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课堂45分钟,是同学们在学习中掌握、理解、增长和接受知识的重要环节和途径。但有的同学却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听课对于一个学生的重要性,所以,上课的时候思想总爱开小差,或者听课不得要领,抓不住课堂的重点或者是一个人孤芳自赏,不愿意思考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等。
其实,这些现象都是同学们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它严重影响了听讲的效果,如果学生不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
所以,课堂听课的时候,一定要跟上老师的思路和步伐,多跟老师互动交流,掌握一定的技巧,从而养成良好的听课和学习习惯。
我在学习上的最大心得就是聚精会神地抓好课堂的听课。因为在课堂上老师讲的一般都是重点、难点内容,这一点要绝对相信老师,听课时一定要跟上老师的节奏。
虽然有时老师给出的答案未必完全正确,但你必须首先接受,然后在自己的知识消化中再去具体分析、接受。所以,听课时决不能“一心二用”,更不能溜号、走神。
因此,我们常常听到一句俗话,叫作“一心不能二用”。其实,这句话中的“心”,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注意”,而在这句话中是指“注意的分配”。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当闹钟铃响的时候,要求被试者指出闹钟不停转动的指针所指向的位置,结果,谁也说不清楚。这个实验说明,看清指针的位置和听清铃响这两件事是不容易同时办到的,也就是说,人不能同时注意两件事。
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因为注意是一种全身状态,这正像一盘棋只能有一个相局而不能同时有两个布局是一样的道理。因此,我们不能同时进行两种以上的认识活动,或者说注意是不能分配的。
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又能看到一些注意可以分配的现象。比如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可以-边听讲一边做笔记,这又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我们对本国语言的规律已经掌握得十分熟练,句话里的词用不着全部听到就可以理解,而有些词属于多余信息,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在在做笔记的同时又做到专心听讲。
再如,老师经常提醒学生注意力要集中,因为注意力集中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必要前提,也是一种宝贵的心理品质。但是老师却一边上课,边还观察同学是否注意听讲。他怎么就能一心二用呢?
那是因为老师对教材十分熟悉,教材已不那么要求他注意力集中了,所以,他可以抽出一部分注意力观察学生,这就叫注意力的分配。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需要这种注意力的分配。比如乐队指挥,一边按节拍指挥,一边注意听各种 乐器的音响效果;驾驶员眼观前方,手脚还能操作;有人面蹬自行车,一面和人交谈时,这种分配有主有从,大多都是在某一活动相当熟练的情况下,以至不需要过多地注意,这个时候,人的注意才能分配到其他活动上。
同样的道理,当有人在刚开始学开车的时候,别说同别人谈话,就是连眼睛也不敢往别处看一看。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同时做两件事,其中间中间熟悉,那么就可以腾出些精力做另一件事。如果对两件事都比较熟悉,也就是说两件事对我们都有多余信息,那么就可以一会儿注意这个、一会儿注意那个,即通过轮换注意的方法来兼顾两者。
美国密歌根大学心理学和神经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只有在持续不间断地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最佳功能。研究人员说,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不具备同时处理多项工作的能力,只是致使率和准确率都可能会大大下降。
研究人员在实验中让志愿者在同一时间内一边辨认图形,一边做数学运算。结果发现,由于人的大脑在两项任务间不断转换,因此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同时从事两项工作比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要多花费50%的时间。
在另一项实验中,志愿者一边听复杂的句子,一边辨认几何图形,这两项任务由大脑的不同部位处理。结果导致两个部位都不能进入最佳状态。
人的大脑活动具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即在同一瞬间大脑活动的神经中枢活动中心只能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方向(某事物、某一活动或某一个人)上。在学习的过程中,凡是集中于某方向的时间越长,收获就越大,这指的就是一心不能二用的规律。
专心致志是学生必须养成的最基本的学习习惯。一般人不可能同时高质量地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所谓“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如果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经常精神溜号,甚至做些与学习毫不相干的事;自习课时经常沉迷于空想,或者东翻西看,浪费时间;做作业或复习的时候,经常做些小动作,一边听歌一边写文章、算题,这肯定达不到高效率的学习的效果。
读者朋友,您对课堂听课的重要性怎样看?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高见!如果您支持本文观点,请您对本文给予点赞、推荐、转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