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校长是谁?他43岁当选院士

据教育部官网消息,11月19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中山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免决定,高松任中山大学校长(副部长级),罗俊不再担任中山大学校长职务。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小新,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田学军,广东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张义珍出席大会并讲话。

一提起高松,很多人对他的印象是低调务实、温和儒雅。

高松于1964年2月出生,籍贯安徽省泗县,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2013年9月起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2018年4月起担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半年后南下广东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

但在科学界,高松并不“低调”,年仅43岁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院士,是全国少数顶尖学者,足见其科研成果亮眼。

高松还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曾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以第一完成人和第二完成人3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作为一名科学家,高松的研究领域颇为高深:配位化学和分子磁性。在微观世界里,高松收获一个个大成果,比如率先报道世界上第一例同自旋单链磁体,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GLAUBER教授早在1963年提出的一维ISING链动力学理论模型以分子实物的形式第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自2016年至2020年底,北京大学在“双一流”首轮建设期间获批20个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含延续资助项目),为全国最多。其中,高松带领团队开展“分子固体的磁性及相关物理和化学性质研究(延续资助)”,在稀土分子固体磁/光/电性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原创性突破,在分子固体磁量子态调控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

高松是出色的科学家,也是一流大学的“治理者”。

2019年5月,高松正式发布《“新工科”F计划》,提出打造面向未来的新工科建设“升级版”,培养具有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三力”的“三创型”人才。

同年7月,高松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发表论文《实施“新工科F计划”,培养工科领军人才》,进一步阐释“新工科”建设,以确立工科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构建工科专业的新结构,完善工科人才培养的新体系。

面对未来世界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什么样的人才可能引领未来呢?

高松在思考之后,给出了答案:只有拥有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的人,才能在未来的不确定性中找到前行的方向。因此,他将“新工科建设F计划”归纳为如下公式:F(P)=PL×PT×PA。

其中,F(FUTURE),代表未来。学校应倡导“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要努力把每个学生培养成能够引领未来的人。

PL(POWER OF LEARNING),代表学习力。通过构建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教学体系,建设能够激发学生学术志趣的教材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PT(POWER OF THINKING),代表思想力。通过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打造专兼结合、有思想力的师资体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PA(POWER OF ACTION),代表行动力。通过探索多维培养路径,构建学习与实践共同体,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探索已有世界或创造未有世界的行动能力。

“‘新工科’建设首先要打破学科壁垒,构建一个多学科交叉、开放融合的学科专业平台,引导学生培养跨学科思维,帮他们练就在多学科空间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松说。

中大是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文、理、医学科实力雄厚,但工科一直是短板。补齐工科短板,是中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点。

前不久,国务院学位委员发布的2020年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显示,中大新增核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学位点,系统科学、测绘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学位点。

很多人也在期待,中大如何加速冲击世界一流大学?高松将为中大带来什么?

高松长期在北京大学工作,熟悉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对一流大学建设有深入的思考和实践。

北京大学建校119周年时,高松以“培养引领未来的人”为题演讲,勾勒出他对大学人才培养的理解。

他说,大学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一生奠定基础: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学会独立思考、分析判断、清晰表达、合作沟通、实践创新,学会担当负责,学会在未来生活中想要学习掌握任何事物的能力。

2019年接受南方日报、南方+专访时,高松透露,在担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和副校长之后他就一直在思考,大学特别是中国的研究型大学,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

“大学在校师生直接对于新思想和科学技术的创造性贡献,包括产学研的成果,是大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贡献。其实,大学对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贡献是间接的——她培养的高水平创造型人才,通过他们贡献于社会。”高松说。

他还说,中国的研究型大学,就是要培养出在世界上更具竞争力和创造力的人才,既能传承文明,又能引领未来,贡献于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

1981年至1985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本科生;1985年至1988年,北京大学化学系硕士研究生;1988年至1991年,北京大学化学系博士研究生。1988年至今,先后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助教,讲师(1990),副教授(1992),教授(1999),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2)。1995年至1997年,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无机化学研究所访问研究;1998年至1999年,作为求槎学者,在香港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11年,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教授。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院士,同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3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配位化学与分子磁性,2013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6年以第一完成人、2011年和2019年分别以第四和第二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历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2000年4月—2002年5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2002年5月—2006年6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2006年6月—2010年11月)。2012年6月起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2013年4月至2013年9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教务长。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教务长。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教务长和研究生院院长。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教务长。2018年4月至10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兼任教务长。2016年5月至今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