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独居在山中小屋里,读书习字,生火煮诗。屋后留有去年冬季砍的干柴,屋前种有丝瓜、黄瓜,还有一两株黄花。这是煮汤是可以提鲜的佐料,得把它放在阳光下晒干才能入味。
或许一个人的生活过于烦闷孤寂,但愈是远离喧哗,才愈能感知生活的真情味儿。这种生活简单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见满树花开,听溪水潺潺,躺在树荫下,看白云想往哪儿飘往哪儿飘,看丝瓜的藤蔓想往哪儿爬往哪儿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左邻右舍的人都很和善,今天李家送个西瓜来,明天张家送来几个西红柿,我也会顺手摘上几个丝瓜送给这些可爱的邻居们。闲来无事也会互相串串门,走过村口的小路,在淌过一条小溪,就到了黄家村。从小玩到大的伙伴儿就住在这儿。我们会坐在树荫下下棋,会品茗论诗,倒也算是平淡生活中的闲情逸致。
乡村里没有多少小吃店、零食铺,只能自己劈柴生火、淘米做饭,自给自足地生活。有时煮粥,就抱一本诗卷坐在门口,等粥熟,等饭好。夏季山中多蝉鸣。听得久了,也不觉得烦躁,竟有些禅韵。
读一句“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呡一口菊花茶;诵一段“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熬一碗荷花羹。这样左手烟火,右手诗歌的岁月是我的心头好,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返璞归真,亦是“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的悠然自得。
风吹开一卷诗书,月光漫过一页文字,寻得一片清幽处,如同徐志摩笔下“选一块清净地,看天,看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青草绵绵处寻梦去”,看温柔半两,过从容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