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以来,各地新冠肺炎疫情又呈散发态势,防控任务十分艰巨。天全县各校园严格按照要求,及时进行安排部署,紧盯疫情防控关键期,织密筑牢师生及共同居住人员的去向、旅居史排查、红黄码排查防线,严把校门关、校园消杀、宣传引导等关键环节,坚决筑牢学校疫情防控屏障。
“您好,请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并扫描场所码。”来到天全中学,记者在学校门口见到这样一幕。只要有人员进入天全中学,第一件事就是要配合做好测温、扫码、亮码和登记,只有体温正常、两码均为绿码、做好登记之后,方能被同意入校。像这样的进校流程,在全县各学校中,已经成为常态。
据天全中学相关负责人介绍,测温,是校园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屏障。学校严格实行校园封闭式管理,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园,确需要进入校园人员,严格落实“亮码、扫码、验码、测温、登记、正确佩戴口罩、一米线等措施,把好“入校第一关”。
进入校园后,学校还采取多种举措,在“防”字上下功夫。早上7点10分,班主任采取测量体温、询问、观察等方式,对本班学生身体健康情况进行检查,并把晨检纸质报表填写好并签名后,在上午10:00前交到校医务室。像这样的测量,每天早中晚会分别进行一次,将检测体温有异常的同学,则立即马上送到医务室进行再次测温,若仍异常,会由医务室将学生送到相应的医院进行检测或治疗。
除此之外,学校还坚持做好“两消杀、三通风”工作。每天都有专人提前将消毒液按比例配好,对班级的各个角落进行消杀,用酒精擦拭门把手、讲台等重点区域,并开窗通风,做好消杀记录。每天中午放学、晚上放学各消杀一次,早上、中午、下午要开窗通风保证学生们在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中上课。
学校十分重视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按照各级疫情防控要求,对学校环境进行定期消杀,对师生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同时,学校放月假的时候们也会要求师生尽量不出市,非要出市的,一定要报备,回来后还要提供核酸检测报告,确保零误差、零隐瞒,全力保障学生在校期间身体健康、生命安全。
目前,测温、消杀等工作已经成为全县各学校每天都要进行的常规操作。同时,各校还注重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日常点滴中做好防护。早上8点,在天全县第一幼儿园门口,学生们间隔一米,列队整齐,有序通过医用红外线测温门进入学校。校园内,“七步洗手法”张贴在校园各个水池的显著位置,每隔两三个水龙头,便放置有一瓶洗手液。
老师教过我们,预防新冠肺炎要勤测温、勤洗手,少去人多的地方,规范佩戴口罩、咳嗽的时候要捂住口鼻。
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幼儿园的小朋友自主防疫意识比较欠缺。于是,学校通过加强家校联系,将疫情防控相关政策、知识,定期通过微信群、家校通等向家长传达,让学校和家庭共同呵护小朋友们的健康。
我们每天来接送娃娃,都能感受到幼儿园的疫情防控工作做的相当规范和到位。首先家长和娃娃都必须佩戴口罩,而且还要保持一米的间隔距离,早上进入班级前,还要在门口进行晨检。娃娃在学校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防疫知识,把孩子交到学校,我们很放心。
疫情防控,学校是关键。只有多方发力、多措并举,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从严从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才能筑牢校园疫情防控网,为学生的校园学习保驾护航。对此,天全县教育局还对全县学校提出责任压实到位、宣传引导到位、校门管控到位、人员摸排到位、疫苗接种到位、物资保障到位、应急演练到位、督导检查到位的“八到位”要求,进一步夯实疫情防控壁垒,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以最严格的要求,将疫情“堵”在校园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