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零分女生”蒋多多因一时幼稚,毁掉自己的前途,值得吗?

孩子都过了结婚年龄了,到现在连个相亲,谈恋爱的时间都不给,怎么结婚生子?现在都只注重工作,经济价值。没有了原本的本质……可以不用谈婚论嫁,只要工作不能耽误!原本的本质?你所说的本质是啥?结婚原本的本质就是找个人共同抵抗生存压力,之后是部落和宗族的形成,其本来面目也还是对抗生存压力,难道你所说的本质是谈情说爱吗?那是在没有生存压力时才产生的东西,现在的问题是结婚也不能解决生存压力的问题。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教育是要顺应儿童的发展状态来促进学生的发展的,可是我们的教育制度仍需要完善,所以这不是只有她的问题。我真的不希望这种认认真真写的文章表达的却是一种固执的思想。社会的教育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能说她是这个时代教育改革的先驱。

抨击高考制度?我怎么没见过学习好的孩子去干这事?怎么没看到985 ,211高校的学生去奋笔疾书啊,年少轻狂,不懂得努力学习,自以为是的为自己的颓废和平庸粉饰诸多借口,,多少人因为高考而改变人生,多少落后地区、贫困家庭因为高考而有了更多的希望,不努力读书,反而责怪国家制度。

高考也许不公平,也许有弊端,但考试是中国千年延续下来最公平最普及的选才制度,这个社会终究要有筛选。无论什么社会,怪才奇才终归是少之又少的特例,如此幼稚的挑战连一介狂生的评价都欠奉,她若成事岂不是对寒窗苦读的万千学子莫大嘲讽,“死”不足惜。

敢于反抗是好事,只不过在自己一穷二白的时候反抗是不是有点傻?谁会在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的感受?凡事都要给自己留有退路,想写作,没人拦你,但是你首先要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先要让自己摆脱贫穷再说其他的。毕竟现实不是童话,人生也不能试错。

甚至阴谋论的真的无语,显然这个小孩当时就是处在信息闭塞的农村,刚刚开始接触到外部世界的信息洪流,被冲昏头脑了,看到有这样那样的类似韩寒的存在,自己也能写几笔,以为自己也行,完全对自己对现实世界都缺乏正确的认知,能写几笔的人太多了,能功成名就是各方面原因促成的,现在网上纯粹为了兴趣写同人文二创之类的人,甚至各个小圈子中都不乏写得惊艳出彩的,可是全网看去,做到韩寒那样的才几个呀,以前看南派三叔采访,就说他们推一些作者和作品,是有很多内幕的,这个小姑娘才不过看到冰山一角,就以为是全部了。

天才是99%的后天努力+1%的天赋异禀,这里的后天努力当然包括你所说的后天磨练和学习、名师指导和经验积累 有的事光有那99%没得那1%就是不行,而有的事是必须要有那99%才行,只有那1%不行,或者说,天赋异禀是0,后天磨练和学习、名师指导和知识积累是0前面的不是0的数 另一方面,大学如小社会,是日后取得谋生技能的必经之地,不经过这里的洗礼,终究还是幼稚不成熟的。

她这种就是心智不成熟。文学是需要积淀的,只会胡诌网络文章不叫文学,而且网络文章到处是套版效应,故事都是为了过瘾而生的,没什么可鉴赏性,只有小孩子爱写爱读。她心高气傲,但是她的文学素养不高,所以才会面临这样的失败。觉得自己很独特是好的,但是这种就是过度自信了,一定要站到一个正确的高度,去看待自己。

她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我国的教育制度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社会需要用成绩来选拔精英,有不一样的看法也很正常,只是不应该用这么偏激的方式,有些太过于冲动了,没有考虑自身家庭情况,如果她通过高考考上和教育事业相关的人员,并且通过一定的正常手段去改变教育,那么她也不会成为反面教材,生活也一定会改善很多,小说水平也能在不断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她如果成功了,报道就会这样写:“高考不是一个人的必经之路,平凡女孩蒋多多敢于坚守自我,不拘泥于高考,而是发展自己天赋,将个人优点最大化,最终走向成功,这也告诉我们学生,不要把一切都放在高考,高考不是一切,只要有心,你也能活出不一样的人生,成为下一个蒋多多。”现在媒体都这样,事后诸葛亮,就喜欢事后大放“豪言”也不想想原因就喜欢搞热度。

