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写字不好看却又不爱练字的学生,怎么引导写好字?老师说方法要独特

经常收到不少留言,是关于家长抱怨说孩子字写得丑还不肯多练字,怎么说也不听!把字写好就这么难吗?因此在练字这件事上,也影响了亲子关系。其实,小艺老师觉得把字写好看这件事不难,但是通过重复又重复的方式练字,这件事是很难的。

为此很多家长选择给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报写字班,每天要求孩子打卡练字,当然有一些能本身能静的心下来的孩子是可以坚持下去的,但很多孩子基本是中途放弃了,因为一来坚持不了每天枯燥的反复练习,二来孩子多数觉得没有什么意思,趣味性不大。

特别是一些小男生,调皮好动,本身让他们静下心来学写字这件事就很难。那么,让家长头疼,让孩子叫苦连天的写字就没法调整了吗?其实,不练字也可以写好字!那小艺老师就讲一讲,针对这些字写得不好看又不爱通过练字这个方式的孩子,到底该怎么去引导他们调整呢?接着老师就通过真实案例来给各位家长和学生们捋一捋“怎么把字写好看”!

文中展示的图均来自老师的一位小学生,今年已经三年级了,从来没有正式练过字,也不喜欢多写任何一个字,平日更不会主动练字,但是他在写字本上的字却随着年级增长越写越好了!究竟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期间家长是怎么引导的呢?

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这位小学生的字还很不好看,每次写字本都拿不到什么好的成绩,语文老师在写字本上也批注点也很多,从这些批注问题上,不难看出孩子对字的结构还没有概念。因为孩子不喜欢反复练字,所以家长也没有强迫孩子。

而是对孩子要求关于写字本上的每个字,都要认真对待,严格按照范本写,观察每个字的位置和结构。所以,即便没有练字,没有追求写字的数量,但是每个字都有观察和思考在其中,慢慢养成了孩子对字结构的理解。所以一年级下学期的字,逐渐有长进,写字本上的等地也朝着优迈进了,孩子自身也体会到了自己字变好看的成就感了,落笔时就会更注重观察字的结构,知道哪种字写得好,哪种写得不好看。

到了二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明显写字本上的字提升多了,而且伴随着年纪的增长,手指肌肉的发展,孩子在写字用力时知道了巧劲,比如会知道笔锋、楷体等概念。当有意识去调整的时候,家长只要从中做一些审美上的指导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让孩子疯狂的练字。

二年级下学期时,写字基本已经不成为孩子和家长的痛点了,孩子对自身的要求也提高起来,希望把字越写越好看,因为有了这个优势,就更容易拿到好成绩。这个时候更需要注重的是提醒孩子字不仅要写得规范、工整,还要少涂改,不错字。这是为了到了高年级学生有写字等级考试而准备的,铅笔也会改成水笔,对孩子写字细心的要求就更高了,光好看还不行,得学会一眼知道字的细微结构后,快速记在脑海中,落笔时就有意识了,正确率就高了。

到了三年级,孩子的写字本基本一直保持优秀,并且果然无论格子大小,都能随时掌握字的大小。因为对字的结构了然于心,就能随时改变它的位置,这也是为孩子开始写作做准备。作文本的格子都不大,在小格子里怎么把字写得漂亮工整,归根结底还是对字结构的把握。

可见,没有枯燥的练字,一样能成就一副好的字体,也没有丧失写字的兴趣,其实简单说就是从小就灌输一种意识,对字有结构认知,追求写字的质量,还需要什么临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