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 宋吴文英《梦窗词》新解】第三十三集

钟振振,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羁云旅雁。敛倦羽、寄栖墙阴年晚。问字翠尊,刻烛红笺悭曾展。冰滩鸣佩舟如箭。笑乌帻、临风重岸。傍邻垂柳,清霜万缕,送将人远。

杨铁夫先生《吴梦窗词笺释》卷三曰:“朱(按,朱孝臧)笺:《癸辛杂识别集》:李伯玉字纯甫,乙未殿试第三人。当史嵩之柄国时,为太学博士,上疏援章、李二台官,以此大得声誉。未几,为陈劾去。又‘史嵩之始末’条云:嵩之父弥忠殂于家,及丙午冬终丧,御笔:史嵩之候服阕日除职与宫观。于是台臣章琰、李昂英(按,当作‘李昴英’)及学校皆有书疏交攻之。太博李伯玉亦上疏力争。疑此李太博即伯玉。其为括苍别驾,正援章、李被劾时也。铁夫按:括苍山在临海县西南,接仙居界,即今台州。杜氏《通典》:別驾从事史一人。从刺史行部,别乘传车,故谓之別驾,汉制也。”

按: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九《浙东路·处州》曰:“处州:丽水、龙泉、松阳、遂昌、缙云、青田、庆元。建置沿革:《禹贡》扬州之域。古缙云之墟。天文吴地斗分野。春秋时属越。秦属会稽郡。后越王无疆七世孙摇佐汉有功,立为东越王,都东瓯,今温州永嘉是也。后以瓯地为回浦县。东汉改为章安。吴立临海郡。晋分临海立永嘉郡。隋改为处州。寻改为括州,领括苍、丽水二县。唐为松州。元宗(按,即‘玄宗’)改为缙云郡。德宗又改为处州。大历间,以处士星见,诏更州名。国朝因之。今领县七,治丽水。事要:郡名括苍。”据此,则“括苍”自是处州的郡额(即别称)。南宋时,处州的治所在丽水县,即今浙江省丽水市。杨先生说“括苍”即“括苍山”,指“台州”,实在有昧于历史地理之学。

又,杨先生引唐杜佑《通典》云云以释“別驾”,当然是不错的。但说“別驾”是汉代官职,并不解决问题。在古代文献里,特别是文学性较强的文献里,惯用前代的专名来代指当代相应的专名。故宋人凡称“別驾”,往往是指宋代州、府、军的通判。宋代州、府、军的通判,是其长官知州、知府、知军的佐官,一如汉代的“別驾”是州刺史的佐官。当然,汉代的州,行政规格高于宋代的州,但同以“州”为称,故不妨套用。

要之,“李太博赴括苍别驾”云云,即李伯玉自太学博士出任处州通判的差遣。

按:李伯玉出为处州通判之前,是在京城朝廷中任太学博士的,并非担任地方上的差遣,频繁调动,故不好将他比作“羁云旅雁”。还是解作吴文英自喻其漂泊,比较合理。

按:将李伯玉在太学任职,说成是“寄栖墙阴”,也嫌比拟不伦。此句当是承上文“羁云旅雁”之自喻,接着说自己厌倦了羁旅生涯,到京城临安(即杭州)来寓居。所谓“寄栖墙阴”,当是谦言自己与李伯玉比邻而居。

按:这两句最主要的意思,并不在于说李伯玉的职务,而在于叹惋自己与李伯玉交往的机会不多。这从一“悭”字见出。“悭”,即吝啬,吝惜,不舍得给予的意思。这个字用得十分精悍,很难用一两个字来作等值的翻译。说得啰嗦一点,便是老天爷舍不得给我机会。什么机会呢?一是“问字翠尊”,即载酒问字于李伯玉,亦即向李伯玉问学请益。二是“刻烛红笺”,即与李伯玉限时斗诗(或词),引申之则泛指诗词唱酬。“刻烛”,《南史》卷五九《王僧孺传》载:“竟陵王子良(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红笺”,写诗词用的精美纸张。

这两句也是我认为“羁云旅雁”“寄栖墙阴”云云乃吴文英自喻的一个重要考虑。如果开头的两句也都是在说李伯玉,那么,谁来向李伯玉载酒问字,谁来与李伯玉刻烛斗诗呢?

按:此句乃想象李伯玉乘舟赴处州任时,乌纱巾帻,重又临风高耸。言外有赞其傲然挺立的意思。这是刻画人物形象,与“途中景”无关。“岸”字乃“高耸”之义,不是江河堤岸的“岸”。

杨铁夫先生《吴梦窗词笺释》卷三曰:“台谏论史嵩之事,在淳祐六年,此时梦窗久去苏幕寓杭。此词‘吴苑’二字,舍送行地无可解释,或者梦窗再至吴时乎?”

按:李伯玉既以太学博士出为处州通判,此行自当由京城临安出发,故“吴苑”(代指苏州,当时称“平江府”)似非“送行地”。疑“吴苑”至“平分半”数句,是与李伯玉相约,日后偕隐苏州。

按:这两句,不过是用司马相如故事来赞美李伯玉的文学才华罢了。“新赋”与李伯玉的奏疏无关。李伯玉的奏疏,贵在敢于直言,贵在有道义担当,只欣赏他的“词翰”,亦即文采,岂不是舍本逐末、买椟还珠了么?

杨铁夫先生《吴梦窗词笺释》卷三曰:“上句暗指‘括苍’,下句暗指‘别驾’。别驾与知州分半权,不曰权半,而曰‘明月清风’‘半’,此雅俗之分也。”

按:这两句,似无取于“别驾与知州分半权”,应是说希望李伯玉将来能来苏州隐居,与自己共享苏州的山光水色、明月清风。

按:此句是用“驿寄梅花”的典故,预表别后相思之意。解作李伯玉赴任途中实有一路梅花,便呆。

部分图片转自网络,仅为欣赏、交流、分享使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版权人有异议,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