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科研人,大家肯定都希望自己投出去的文章能被顺利接收啦。可是,想必不少同志们都听说过甚至经历过投稿被花式拒掉的惨案吧。当然,这里说的“花式拒稿”是广义的,包括秒拒、各种奇葩理由拒稿、各种反常处理阶段拒稿等。
这累累惨案中有很大一部分并非稿件质量的原因(实验与数据的新颖性和详实度,语言的严谨准确和可读性,文章的重复率等),而是牵扯到了学术/科研歧视问题,在此和大家简单聊一聊。
首先,要跟大家说明的一点可能会引起很多正义之士的强烈指责,但事实是:经济欠发达国家的文章、研究领域冷僻的文章,不论在哪家学术期刊那,都处于被歧视和花式拒稿的危险境地。
对于地域方面的学术歧视,尽管不少期刊会标榜、鼓吹什么欢迎欠发达国家的研究者投稿,但“打官腔”毕竟和吹牛类似,又不用上税……大家一查就会发现,其实欠发达国家的文章只占其发文量的很小很小一部分。
当然,很多同志会说:这也难免嘛,毕竟发达国家的科研水准要高一些,欠发达国家的科研水平确实比较落后啊等等。但如果我告诉你:很多期刊会对自己发文量中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的贡献量占比进行预设并加以把控,要求发表文章中来自发达国家的文章要高于百分之多少,而来自欠发达国家的文章不得高于百分之几呢?
如果我说:对于类型、质量差不多的文章,发达国家的文章可能会被继续处理但欠发达国家的文章可能被秒拒呢?
如果我透露:不少发达国家的灌水文章甚至重复率较高的文章都可以被正常送审乃至发表而同等情况的欠发达国家的文章连送审的机会都不会有呢?
此外,纵观各期刊编委团队,工作于欠发达国家的科研人员毕竟是绝对的少数派,甚至常常是凤毛麟角。而各期刊对审稿人的资质要求也往往是“双重标准”:发达国家的审稿人?博士就可以啦。欠发达国家的审稿人?不好意思,您得是教授!或者更直白点:不邀欠发达国家的研究者做审稿人/编委,即使对方是大牛。
对欠发达国家的学术歧视有一条比较重要的原因(排除其科研水平的差异):钱!此条原因在一些收费颇高的期刊(多见于开放性获取期刊,即Open Access—OA期刊)那几乎就是主导因素。因为或者说担心对方无法负担发表的费用,而拒之于千里之外,扼杀于投稿之初,甚至在邀稿阶段便已排除掉了所有欠发达国家的研究者。相较于发达国家的文章可以先发表、后交钱,欠发达国家的文章必须交了钱才可以发表也是一众期刊的歧视性政策。
当然,欠发达国家科研起步晚,研究水平较低,学者科研影响力不够在最初可能是导致其文章被“歧视”的原因,但随着时代的前进,欠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较难引起关注和重视此类遗留问题仍在束缚着众多学者,在某种程度上将他们带进了恶性循环的漩涡。
不过,是因为“技不如人”导致难以“崭露头角”,还是恰恰相反,因为被歧视,成果得不到应有的正视、重视而导致科研影响力难以上升这种“鸡生蛋,蛋生鸡”的复杂问题,对于研究领域方面的学术歧视而言并不存在。
冷僻的小众化研究(研究对象、方法、内容等)被歧视性拒稿的主要原因一般只有一个:文章“价值”不高。此处“价值”当然是对期刊而言,亦即:引用量。发文的引用量对于期刊的影响因子而言可谓举足轻重,其重要性想必大家很好理解。而冷僻的研究论文恰恰难以满足这一点,因此,对于期刊而言,偶尔发表个一两篇这类文章无甚大碍,但若发表一堆此类文章,只会因为低引用量而影响期刊发展。所以不愿让同事们“白费力”(毕竟这种文章也不好找审稿人)的责编们往往会在看了这类文章的标题和摘要后,就……拒稿了,即没经过同行评审的“秒拒”。
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很多歧视性拒稿发生于稿件处理各阶段,当然也伴随着各种伪装过的谎言,譬如:审稿报告尚可但被以审稿报告消极为由拒稿;故意给文章找一堆大牛审稿人来挑刺以便拒稿;以文章研究方向不适合期刊定位为由拒稿;以参考文献过于老旧且不够广博为由拒稿;研究偏理论的以应用讨论不足为由拒稿;研究偏应用的以理论拓展不够为由拒稿;实在不行,随便说一句重复率不合要求也是可以拒稿的,哪怕是在文章处理的最后阶段……
大家应该都清楚17年发生的一件科研界大“丑闻”:上百篇各中国医院的研究论文由于涉嫌学术造假而被集体撤稿。此番动荡不啻于一场大地震,直接导致众多学术期刊对中国的医学类文章大加打击。很多历史不太悠久、知名度不太高、文章吞吐量大的期刊在邀稿阶段直接毙掉了几乎所有中国学者(主要是医学类研究者),而很多期刊也苛化了对中国医学类文章的处理标准。
然而,无差别的“连坐”亦是某种程度上的“歧视”。仅仅因为作者机构中挂有某某医院便被秒拒、仅仅因为文章是医学类的便被要求额外提供各种证明文件、仅仅因为是医学类的文章便被硬性要求不得这样那样……是期刊方面因噎废食,反应过度?还是我们咎由自取,罪有应得?笔者认为,加强质量把控可以,但歧视性地剥夺作者某些权利(比如共一作、多个通讯作者、作者人数等)、歧视性地强加某些附加条款(如提供各类证明材料等)则是毫不可取的。
“待遇”是有差别的,“歧视”是无差别的。对于很多期刊而言,这就是“潜规则”。隐约窥见这黑幕一角的作者们会不解、会愤慨、会反抗,但是这些“歧视”的镣铐均由领导们亲自打造,虽然给作者们带上镣铐的人是编辑,但解锁的钥匙只掌握在“上峰”手中,即使作者们跟编辑吵破嘴皮也多是无济于事,鲜有反例。
对此,我只能说,如果各位在投稿后感觉自己受到了歧视性对待,去信询问甚至质问缘由是可以的,但大多不会得到最终解决,编辑也有各类办法说明其做法的“合理性”。如若不幸遇到此类情况,还是令投他刊来得干净利索。
至于国别性的歧视,有一类“歧视”也许算不得歧视,那就是“语言歧视”。举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例子:几年前,中国某团队率先在某一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发文,随后与世界上其他几个团队在进一步的研究上展开了竞争,并与某一西方发达国家的团队几乎同时向同一期刊提交了研究论文,但最终,期刊方以语言为理由发表了外国团队的文章。
首先,目前国际科研的主流语言是英语(哎,可恶的鸟语,哈哈),非英语国家的文章的确更可能存在语言问题(当然并非绝对的),即使我们努力培育自主性的高质量期刊,但若想扩大其国际影响力,也势必得是英文刊,因此,这类“歧视”只能靠我们的科研工作者不断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实在不行付费英修,天朝不差钱),提高研究工作的新颖性、科学性来弥补语言的弱势,堵住“列强”那挑刺的嘴啦。
来源:慕格科聘
编辑:宋兵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