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最新发布的《2018年科学和工程指标报告》显示,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发表科技论文数量最多的国家。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科技研发投资以平均每年增长18%的速度快速增加。在同一时间段内,美国的投资平均只增长了4%。这些数字说明中国科技研发非常重视,这最终可能转化为更大的全球影响力。
尽管我国在全球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年申请的专利数量都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但科技成果却迟迟难以变成反哺经济社会发展的“真金白银”。多少年来,这一直是中国科技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众所周知,科技成果转化有重大意义,是因为它事关企业转型升级、事关区域创新发展、事关国家繁荣昌盛。是因为如果没有成果转化,就不会有嫦娥上天、蛟龙入海,就不会有神威发威、高铁也不会成为靓丽全球的中国名片。
科技成果转化有旺盛需求,是因为数以亿计的各类投资基金渴望高回报的投资项目,数以万计的企业急需高质量的科技成果支撑他们转型升级,数以千计的高校院所存有大量的科技成果亟待转化,数以百计的各类高新区和开发区正在腾笼换鸟,急需好的科技项目落地转化。
任何技术创新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贬值
科技经济两张皮的现象,在全国并不少见。科研院所好不容易做出了成果却难以转化为生产力,辛勤付出难以在收入上有所体现,影响积极性;企业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攥着资金却不知道去找谁,或者产品科技含量在低位徘徊,或者耗费人力物力重复搞研发。创新链上有两个阶段,一是取得发现、成果、专利等,二是组合各种要素加工成为市场接受的产品。前一阶段相对容易,第二个阶段比较难,这就形成了创新孤岛。
这样的结果就导致我国大量科技成果只能养在深“闺”,技术“幼苗”很难长成参天“大树”。然而科技创新总是你追我赶、日新月异的,科技成果如若不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旦新的替代技术出来,就会失去应用的价值,沦为毫无意义的废纸。在技术更新换代不断加快的今天,科技成果的“价值窗口期”非常有限,一旦错过将导致大量科技成果价值的贬值甚至消失。
研究员老唐在2005年左右曾经发明了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球型陶瓷技术。在拿到专利后的前两年时间里,不断有企业主动找上门来商谈转化事宜,但老唐总觉得“自己成果太好,对方出价太低”而拒绝。不幸的是两年后,随着石料切割技术的进步,老唐的专利技术瞬间丧失优势,再也无人问津。
每一项技术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任何技术创新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贬值,所以科技成果产生以后,效率就是第一生产力。任何阻碍延迟技术推广,甚至不把掌握的科技项目信息早一分钟对接到现成相关产业化资源的,都是浪费研发人员的心血。因为利益垄断阻碍科技成果全面推广的更是谋财害命,甚至包括研发者自己。
那么如何减少专利“在睡梦中死去”的悲剧,有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呢?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专业的第三方平台
一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最终产业化、大规模推广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理想的情况考虑,理论研究乃至技术研发,是高校擅长的;从小企业发展壮大成为大企业,是资本和产业擅长的。把技术价值转化为商业价值,应该由新型高校科技成果转移机构来做。可是,现如今大量成果“沉睡”在实验室,成为许多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尴尬。研发搞得有声有色,但在与企业、融资机构谈合作的时候,却经常遭遇谈不拢,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高校院所和科技企业的痛点。
正因如此,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需要专业的第三方平台, 极科网正是这样的平台。极科网通过对行业需求和市场空间的评估,调动八类资源((中小科技创新企业、金融和投资机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产业化机构、地方产业园区、第三方检测机构、媒体和社会公众)参与评测,采取核心技术评审,同类技术PK等方式,筛选出能够产业化的优质项目。
极科网通过以CTIA AI(人工智能评估体系及八位一体资源体系)为基础,进行资源整合,已初步形成了遍布线上、线下的跨界科技资源体系。极科网先后在海南、广西、南京、首尔、纽约、法兰克福等全球20多个地区成立了运营中心。初步形成“一个中心、两张网”体系。
运用“EUHT"技术,2017年12月广州地铁实现全球首次高清视屏实时监控
极科网平台以“增信”为基础,汇集了最顶尖的专家、最优质的项目,以落地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短短一年时间,在与100家地方政府产业园合作的过程中,平台已帮助上百个优质项目成功落地,其中极科网平台优质项目EUHT(超高速无线通信系统)技术已在北京、广州、上海、广西、青岛、海南等地区进行落地,被应用于高铁、地铁、智能交通、智慧工业、偏远山区等多个场景。
未来极科网会打造一个全球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除了目前已经开展等海外业务,2018年极科网将通过资源体系的梳理,在英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设立海外运营中心,直接对国外技术进行转移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