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现在的孩子为什么缺乏幸福感?

以明日虚幻的所谓幸福给今日的学生不断加压,逼迫学生作出现实的付出,丢失的是花样年华的好奇、快乐,青涩少年的美梦、猎奇,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的壮志豪情与无限活力。

可能千人千理解,万人万体会。它既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切切实实地存在于人的身上、人的心中。

古往今来,志士仁人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己的无上幸福,这就把幸福提升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高度来体验、来考量。

有的人物欲无穷,对金钱顶礼膜拜,追求财富的超速积累,过声色犬马的生活,认为这就是享受生活,这就是幸福。对这些林林总总的认识与做法,暂不作评判,不进行讨论。

我们办学者、执教者着力要思考的是,如何让我们的中小学生在求学期间能真切地感受幸福、享受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

中小学生对幸福的要求应该说是不高的。他们只要感到自己做的事有意义,有成就感,受到尊重,得到肯定,就会身心愉悦、舒服痛快、幸福温暖。有了这种感受,必然精神振奋、意气风发,笑对学习和人生。然而现实状况是,其中不少孩子表现出的是身体疲惫、心情压抑、求知欲望不强烈。

只要说到现在的生活比我们那时不知幸福多少时,常会听到这样一句意想不到的话:“那时你们不过穷一点罢了,你们知道我心里多苦,那个压力大啊!”这样的话出自十三四岁或十六七岁孩子的口,真是令人心酸。

生活确实幸福,学生既无缺衣少食之苦,求学的物质条件更是优越得前所未有,为什么会觉得“心苦”而缺失幸福感呢?

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过重的压力无疑是共同的因素。学生求学必有压力,但这种压力应该是适度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过重的压力必然导致学生不能承受之累、不可承受之苦。我们不禁要问,过重的压力来自何方?

这些目标基本不是孩子少年立志所追求的,而是家长根据社会上流行的、时尚的,各种各样的“参照物”确立的。各种各样的学科要拔尖,各种各样的才艺要掌握,各种各样竞赛的不能错过,各种各样的奖状、证书要囊括为己有……

五花八门的功利都往小小生命上堆,怎一个累字了得!家长也无奈,如此这般的做法,近则为孩子进名校打造敲门砖,远则期望他们将来当什么“官”,做什么“领”,成什么“款”。一言以蔽之,成为“不一般”的人,有权有势有钱,当然也就有“幸福”。

以明日虚幻的所谓幸福给今日的学生不断加压,逼迫学生作出现实的付出,这种得不偿失还不仅仅是时间叠加、载重数量的机械运算,

丢失的更是花样年华的好奇、快乐,青涩少年的美梦、猎奇,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的壮志豪情与无限活力。

任何人只有一个童年、一个少年、一个青年时代,“逝者如斯夫”,流逝的岁月永远不可能返回。用成人的主观愿望构架孩子的人生,看似为他们造福,实质却是画地为牢,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发展、蓬勃生长。青少年时期极其可贵的率真、幼稚、粗糙、勇敢、探究、纯情、惬意、欢乐在功利色彩笼罩下不断地被消解。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独一无二的,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不足。

且不说别的,单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工作者而言,不仅不陌生,且深知其科学价值。

然而,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总是以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教育对象。不是教育的多样性适应于引导各具特点的学生,而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种种做法均一刀切、标准化。

淡化的是“人”,信奉的是“分”。当“分”被作为图腾般膜拜时,许多学生在分数面前常常处于失败者的地位,学习乐趣无情地被人为打掉,丢失了求知的成就感,又何言幸福?

一位在国外工作了8年的博士说了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情:一名中国学生和一名外国学生同在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求学,一次考试,同获97分。外国孩子返回家中,全家欢呼雀跃,父母认为孩子是天才,了不起;而中国孩子回到家中陈述成绩时,遭遇到的却是父母的铁板面孔,继而是父亲的严厉质问:“还有3分到哪里去了?”带给孩子的是恐惧、失败、沮丧。

这个事例很有典型性,后面这名学生的遭遇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也是屡见不鲜的。97分的高分尚且如此,更不用说80分、70分、60分,甚至不及格了。学生失败沮丧的心情如影随形,能有什么幸福感可言?以学生的心智和能力,很难有坚强的意志把这种阴影驱赶走。

家长也好,教师也好,要真正学会换位思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梦想与追求,学习上有这样那样的需求乃至闪失,这些都应该被理解、体贴和宽容,家长和教师应该满腔热情地给予因势利导、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