海同时代的写作者出席了本次首发式,回忆与小海共同经历的写作岁月以及他们眼中小海的诗歌写作成就。
《世界在一心一意降雪》是诗人小海四十年诗歌创作成果的精选集,近期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推出。小海本名涂海燕,是少年时期即已成名的当代重要诗人,“他们”文学流派的创始人和代表诗人之一,也是当代具有鲜明个性的诗人,他的诗歌写作迄今已历经四十年,和当代诗歌的发展几乎同步,在当代诗坛留下了独特的个人印记。本诗集按创作年代编选,选取小海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作品160余首,如《必须弯腰拔草到午后》《北凌河》,诗剧《大秦帝国》、长诗《影子之歌》等均收录书中,本书是诗人四十年诗歌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研究价值。
活动现场,王尧首先以“诗”的名义向小海和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致敬,在他看来,“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体秩序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学写作和研究都是以小说为中心,对于诗歌的言说和研究则边缘化,但如果打破这种秩序来看,中国新诗的成就是很伟大的,也出现了很多杰出的诗人。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近年来在当代诗歌出版方面的成就,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中国新诗以及诗人成就的一种总结和呈现。
作为小海的同乡,王尧表示,因为方言和生活场景的相同,他对于小海有着特别的亲近感,在最初读到《必须弯腰拔草到午后》时,便看到了自己少年时期劳作和奔跑的景象,“对于苏东地区能够出这样一位诗人我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在王尧的眼中,小海属于纯粹的诗人,能够排除干扰、沉下心来写作,而小海持续四十年的写作,对中国诗歌话语体系的贡献非常大,“小海的诗歌参与到现代汉语的建构,他的写作语言的简洁和朴素对于我们理解现代汉语非常有意义,从诗集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诗人从少年到中年感知世界以及审美的方式。”王尧认为,像小海这样纯粹的写作者以及纯粹的作品,是对于当下浮躁的现实世界的一种抵御、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坚守,“这个世界已经不下雪了,但诗人总是一心一意地在等待世界下雪,这就是诗歌与现实的距离、抵抗和坚守。我们期待今年冬天江南能够下雪,因为小海的诗集《世界在一心一意降雪》。”
这几天参加了江苏书展的几场活动,范小青坦言,小海的这一场诗集首发式是让她“压力最大”的一场活动。写作四十多年,范小青始终未涉及诗歌这一文体,在她看来“诗歌”与“天才”是紧密相连的,“十四五岁时,当我还不知道文学和诗歌为何物时,小海已经开始写作诗歌;横向对比我们在八十年代的写作,小海的成就也让我无地自容。”她评价小海是真正的“少年天才”,“天生脑中就有一根写诗的'筋'。”
阅读小海的新诗集,范小青在小海近四十年的写作中看到了小海对于写诗的执念,“小海几乎没有涉及其他形式的文体,很多人都改变了,但他始终没有变。”同时,她也读出了小海作为诗人写作的姿态和位置,“小海可以说是‘人在低处写尘埃,灵魂在云端看众生’,小海的诗歌是对平凡生活的真实转述,却呈现出超越琐碎日常的诗意与真谛。”从小海写作的姿态,能够看出他诗歌写作的特异性,“很难将小海的写作归为某一种入门派,他写得是常情常理的诗歌,但呈现的作品难以用常情常理来评价,只能感悟,这是诗歌写作非常高的境界。”
同为“他们”诗派代表诗人的韩东,文学生涯中与小海多有交集。在韩东看来,小海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歌方面的天才”,这种“天才”不仅表现在他诗歌写作的早熟,“小海十四岁的时候就开始发表作品,早期的作品就展现出极高的成熟度,甚至是光芒四射的。”小海的“天才”更表现在他对于诗歌写作的全神贯注,“写了四十年,这种持续的专注是天才根本的特征,这也是小海是我心目中的‘天才’的意义。”
“诗歌和小说没有天然的文体之间的高下之别,但诗歌是和语言打交道的,对于语言的要求更胜一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即现代汉语草创时期的诗人的作品也并不成熟,在我看来,现代汉语与现代诗歌在近五十年才逐渐呈现成熟的样貌。”韩东高度评价了小海诗歌语言在现代汉语发展史上的地位,认为小海的诗歌参与了现代汉语的成熟并且发出光芒的过程,对于现代汉语的语言本身是有贡献的。“诗歌与语言是互动的,成熟的语言有利于产生杰出的作品,而杰出的作品在某一程度上也塑造了语言。”
“文学是我永远不能毕业的学校。”在分享会上,小海回顾了自己四十年的创作生涯经历,他说,他以诗人的身份感知生活与世界,诗歌让他拥有了另外一种人生。《世界在一心一意降雪》这部四十年诗选全面反映了他从村庄、田园的写作到想象另一个世界的写作历程,是他写作生涯里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对他个人来说意义深远。提及在江南写诗,小海表示,“江南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概念。江南古今交会、中外文化激荡,在这里写作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对于一个诗人来说,要有‘你在哪里写作,诗歌就在哪里’的自信,但江南带给我很多灵感和诗歌的可能性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