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作为全国教育高地的首都北京,提升农村中小学办学质量是促进首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关键所在。近年来,北京市多措并举促进农村教育内涵式发展,成效显著。本报特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基教一处、北京市教育学会农村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发掘北京经验 提振乡村教育”专题报道,展示北京农村教育改革发展新进展新成果新风貌,讲好北京农村教育故事,传递首都教育声音。
“双减”之下,学生作业总量减少了,学生负担减轻了。对于学校、教师来说,作业布置需要更多思考,需要更加精心设计。作业要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能够锤炼学生意志品质。所以,延庆区各学校作业形式更加多样化。
同学们通过教师讲解、观看视频,对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这一史实有了基本了解。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刻的体会张骞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与开辟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师生共同创作了情景剧脚本,并将它排练成为一部情景剧。在情景剧的表演中孩子们对课堂内容有了更加生动的理解,使历史课程变的更加有温度。
老师所布置的作业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观察、记录、查资料、写感受……本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写观察日记”,主要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还可以写写观察的过程,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心情。老师们在课前让学生种大蒜,泡黄豆,按要求进行记录,整理观察日记,在小组内分享。评一评,谁观察得细致,内容记得准确。此项作业的布置为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培养服务,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及语文素养。
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千家店中心小学开心农场,培养他们的劳动能力。每年春耕时节,班主任制定本学年的种植方案,按班级划分出种植的品种,按照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让他们从家中带来种子、秧苗,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孩子们自己的翻土,自己播种,自己施肥、浇水、除草。果实成熟了,孩子们走进小园采摘。一部分蔬菜,如黄瓜、西红柿、玉米带到食堂,由食堂做出美味的食品,这时他们吃的是最香的。如胡萝卜、白萝卜,孩子们带回家,和家长一起动手制作食物,有的孩子炸丸子,有的孩子拌凉菜,和家长一起品尝。
1、先准备好材料。特别注意的是主材料的选用,最好选用平板的钢化膜,比较大,而且也比较好切割。2、画好尺寸。顶部1厘米,底部6厘米,高度是9.5厘米。要先画一个十字,这样才好确定中间位置。3、把准备好的主材料,放在纸上,然后照着线条刻出痕迹。4、顺着刻好的印记,把材料刻出画好的形状。5、现在用胶水粘合固定好的3D投影仪,之所以用胶水儿,是因为胶布粘合总是会有缝隙,而且会遮住一部分,用鞋类专用胶填充缝隙效果更好。6、到视频网站去搜,3D投影仪视频素材。
作业的背后,是学校“双减”之后的理念变化,各学校学科组、教研组进行详细策划,为学生设计科学有效的作业。
深化作业改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以作业改革来撬动课程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作业不仅具有巩固知识、了解学情、诊断评价等功能,更是一种学习习惯、态度、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育人功能。延庆二小利用每班一个作业角,用于每日作业公示;统一设计印制了“学生每日记事本”,不仅有每日作业的记录、时间的统筹,还包括“家校联系卡”“每日收获”两个栏目,促进了家校沟通和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校要求各学科备课组长在作业设计时做到:目标明确、类型多样、难度分层、结构合理、批改及时、反馈精准。精编课时作业设计与教师备课有机融合,达成教、学、评一致;与课时任务单有机融合,达到作业与学习探究的相辅相成。同时,要关注作业的分层性、多样性和育人价值。
设计合理,还要巧妙实施。学校将课时作业纳入课堂对环节目标进行评价检测,及时得知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段情况,学校对答疑辅导的时间、内容、督导进行全面的规划和统筹,注重“三研三实”,即:研究时间,错峰重实际;研究内容,分类提实效;研究常规,督导保实施。
大庄科中心小学始建于1951年,是一所深山区寄宿制中心小学。面对“双减”政策,学校努力进行提质增效,打造精品课程、深化作业改革、创新体育形式、全面落实“自主自育”,打造慈爱、和谐、团结、进取的教师队伍,培养孝亲、感恩、阳光、快乐的少年儿童。
学校针对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精心设计高效作业作为教学研究的重点。每周进行交流分享。邀请特级教师定期针对作业设计进行示范培训。教师设计ABC难度不同的菜单作业供学生选择,确保不同学业基础的学生吃得饱、吃得好。
1.在严格落实作业要求的基础上丰富作业类型
(2)每日40分钟答疑辅导作业:组织教师开发符合作业总量和提高作业质量的能够体现自主、分层、多元的ABC分层作业。A类强化基础性;B类强化巩固性、综合性;C类强化开放性、实践性。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不同的要求完成,让孩子学生自主选择(每个层面的有多个题目时学生也可以3选2,或2选1)。分低年级学段和中高两个学段分别实施。低年级实施趣味作业套餐:A类小星光餐;B类月牙儿餐;C类阳光餐。中高年级A类基础题;B类综合性题;C类开放性题。可以单选ABC,也可以AB、BC组合着选择。调动学有余力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兼顾基础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吃饱”,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都能“吃好”。
(4)“任务驱动式”的月实践作业:每月一次“红星”志愿服务的实践活动(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讲故事、表演节目,弘扬慈孝文化;争当各村垃圾分类的小宣传员);师生参与大庄科乡举办的合唱节、邻里节等活动,并表演革命舞剧。
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性评价,每周对孩子们的表现进行评价,表彰,每月进行一次总结评比,通过过程性评价开展“雏鹰争章”活动,每学期评选出孝心之星,学校新时代好少年。
延庆区十一中学是半寄宿制学校,生源涵盖城、川、山和京外务工人员子女,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面对“双减”要求和学生实际,学校理性客观地筛选甄别学生负担的“真”“假”“虚”“实”,诊断问题对症下药,保持定力固化成果,自信科学高品质地推进“双减”落地。学校深化作业改革。
作业不仅具有巩固知识、了解学情、诊断评价等功能,更是一种学习习惯、态度、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育人功能。学校利用每班一个作业角,用于每日作业公示。学校要求各学科备课组长在作业设计时做到:目标明确、类型多样、难度分层、结构合理、批改及时、反馈精准。精编课时作业设计与教师备课有机融合,达成教、学、评一致,达到作业与学习探究的相辅相成。同时,要关注作业的分层性、多样性和育人价值。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