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9分经典教育电影,也许换种教育方式就可以改变孩子的人生

教育的职能并非只限定于让受教育者得到世俗的成功,还包含“育人”。功利性的教育并不能让受教育者成为人,但倾听的教育可以。荣获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的美国电影《心灵捕手》为观众讲述了一次“育人的教育”。电影中一个惹是生非的天才少年,在一位心理医生“育人”教育的教导下,内心不再迷茫并找到内心的方向。

电影中的主人公威尔,从小是孤儿,在不同的寄养家庭中长大。因为从小父母的缺失和被寄养家庭虐待的经历,长大后的威尔叛逆,敏感,缺乏安全感。他没有远大的目标,整天跟一帮朋友鬼混,浑浑噩噩过日子。

但同时,威尔却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青年。他虽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他却有着惊人的天赋,读了许多的书。麻省理工学院著名数学教授蓝勃在课堂上布置给学生的难题,被当时在该学校做清洁工的威尔轻易解开。

蓝勃在发现威尔的才能后,立刻找寻并调查了他。蓝勃在查明威尔的身世后,决定让这个天才青年重归正轨。于是蓝勃保释了因偷窃、斗殴等罪被关进少年观护所的威尔,并给他提出了两项要求:每周协助蓝勃他进行数学工作和定期接受心理治疗。

在数学工作上,威尔发挥着自己的才能。可是在心理治疗期间,威尔表现了极不配合的态度,他利用自己的才智将每个心理医生都狠狠地愚弄了一番,以至于没人愿意继续为威尔治疗。

这让蓝勃既无奈又生气,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大学舍友——一个不太成功的心理辅导专家桑恩。

桑恩的想法与学界主流格格不入,又因痛失爱妻,很长时间他都一蹶不振,事业也没有起色。但正是因为这段经历,让他更愿意去倾听威尔的声音,而在得知威尔曾经的经历后,他下决心要把这个孩子从泥潭中带出来,因为他知道像威尔这样一个看似离经叛道的孩子,只是在用盔甲保护自己受伤的内心,如果不帮他一把,他只会迎来自我毁灭。所以即使在第一次心理咨询时,威尔看到桑恩的画,用心理分析的方式诋毁他的妻子并惹怒了他,桑恩也仍然坚持要进行下一次心理咨询。

在一次次的面谈中,威尔逐渐向桑恩打开了心扉,两人由最初的对峙转化成互相启发的友谊,威尔由此走出了孤独的阴影,实现自我。

电影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蓝勃和一众心理医生为一派,但是他们打着“为了你好”的旗号把自己的理念强行灌输给受教育方,这类理念与做法将受教育者物化,忽视了人性的教育。

桑恩的理念与做法则代表着另外一派,他没有使用大量的理论性治疗与夸夸其谈的大道理。他的做法是在倾听与交谈之中,探寻隐藏在众多标签下威尔的真正人格。

哪种教育方法能在人的培养上起到作用是不辩自明的,正如威尔接受了桑恩的做法一样,对于威尔来说,他已经经历了太多蓝勃式的教育方法,他经历了家庭暴力虐待、警察的训诫、法官的蔑视,他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想用不由分说的方式让他“不要做......,应该做......”。而蓝勃式的教育方法让本身就叛逆不羁的威尔更加叛逆。

威尔的朋友曾经被一个哈佛学生用学历羞辱,威尔则出面用自己掌握的大量知识怼得那个哈佛学生哑口无言,最后灰溜溜地逃走。这不光代表着他为朋友出面的义气,还象征了他对于那类趾高气昂的人的不屑。

但威尔本身并非是个不可理喻的人,他在擅自解答蓝勃留下的题被发现时的第一反应是道歉,他也会在自己由于自己咄咄逼人的态度使人受伤的时候内疚。但是很少有人看到他这点特质,人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他“坏孩子”的标签,所以先入为主,对他用教训的口吻进行教育。

在威尔之前的人生中,没有人让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也没人为他做指导,告诉他该怎么度过自己的人生。威尔获取知识与指导的途径均来自于书本和底层的社区。这两种风格迥异的途径造成威尔价值观的割裂,因此他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桑恩则采用了与高压式教育相反的教育方法,在桑恩出场时,他就在课堂上就告诉学生,心理治疗应在对方打开心扉的时候进行。

桑恩和威尔一样,厌恶那种说教式的教育,所以他更多以平等的方式为威尔提供指导意见,他会告诉威尔他身上的问题。但总体上,他会把说话的主动权交给威尔,他可以为了让威尔吐露自己的心声而整整一次心理咨询一个字不说,只等威尔开口。因为他知道,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在于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事物。但很多人在教育的过程中,将教育的一部分职能剥离,将教育的目的定位为能让受教育者取得世俗性成功。

在这类教育中,使得受教育者在教育中异化,在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中,人的本质被拉到更趋近于成为社会架构中的一个零件的位置。这类教育比起自我追求的是人身上具有的价值。而“成功”则是这类教育的目标。

教育的拉丁语语源是EDUCARE,意为“引出”。在影片中,蓝勃和桑恩两人都践行了“引出”这一行为。但蓝勃想要引出的是人的天赋,桑恩想要引出的是人的内心所向。

电影中一幕是桑恩和蓝勃为了威尔的前途争吵。蓝勃为威尔提供了很体面的工作,认为威尔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这样才能成功。而桑恩则表示威尔并不喜欢这些工作,应该让威尔找到自己内心希望做的事才是能让威尔从内心的困境中解脱出来的方法。

两者在教育理念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而造成分歧的则是两人教育目的截然相反。

蓝勃对此解释道,他希望威尔能替他完成那些他完成不了的数学造诣,蓝勃在乎的还是自己。这样的想法自然会让敏感的威尔无法信任。

而桑恩的个人故事就像威尔的隐喻,他们同样经过一段人生中巨大的挫折,同样讨厌趾高气昂的人,同样被人当作是“失败者”。与蓝勃不同的是,桑恩是站在威尔的角度,使用移情的方法感受威尔的情感。

桑恩在一次心理咨询时,告诉威尔,自己曾为了和一个女孩约会,断然放弃了去现场看一场被载入史册的棒球比赛。威尔开始还不解桑恩为什么做出如此抉择。而桑恩告诉他,这是出于他内心的选择,他从没有后悔过,因为这个女孩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

桑恩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如何让一个人更好地去为了自己喜欢的事而努力。桑恩正是坚持这样的目的,才能打破封闭威尔内心的坚冰。但同样是因为这个目的,他也会把不敢承认内心抉择而撒谎的威尔赶出心理咨询室。在他看来,教育需要“以人为本”,封闭内心的教育和制造机器毫无区别。

两个人分别基于不同的教育目的,一个是让受教育者成为人,另一个是让受教育者成为“成功者”。但正如前文所提,教育的拉丁语含义是“引出”,而在不考虑受教育者的想法的教育,是在“拽出”。

“拽出”式的教育也许能暂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但对于培养优秀的“人”来说可能收效甚微。桑恩对威尔的心理教育,让威尔摆脱迷茫的困境,找到自己心里想要的东西,而有了这个动力后,威尔更好地珍视未来的生活。这对于一个人来说,也许就够了。

这部电影提到了一个教育问题,那就是哪种方法更有利于受教育者成为“人”,以及当教育者面对一个受教育者时,需要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受教育者。桑恩给了我们一份很好的答案。教育需要从人心出发,倾听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想法,才算达到“育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