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长、分阶段

现代生活中,我们都很忙碌,做不完的事情,各种焦虑,信息阅读也是扑面而来,人特别疲惫。疲惫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害怕掉队,害怕脱离快节奏发展的社会,害怕OUT。

经过很多年的实践和思考,我觉得有几个方法可以缓解这些焦虑。第一就是少,第二是就是给足够长的时间,第三就是分阶段。

少意味着不用同时做很多事情。买了很多东西,报了很多班,日程表里塞满了任务,朋友圈几千人,到处参加活动,报告写的事无巨细.....,多是人贪婪的本性,仿佛什么事情越多越好,其实答案往往是倒过来的,越少越好。把事情删掉,这种功夫比把很多事情都做一遍要难,决定不做什么比决定做什么要难,但是特别重要。人的精力永远是有限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有限的时间里,只能做最重要的事情。投资也如此,区分优秀的投资人和一般的投资人,核心就是前者能在纷繁的信息中提炼中最关键的要点,后者则面面俱到抓不住重点。决定事物最关键的地方往往是少数几个要素。

长意味着花足够多的时间,多一些耐心。我们总想着一口气吃个胖子,短时间干成什么事情,急于求成。一件事情恨不得一天都做完。越是这么着急,越想着短期出成绩,越容易翻车,而且欲速则不达。这个我是有切身体会的,我之前干什么都求快,读书快、吃饭快、走路快,总想着快一点,但是时间一长,很多事情回过头看,一点都没快,反而慢了,因为做事情要遵循客观规律,事物的规律要求五年能做完,如果你为了快速达到目标想着一年做完,结果必然是消化不了,而且必然要留下很多后遗症。

分阶段意味着把一件事情分解成几个阶段去完成,不要试图一个阶段做完。事物发展有其特定规律,第一个阶段可能就是打基础,第二个阶段才是有一些飞跃,第三个阶段才能达到目标。分阶段做,能够让人很从容,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按照联想的话讲,踩实了再撒腿跑,再踩实再跑,不要这一步还没踩实就开始想着下一步怎么跑。这次学习党史可以看到,早年的大跃进就是犯了这个错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做事情,三年超越苏联,五年超越英美,结果留下了一堆烂摊子。后来采取务实的态度,用三个阶段、两个百年的目标去完成,事缓则圆。

做什么事情不要着急,看了《沸腾新十年》,早期都是一窝蜂往上做,抢跑的公司没有一个活下来的,反倒是后来跟进的都变成了大树。微信不是第一个做的,华为手机也不是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