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由于不是全国统一的大型考试,在每年考试季来临时,总是会被高考遮住全部风头,各类热门话题都在争相讨论与高考相关的故事。
但是这并不是说中考就不重要了,毕竟过不了中考就没法上高中,能不能参加高考都成了未知数。
特别是中考在经过不断的变化后,升学率已经变成了5:5。也就是说有一半的初中生都会被分流去技术类院校,失去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
作为参考,在天津这样的省市,该地区的高考本科录取率都达到了70%以上了。在不知不觉间,中考已经成为了一个“拦路虎”,不是大家说上就可以上的了。
针对这个问题,各路专家和学者们都提出过很多意见,像是“12年义务教育”等方式,主要就是想要解决“中考”这个大问题。如今携程集团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的梁建章也发表了他的看法。
在他的看法中,中考这样过早地进行分流是不太合适的,会造成教育竞争的激烈发展,让学生和家长压力过大。
所以他认为应该“取消中考,淡化高考”,以大学的一些成就和能力测试成绩来作为日后竞争的主要依据。
对于4年能否完成学业的问题,他也有自己的想法,认为高三和初三其实主要就是复习学习,如果提升整体的教育速度,其实是可以在4年完成学业的。
在他的设想中,16岁上大学,如果不是特殊学科的话,在20岁时就可以毕业,读研也不过22岁就会完成学业,比以往的方式提早了两年。
虽然只是两年的时间,但是他认为人的精力旺盛时期就在20多,如果早一些开始工作就会得到充分利用,收获和创造的价值也会更多。
在他看来如果缩短学制,提升教学速度,学生未来的升职和创业机会都会更多、更顺利,而且女性也不容易受到年龄的困扰,就业和家庭都更有优势。
可以说,他的设想还是很“诱人”的,听起来好似也很有道理,但是和九年义务教育+中考相比,他的计划有实践可能吗?
在目前的发展中来说,教育部门是没有任何学制变动计划的。但是一直以来也不断有相关的“谣言”。所以也希望家长们不要轻信,是要根据官方的正式通知为准。
不过关于“取消中考”的可能性,其实能够探讨的方面也有很多,大家可以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
虽然说初三和高三是一个复习阶段,但是这是留给知识融会贯通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查缺补漏,不然就很容易在考试中掉链子。
而且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都不一样,好学生们也许可以跟上进度,但是对于普通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式进度会有些快,让人难以适应。
如果将教育学制进行改变,整个教育方面都会受到影响。首先,老师们的数量会受到影响,学制的减少会造成各年级老师之间的重新分配,对于还在在职和师范院校的学生们影响都很大。
而且课本和教学进度一定都会发生改变,需要重新编纂,这个可是一个大工程,短时间内未经尝试是无法实现的。
其次,教育经费的压力很大,这4年的中学到底是不是义务教育,又或者是要怎么收费等,都是急需面对的问题。
并且中考的作用就是分流,在此基础上高中、大学的数量和师资才满足了需求。如果大量的学生需要进行高中部分的教育,学校等各类建设都会受到短缺影响。
特别是对于一些贫困偏远的地区,基础的教育建设都费劲,如果合并各类师资都是问题。如果盲目地开始扩张,很有可能就无法保证教学的质量,最终影响孩子们的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中考的模式既然可以实行这么多年,那它自然是经过了多重的考量,是最适合当下我国教育发展规律的方式,不是随便改变都可以的。
梁建章的建议和很多专家一样,听起来都不错,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上难度太高,在未来可能实现,但是绝对不是当下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