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古诗词文化,让广大青少年充分领略唐诗魅力,激发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东莞市博物馆依托“大唐宝藏――法门寺地宫文物精粹特展”,携手46所共建小学、初中共同举办“唐诗N百首”知识竞赛。
在经过各共建学校初赛海选后,77位参赛选手脱颖而出,成功“闯”入半决赛,并于7月17日来到东莞市博物馆参与半决赛、决赛,现场角逐传统诗词文化“少年传承人”。
配合“大唐宝藏――法门寺地宫文物精粹特展”,莞博以多维度展教结合的方式推出一系列集合知识内涵、观感享受和趣味体验的活动内容,充分展现唐朝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灿烂文化,让观众深度感受大唐的繁盛与辉煌,。
流传千古的唐诗亦是唐代的一大闪亮名片。唐代诗人数不胜数,名篇佳作浩如烟海,至今代代传诵,千古不衰,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本次“唐诗N百首”知识竞赛以清代孙沫所著《唐诗三百首》、中小学诗词背诵提纲为基础,进行赛程设计与考题内容编写,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展现诗词之美、分享诗词之趣、追忆诗词历史蕴涵,唤醒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记忆,并从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营养,领略中华文化风采,共襄中华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发扬。7月17日,半决赛、决赛在东莞市博物馆举行。
竞赛分为小学组和初中组,当日的赛程分为半决赛和决赛。77位来自各小学、初中的参赛选手以诗为缘,通过各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赛题比拼,如出口成诗、挑战十二宫格、画中诗、对“号”入座、诗中迷、知识问答等,带领现场观众一同重走“唐诗之路”,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赛场上,选手们精神饱满,蓄势待发,在一道道关卡的比拼中,展示出了他们扎实的诗词文化功底;观众们屏息凝神,翘首以待,为支持的选手默默加油。
在经过激烈比拼后,最终有20位选手(小学组、初中组各10名)脱颖而出,喜获殊荣。其他参赛选手也展现了不凡的唐诗文化功底。
据悉,“唐诗N百首”知识竞赛是莞博馆校共建探索道路上的新尝试,通过开展诗词竞答,突破传统教育内容生产模式,让广大学生及市民在重温古诗词经典,领略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的同时,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蕴藏在诗词中的文化力量“活”起来。
东莞市博物馆在多年的社会教育实践过程中,一直将馆校共建作为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莞博长期与各教育单位共同探索馆校共建模式,尝试携手优化学校教育体系、丰富教育内容,消融馆校之间因为教育模式上的结构性差异导致的隔断,建立稳定有效的互补关系。合作策划、制作、开展了大量具有莞博特色的博物馆文化课程、地方历史课件、教育系列视频、特色流动展览、培训教辅书籍、专题趣味讲座、研学实践活动等,为共建学校提供了一大批学生乐学、老师乐教、家长乐见的教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