学生时代就是有点单纯和轻狂,总觉得自己可以改造世界,或者动不动就觉得世界不行想抨击,实际上都是不成熟的表现,越是了解社会本质的人越不会表现出来,动不动就大话连篇的人只能说是初生牛犊,总以为自己聪明,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其实这些东西别人早就知道了,只是个人能力有限,不可能改变的,除非能够有更好的替代品,否则抱怨再多都没有用,每个人还是做好自己本分工作,少想一些异想天开的事情,最好给青少年一点引领,可以有一颗挑战的心,但最好是在能保证自己全身而退的情况下进行,不然就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不知天高地厚。

学习好的大部分不会这么干,除非…有了保送名额在手,全班20多名是真危险,中等成绩…反正跟985 211没什么缘分,本科都危险,你说全年级20名还差不多,就这成绩心里还没个数,普通人本来就是指望着高考改变人生,大部分抱怨高考的要么就学渣,要么是被高考淘汰下来的,内心不平衡~努力了没考上说明你不是读书那块料,只想告诉数你一个残酷是事实,不去上和考不上真是两回事。

高考真的是很多寒门学子改变自身和家庭命运的唯一途径了。也许他们十多年苦读,也不过是争取到普通孩子的普通生活。但比起父辈困于黄土,只能挣扎着填饱肚子的生活,已经好太多了。更可以让他们的孩子从出生就过上他们奋斗向往二三十年的生活,这种代际改变影响其实很大的。为什么那么多人说高考制度不好,不用这种该用哪种,举贤制?那别说贫苦孩子了,连普通家庭中产家庭也只能逐步沦为封建社会下的豪门世族的门人。

她当时是受到了韩寒的影响,觉得自己可以成为第二个韩寒,可是她忽略了她和韩寒之间家境背景的差距,或者他们在天赋上也有差距,但是背景是她走韩寒路子最大的阻碍,而且,还有一点,读书上大学和写作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当时的韩寒宣扬对立,不知道害了多少人),她完全可以先沉淀下来,好好读书,上了大学以后,有大把的时间给她写作,可惜了,她没意识到想孤注一掷,前提是得有家世给她托底。

不是她的理想错了,而是她错在没有自知之明,作家不是人人都能做的,要有社会阅历,要有文化积淀,要有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一个学生还没有真正步入社会,就以为自己了解这个世界,只能是一个井底之蛙。一个人要先考虑生存,再考虑理想,很多作家一开始都是在有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只要热爱,也一样可以创作作品。写作和读大学矛盾吗?在我看来,她有没有写作的天赋不清楚,幼稚是真的,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她周围的人都站在高高在上的角度和她讲她一个学生能改变什么,本来就是错误的指引,应该告诉她的是为什么要设立高考制度以及为什么要维持高考制度,历史长河中选拔性考试已经是最先进的考试了,否则身处劣势的人根本没有翻身的机会,谁的儿子就会坐上谁的位置,高考虽然残酷但是是本质是选贤,而且定立了最严格的基准,否则那些处于优势的人没有必要将自己的孩子送去国外,因为那里可以直接走推荐啊,况且高考真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现在最顶尖的职位要求要本科985+博士,不管走到哪一步第一学历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是她那个年龄还没有了解到世界的全貌,只能说是一种遗憾。

抨击高考制度,真是个人才呀,高考可以说是摆脱当前现状最简单最快速的方法了,他给了下层人一个翻身甚至改变命运的机会!她明明有天赋,却不珍惜!有多少人虽然努力读书但是就是读不进去!我就是这种!所以高考后我就放弃了读书,虽然我那成绩够上个二本,但说实话我知道自己不是读书的料,所以我高考后就直接去工作了,虽然高考的时候我就穿着短袖短裤拖鞋就去考试了,但我也是拼尽全力去冲了一把,这种浪费自己天赋的人真的让我感觉不适!心比天高 命比纸薄!认不清现状读不懂空气这种人我是真的看不起!明明有天赋还去浪费!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