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乡村儿童学会写诗:夜晚的天空像是摔进了墨水瓶中染成了黑色

11月20日,是世界儿童日。不同于很多人熟知的六一国际儿童节,世界儿童日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旨在唤起全世界进一步倾听儿童呼声,关心儿童权利,并尤其关注弱势与困境儿童。长期、持续地从艺术、文学、心理等层面全方位关注并守护乡村儿童梦想,则能让更多孩子获得平等、机会、尊重和希望。

麻城市乘马岗镇院子中心小学的甜甜与同龄孩子喜欢扎堆玩闹、聊天不同,课堂上,甜甜尽力地保持安静,课后的班级活动,她也决不出头,总是站在同学们身后,不远不近的观望。而这份安静的目的,像是要将自己藏在同学中,变得不那么显眼。

学校的姜老师曾在课后试着跟甜甜聊天沟通,希望鼓励她打开自己,多与大家交流。但甜甜回望她的眼神却盛满了胆怯与紧张,嚅嗫着蹦出几句简单的回答,便不再说话。“想让这个孩子多说些话,难哦。”任课老师互相交流时,对甜甜的感慨总绕不过这句话。但在甜甜的作文里,姜老师发现,少言少语的她,心思细腻敏感,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能力其实非常优秀。平时,父亲外出打工,一年难得见上几次,都是爷爷奶奶在家陪伴她成长,她喜欢听爷爷讲先辈们文韬武略的故事,向往着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有所作为;她心疼奶奶操持家务的辛劳,希望自己可以快些长大,帮上更多的忙。2019年,院子小学未来合唱团在“芭莎·课后一小时”美育公益项目与校内兴趣小组的双重支持下正式诞生,一向鲜少参与集体活动的甜甜竟主动报名。

很少有人知道,不爱说话的她其实是个喜爱音乐又颇具天分的小戏迷。甜甜喜欢放学回家后跟奶奶一起听上几段黄梅戏。祖孙俩依偎在电视机前,甜甜一边专注地听、一边在心里默默地学,不时还会模仿戏曲演员的身段,给奶奶表演几段逗趣。更令人意外的是甜甜的嗓音婉转清澈,穿透力很强,唱起歌来非常动听,参加合唱团的排练活动中,她也从扭捏着不敢上台的小学童,渐渐变得大方开朗起来。每当音乐响起,学校的徐老师发现,甜甜不再封闭自我、压抑着情绪,她全身心地沉浸在乐声中,身体随着节拍自然摆动。演唱时,她还会与指挥老师进行眼神互动,全没有了刚训练时拘谨僵硬的模样。 刚刚落幕的2021年“时尚芭莎慈善晚宴”活动现场,陈伟霆和甜甜开场秀共同带来一首《虫儿飞》,天真无邪、充满想象的经典歌曲,旋律温暖而动人心弦。纯净的童声响起,打动了现场所有人的心。

如今,看到落落大方,会在课堂上笑着为大家领读课文的甜甜,姜老师对她的担忧一扫而光:“曾经,看到甜甜那么不爱说话,我们老师心急得很。很多留守儿童的内心都是敏感而脆弱的,总担心被抛弃、被孤立,埋头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中不愿走出来。但通过唱歌,甜甜将心中的感情释放出来,更找到了自己所喜欢的事,那些不开心的过往,慢慢地被抚平了。她感受到爱与快乐,也就拥有了治愈自己的力量。她还希望,自己能将对音乐的喜爱继续坚持下去,不仅要唱歌,更要掌握多种乐器,因为“既可以自己唱,也可以给朋友们伴奏,我跟大家有得玩”。

贵州省黔西县谷里镇大水小学的成成性格开朗外向,每节“芭莎·课后一小时”诗歌课,他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什么都可以是诗,什么都可以拿来写诗。在成成笔下,天上的月、山间的风、路边跑过的小狗、隔壁家的“熊孩子”,生命中每个与他发生交集的瞬间,都可以用诗歌记录。而写诗中最令他快乐的时刻,莫过于在诗歌课堂上,将老师评选为优秀的小诗,自豪地分享出来。

曾经,成成是个爱玩闹、做事马虎又不喜欢学习的捣蛋鬼。成成的父母外出务工,家中仅有爷爷奶奶每天陪伴着他,家校沟通的缺位,让家长很难理解孩子内心所想。

直到有一天,成成与诗歌课相遇了。第一节诗歌课,成成竟是班里第一位主动要求上台读诗的孩子——这可能是他首次在全班同学面前做学习展示,因为那捧着诗歌读本的小手,还因为紧张微微发抖。但站在讲台前的成成,又是那么大方、自信,尽管语句短小,措辞直白简单,他还是自豪地将它分享给全体同学。在同学们的掌声与惊讶中,王老师看到,素来大大咧咧的成成,小脸激动得发红。得到肯定的成成仿佛推开了新世界大门,在游戏、动画之外,找到了可以朝夕相伴的爱好——写诗。

有人在诗歌中找到了美,有人在诗歌中找到了梦,有人则在诗歌中悄悄长大,成为彼时期待的模样。成长路上,迷茫总会同心灵相伴,但终究会有一盏领航灯亮起,驱散迷雾,以温暖相伴,将不懈前进的人儿领向梦想的彼岸。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三义小学是一所公立的寄宿制完全小学,学校内的孩子大多来自三义村,其中隔代抚养的留守儿童不在少数。内向、脆弱、不善表达,是学校的老师对于很多孩子的印象。因为缺乏美育教学资源,美术课被上成自修课,或者老师们只能布置孩子们自己画一张画,好多孩子一直到小学六年级,还是画不出一张像样的彩色图画。

直到2018年,“芭莎·课后一小时”来到了三义小学,直播课、录播课、全新的一体化教室,丰富的图书和教学资源接连被送来。孩子们的画,就这样逐渐从单调的颜色变成了五彩斑斓,他们手下的人物,开始有了生动的表情、动作…·

现如今,芭莎双师美术课,已经成为了三义小学孩子们的日常。通过直播课,孩子们系统地从零开始学习了绘画技巧,已经可以熟练地完成起稿、打形、上色等等绘画动作。除了画画以外,孩子们还学习鉴赏了很多本土的地方艺术,比如剪纸、青铜器等。

山里的时光澄澈而安宁,山外的世界则充满了探索与期待。走向未来的日子里,愿美育有如彩笔,为孩子们追梦的阶梯,绘出绚烂光彩。

"芭莎·课后一小时"美育公益项目通过开发美育课程、培育乡村美育教师、提供美育教学设备等方式,希望让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得到缓解和改善,让更多的乡村儿童能接受到美育教育的熏陶,助力乡村美育发展。 截至2021年10月,“芭莎·课后一小时”共筹集善款逾5千万元,爱心覆盖16个省区市,109个县域,已在403所乡村小学落地美育教室,为逾20万名师生送去美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