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单最终公布,云南科技人才队伍又添两位院士——季维智和韩占文,加之此前彭金辉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使得目前在滇工作的两院院士增加到了12位,他们分别是:彭金辉、季维智、韩占文、苏君红、戴永年、陈景、朱有勇、徐德民、周俊、孙汉董、马洪琪、张亚平。
多年来,在滇工作院士着力从云南发展紧迫需求中凝练重大科学问题,组织重大创新活动,破解发展难题,相继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为推动云南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彭金辉:中国工程院院士 昆明理工大学
高强度产品应用于西气东输工程
1981年秋,一个17岁的彝家小伙从家乡景东县启程,只身赴昆明求学。36年后,当初的毛头小伙成为新晋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就是昆明理工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彭金辉。
博士毕业两年后,他先后赴英德深造,主攻“材料合成与加工微波应用”。随后,又入列德国卡尔斯鲁尔研究中心并荣获英国布鲁奈尔大学博士后,凭借天赋与汗水,圈业界一席之地。而身在他乡,彭金辉始终心念故土,最终他放弃了国际荣誉和掌声,放弃了海外平台和待遇,毅然回到家乡,在冶金领域埋头苦干。
进入21世纪,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寻找低能耗、高资源利用率和高产品附加值的发展路子,这时,母校更名昆明理工大学,彭金辉马不停蹄组建团队,发展微波冶金应用基础理论,攻克工程化难题,谋划万吨级成套装备自主创新。
多年来,彭金辉领衔的科研团队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团队所开发高强度、耐热和超低温等系列产品,应用于西气东输等国家重大工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高温工业炉腔材料制备技术,透波、力学和热学性能良好,易加工、价格低、寿命长,提升了冶金、化工、能源行业装备水平。
此外,在国际合作和技术输出方面,彭金辉面向全球,提供国际技术服务,开展国际交流,他是英国拉夫堡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的常客,还与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院士合作,建立了科技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多国知名院校专家慕名而来,与他携手打造国际基地,研讨工程应用,大大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季维智:中国科学院院士 昆明理工大学
开发药物,为治愈自闭症带来希望
今年5月18日,一篇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细胞》杂志上的论文引起了业界极大关注,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更深入地开展RTT发病机理研究和探索临床有效干预方法将产生深远影响。、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季维智。
RTT属于自闭症谱系范畴的神经发育性疾病,定位于X染色体上的MECP2基因突变是这一疾病的病因,由于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目前还未找到治愈的方法。“自闭猴”是季维智团队“创造”出来的,而针对这些自闭猴,季维智他们开发治疗药物,探索治疗方法,为治愈人类自闭症患者带来希望。
季维智说,有科学家用老鼠建立过帕金森综合征、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的动物模型,但由于老鼠与人类的生物学差距太大,这些模型的脑内并未再现相关神经的损伤和缺失。而猴子与人类在生物学、遗传学、行为学等方面高度相似,能很好表达人类疾病的致病基因。
事实上,这并不是季维智所带领的团队第一次聚焦于解决重大科学难题,过去几年中,他们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8项,其中2012年以项目第一承担单位的身份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重大科学目标导向的项目“细胞多能性和人类重大疾病的猴模型研究”,获得科技部资助科技经费9200万元,也是迄今为止科技部立项支持金额最多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韩占文:中国科学院院士 云南天文台
预言了超高速氦星的存在
看星星,似乎不过是一个抬头即可完成的动作,但就有人把它视作可以为其奋斗一生的事业。他们,被称为“看星星的人”。、云南天文台大样本恒星演化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韩占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从1984年到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攻读硕士起,韩占文就一直探究恒星演化奥秘,建立了多类特殊恒星的形成模型,预言了出身于超新星的超高速氦星的存在。由于突出的成绩,他带领的团队被国际同行称为“Yunnan Group”。
韩占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发展了能同时演化数百万颗恒星的大样本恒星演化方法。这种方法得到的大样本恒星演化的理论结果,和观测结果可以直接对比,已成为研究特殊恒星天体形成的主要方法,开创了系统研究特殊恒星天体形成的先河。
韩占文还在特殊恒星形成和演化研究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原创性的工作。他在发展大样本恒星演化法的同时,得到了多种特殊天体(如钡星、热亚矮星、Ia型超新星前身星)形成的物理图像,并将研究结果用于椭圆星系,解决了椭圆星系的基本性质之一紫外辐射问题。
