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大学新现象!“佛系”学生层出不穷,学生家长一筹莫展

随着“佛系”文化在网络的泛滥,其受到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的追捧,“佛系青年”大学生现象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上了大学之后,学生们的心态也会变得放松下来,紧张了123年也勤奋了12年,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或许也是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影响,从小到大都是被灌输了上了大学就解放了。但是如此懈怠之后,坑害的却是自己。

有的大学生上了大学之后,仍然拿出了高中学习的劲头。有的破罐子破摔,天天通宵打游戏,虽然说没有挂过科的大学是不完整的,但他们仍然表现得不以为然。还有的大学生可以把握好尺度,什么也不做,不喜欢社交,也不愿意改变现状。

“佛系”最早用来表示追求自己内心平和淡然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追捧“佛系”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信佛,而是他们提倡在生活中看淡一切,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这种精神状态在某些方面和佛教的某些特质相吻合,因此被称为“佛系”。

随着网络的快速传播和发酵,“佛系”生活受到了部分青年大学生的追捧,甚至把这种生活状态当成了他们逃避社会现实的“伊甸园”。

大学校园中,“佛系”大学生逐渐增多。大学里没有班主任这一说,一名辅导员要管理很多个班级,班干部就会显得非常的重要。班干部是一份可以锻炼人的方式,还能经常和辅导员打交道,提升社交能力。

不仅如此,大学社团是每所大学标志性的存在,以往在新生入以后都非常的热闹,新生们都在踊跃报名。如今却一反常态,大部分社团都冷冷清清,丝毫看不到新生的热情。

很多新生都表示,自己不想进社团,也不想竞选班委,只想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这个不是个例,这种“佛系”思想在00后大学生军团不断涌现。

既然,“佛系”心态要不得,那么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该这样去做。第一点聚焦主业,摈弃干扰,化危机为机遇。第二点主动调整,积极应对,化被动为主动。第三点做好当下,规划未来,以学涯促生涯。第四点整理思路,提升水平,积小胜谋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