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压缩“学硕规模”,专硕的春天要到了?考研党要把握好新风向

22年考研在即,紧张备考期间也一定要及时关注最新动向,学硕、专硕千万不要选错。

多所名校压缩学硕规模,学硕“退场”,专硕的春天到了吗?

摩拳擦掌的考研党们正在专心复习,一场翻身仗即将打响,然而学硕、专硕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都说选错毁一生,考研党在学硕和专硕的抉择之时,也要紧跟时代新风向。

当然这是数年前的场景,现在这种“两极化”现象已经逐渐得到缓解,专硕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不少名校已经开始压缩学硕规模,扩大专硕的招生比例,甚至一些985院校直接停招学硕,让人唏嘘不已。

比如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2年将不再招收学硕,这也是今年考研界的重磅消息之一,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招收研究生的“先驱者”,复旦大学此举无疑是一种新信号。

除了复旦,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也早有“动作”,在21年就已经停招学硕。无独有偶,四川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在2020年也改成招收专硕。

除了这些停招学硕的院校,不少高校也逐渐将学硕和专硕的招生数量持平,比如天大、中国农大、西北农大等。

可见,压缩学硕规模、提高专硕比例成为当下的大趋势,官方要求到2025年专硕规模大约要达到学硕的2/3。

这下足以证明,专硕的春天要来了,以往被人歧视的专硕党终于可以“翻身农奴把歌唱”!

★备受歧视的专硕为何可以等来自己的“春天”?这恐怕还得从根源说起。

专硕被歧视多年,如今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三重作用。

受疫情影响,近些年大学“就业难”生成为摆在众人面前的挑战,大部分人考研目的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

另外,即使是学硕,在毕业后从事研究工作的人也是少数,大部分人还要经过博士阶段,才能实现真正的专业教育。

专硕招生规模扩大,对于考研党来说是非常利好的消息,毕竟专硕难度要比学硕低一些。但也不能太过盲目乐观,利好背后往往也有担忧之处。

毫无疑问,高需求带来高竞争,未来专硕竞争会日渐激烈,以往的专硕是“狗都嫌”,未来的专硕说不定就会变成“香饽饽”。

对于考研党来说,“学硕缩减规模、专硕扩大规模”是在释放新信号,学生在备考时也要及时掌握新风向,选择切合实际的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