椭圆星系(早型星系)是星系中最基本、数量最多的星系,椭圆星系中存在紫外辐射(称为紫外超或紫外反转),是椭圆星系的一个基本性质。韩占文将热亚矮星理论应用于紫外超研究之中,由第一原理建立了椭圆星系的紫外超模型,解决了困扰人们38年的紫外超之谜。
2015年,国际科研团队发表研究,一颗编号为US708的恒星在其伙伴发生大爆炸后,以每秒1200公里的银河系最高速度“逃离”。在这项研究中,韩占文小组主要负责理论诠释,因为早在2009年该小组就提出了氦双星前身星模型,预言了出身于超新星的超高速氦星的存在。
苏君红: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红外技术专家
他的研究填补我军热像仪空白
苏君红,1937年4月生,中国红外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63年8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1963年-1976年在中国昆明物理研究所从事红外探测器及红外应用技术研究,1976年后重点从事热成像技术研究,1983年起任该所副所长、所长,并任热成像工程总设计师。1994年任部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目前网上关于苏君红最详细的介绍。
采访苏老,非常不容易。记者反复和他沟通,最终才勉强接受了采访。而帮忙对接的助手告诉记者,苏老十分低调,原则上不接受任何采访,。而在网上,关于苏君红的介绍也少之又少,百度上只有短短近百字,甚至连最基本的研究成果都只留下只字片语。所以,接下来的这段文字,可能是有关苏老最全面的介绍了。
担任“7551工程”总设计师开始,苏君红把大量的心血投入到了工程项目的研制过程中,从1988年开始,长载流子寿命碲镉汞晶体材料、SPRITE探测器、多元金属杜瓦瓶、斯特林制冷机、专用集成电路、信号处理电子组件、红外望远镜、整机系统等全面进行技术攻关,并以实用化、工程化、组件化为目标。1989年碲镉汞材料首先突破,SPRITE探测器也基本达到实用要求。1989年11月,在国内率先研制出三军通用的Ⅱ类热像仪性能样机。1990年,用Ⅱ类样机开展了一系列应用试验,并着手32元光导列阵探测器及Ⅰ类通用组件热像仪的研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两个型号热像仪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多项部级奖,填补了我国高性能军用热像仪的空白,在陆海空三军的17个武器型号系统和外贸项目中得到了应用,提高了我军夜战、光电对抗、侦查、监视的能力。
苏君红不仅致力于军用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工作,而且对红外技术的产业化与军民融合也十分重视。在1997年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期间,苏君红提出了在昆明建设光电子产业基地的设想,同时希望得到云南省的大力支持,云南省领导表示了支持的态度。经过兵器集团公司与云南省的多次沟通协商,终于在2004年促成了双方的合作。2006年8月昆明光电子产业基地建成投产。
戴永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昆明理工大学
21年磨炼,建立真空冶金理论
1958年,戴永年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真空冶金实验小组,历经21年的磨炼,终拓宽了冶金界限,发展了金属真空气化分离理论,建立了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理论及生产体系,发明了内热式多级连续蒸馏真空炉,研制成功锡铅火法精炼新技术,改变了精炼工艺流程;在国内、国际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培养了无数冶金行业精英,被业界亲切称为“戴真空”。
中国著名有色金属真空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有色金属冶金”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云南省真空冶金重点学科带头人。在这众多的名衔中,戴永年最钟情的还是“老师”,他将毕生从事科研及教学成功的秘诀总结为“真、正、实”。年近九旬,他余生最大的心愿是将这三个字的奥秘一一解释给身边有志的年轻人。
“立于德、成于学、展于创、益于民”,这是戴永年院士常常挂在嘴边的12个字,穷尽一生来准备前面的9个字,只为真正实现“益于民”。
2000年,戴永年被确诊为膀胱癌,从此与病魔抗争17年,几经手术治疗,他一直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虽然经常出入医院,病痛却未能摧残他的身心,一旦身体稍有好转他就开始关心研究所的工作、学生的状况,精力稍微好点就在病房里看学生的论文。
如今89岁的戴永年,年龄与体力已不再允许他日夜在实验室里攻关,也无法再支撑他再走向工厂一线,但只要身体允许,每周一至周五8点30许,定会准时从家里出发,从白泥山(昆明理工大学教师住宅区)一步步走向真空研究所,心系学生的成长、研究所科研工作已经潜移默化成为他的一种生活习惯。而他这样的生活状态,也在默默影响和感动着周围的师生。
陈景:中国工程院院士 云南大学
跨行攻克阳宗海砷污染难题
提到云南的高原明珠——阳宗海,大家也许还会想起2008年6月云南阳宗海爆发的砷污染事件,当时,阳宗海的水质从Ⅱ类骤降至劣Ⅴ类,水体中的砷含量最高时曾达到了每升0.134毫克。
同年,云南省政府向全世界招标,公开寻求治理良方,国内外50余家企业及科研机构信心满满地来到云南,但当了解了工程难度之后,他们又纷纷打起了退堂鼓。有不少专家还下了一个论证,阳宗海砷污染治理至少需要3年至5年,经费将需40亿元-70亿元。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却挺身而出,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景。隔行如隔山,陈老此前一直致力于研究的是贵金属冶金,如今跨行主持研究水体污染治理,其难度不可言喻!
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凭借长期从事冶金分离提纯工艺研究及工程实践的经验,陈老带着他的团队很快提出治理阳宗海砷污染的沉淀吸附法,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不仅效率极高,而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当时,陈老和他的团队从滇池旅游公司租了几十条旅游船,然后对船体进行改造,加上喷洒设备,每天两次地毯式喷洒作业。陈景的学生、:当时的船体非常高,要铺很高的木板才能上去,年轻人都有点费劲,要特别小心,但陈老也和我们一样,不顾年事已高、爬上爬下,非常辛苦,这让大家非常感动,也鼓励着我们每一个人。
很快,阳宗海的砷含量开始持续下降,经过近两年的湖体治理,阳宗海水质由劣Ⅴ类上升至Ⅲ类,治理取得了决定性的重大成果。2011年6月22日昆明市政府通过媒体郑重宣布解除阳宗海“三禁”,陈景的团队用时不足三年,仅耗资2900万元,是当年最高竞价的百分之一,原本已经消失的打渔、垂钓和孩童嬉水的场景,又重现在万顷碧波中。
朱有勇:中国工程院院士 云南农业大学
下地教少数民族农民种马铃薯
除了身处实验室里、大学教室里的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还有一群特殊的学生——他们就是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几十个乡镇的农民。在班上,这些学员不学英语,不学“种子从哪里来”“苗如何培育出来”,而是将大部分时间用来跟院士一起下地,学习“马铃薯究竟该怎么种”“畜禽究竟该怎么养”。
这里的农民靠着好气候、守着好土地,就是栽不出好粮食。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地的拉祜族长期靠天吃饭,栽粮还靠技术,对信奉“经验”的他们而言,不知道也没听说过。
改变从朱有勇来了开始,而且他带上了自己的研究团队,手里还拎着两样东西——一样是“能转化到土地里”的科研成果,另一样是文化和技能。“扶贫先扶智”“我们要手把手教农民朋友,‘把地种起来’‘不浪费任何一亩地’”这是朱有勇对团队成员时常说的话。
省城来的大教授要教我们种粮?不少农民把它当成一个笑话。朱有勇选择用事实说话。在当地政府和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委会的支持下,朱有勇发起了100亩冬季马铃薯示范种植项目。
村民刘扎丕用3亩土地“入股”种植冬季马铃薯,成了这个示范项目的参与者,如今,他的收获是“增收近万元”——这相当于他家此前一年的收入。最终,朱有勇把农民口中的笑话变成了神话,今年冬天还没到,已经有村民排着队,嚷着要加入示范种植项目。
徐德民:中国工程院院士 昆明船舶设备集团
促进云南水下装备产业的形成
1998年,从西北工业大学的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年过六旬的徐德民没有选择“享清福”,而是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2001年,徐德民在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工作室,为昆船公司制定了详细的水中装备科技发展规划,按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组织实施,为产业培育和长远发展贡献着心血和智慧。同时,通过学校进修和工程实践“传、帮、带”,对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为企业发展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2005年,徐德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经过多年的推动和积累,在徐德民的帮助和推动下,昆船公司水中装备产业的经济规模、产品门类和技术先进性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和促进了云南省水下装备产业战略高地的形成。
如今,徐德民已经在云南工作了十余个年头,不顾70多岁的高龄,常年往返西安和昆明,积极为昆船公司以及云南地区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献言献策,为云南省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周俊:中国科学院院士 昆明植物研究所
发现500多个药用植物新成分
提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资源与植物化学家周俊。
1958年毕业时,,但他却力争到边疆云南,1958年到昆明时,,,他被分配到刚成立仅有8人工作的资源植物化学组。从此,几十年如一日,周俊把青春和智慧奉献给了云南的山山水水,为药用植物资源和化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率先在国内系统地开展植物配糖体和植物环肽的研究,四十多年来,对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人参属、重楼属、天麻属、白前属、薯蓣属、乌头及石竹科等若干属100余种植物的三萜、甾体、酚类、环肽、生物碱及配糖体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药用植物的新化学成分500多个,并研究了其植物亲缘系统及地理分布的关系,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申请授权专利30余项。他是最早提出《国产红豆杉植物资源的利用保护的建议》的科学家,此意见为省和国家采纳实施。
周俊发现了18个有应用前景或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若干研究成果如:盾叶薯蓣、秋水仙碱、天麻素、宫血宁已在生产上长期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他还创立了我国唯一的植物化学和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植物化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孙汉董:中国科学院院士 昆明植物研究所
研究五味子20年 分离425个新化合物
著名中药五味子因具有酸、甘、苦、辛、咸五味而得名,小小的果子,在科学家的手里竟能分离鉴定出400多个新化合物。近年来,。
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孙汉董带领着他的团队原创性地发现了系列具有新颖骨架的三萜和降三萜类化合物。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团队对24种国产的五味子科植物开展了其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系统深入研究,分离鉴定了425个新化合物。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团队从五味子属植物中发现了新颖的降三萜类化合物,并命名为“五味子降三萜”,
为什么用20年时间研究一个科的植物,孙老的回答是:搞科研要坐得住冷板凳,哪怕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只要坚持,才可能有所发现,取得成功。
马洪琪: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能澜沧江水电公司
全国20多座标志性水利工程有他功劳
和很多工科男不同,他能说能唱,还打得一手好桥牌,可40岁后,他把所有的爱好都丢了,只留下一个爱好:对云南水利水电事业的热爱。这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马洪琪。
1964年,从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的上海人马洪琪被分配到了云南,满怀豪情却遭遇了人生低谷的十年,这十年,大家只知道水电工人马洪琪。但马洪琪从来没放弃心中的梦想。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接到了去缅甸和喀麦隆援建小水电的任务。1985年年底,6年援外归来,拥有丰富经验的马洪琪被委以重任:担任鲁布革水电站技术处副处长。正是这次任务,拉开了马洪琪和云南水电开发相生相伴大半生的序幕。
1993年,进入第三个10年的马洪琪迎来了第一个大奖。这是他的鲁布革经验在广州抽水蓄能电站的开花结果。工期短、要求高,一个又一个的难题“逼”出了马洪琪的创造性。这一个项目,为他赢得了至少3个奖项。
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始,马洪琪从此马不停蹄地进驻一个又一个大型水电站开发项目,收获一个又一个大奖。在小湾水电站300米级拱坝建设中,他和课题组一起成功攻克了700米工程高边坡稳定技术、坝基岩体开挖卸荷尔蒙松弛处理和高拱坝混凝土温控防裂等关键技术,使电站提前2年建成;在糯扎渡水电站建设中,他和他的团队在多项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实现了土石坝施工质量高标准控制的重大创新,电站提前2年发电……45年的水电开发生涯中,马洪琪这个名字和全国20多座标志性水利工程连在一起,成为这个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军人。
张亚平:中国科学院院士 昆明动物研究所
建立我国最大野生动物DNA库
近日,世界权威学术杂志《分子生物学与进化》刊登了一篇中国科学家的重要论文。这就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张亚平院士团队首次揭示家犬在伴随人类的过程中适应非洲炎热自然环境的遗传机制,为今后非洲人群疟疾研究工作提供重要靶点和参考,这是该研究团队在推动万犬基因组计划发展中取得的又一新成果。
张亚平是地地道道的云南人,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92-1995年初在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协会做博士后研究,1995年回国任研究员,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任《Cell Research》《自然科学进展》《遗传学报》《科学通报》《动物学报》等刊物编委。10多年来,张亚平和他的科研团队,致力于研究动物的进化历史和遗传多样性,在分子水平系统内澄清了一些重要动物类群的进化之谜,建立起我国最大的野生动物DNA库,并先后在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几十篇论文。
他的学术成就具有国际影响,2002年,张亚平荣获第三届国际“生物多样性领导奖”。该奖项是国际上专门针对这一新兴学科领域设立的最高奖项,表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中取得突出贡献的学者。张亚平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亚洲学者,。
昆明发布整理编辑
来源:昆明日报,记者李思娴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袁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