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读者喜欢《红楼梦》中的贾母。诚然,这位老太太身上,有很多优点,她幽默、大度,对穷苦的刘姥姥照顾有加,她一生在锦绣堆中生活,养成了不俗的审美和独到的眼光。
可是,《红楼梦》中并没有哪个角色是十全十美的,贾母身上也是优缺点并存的,而贾母身上最明显的缺点,就是她对子孙很失败的教育方式。
林黛玉第一次来到贾府的时候,作者就向读者展示了贾母一种很独特的教育方式。当时,贾宝玉因为林黛玉没有“玉”,而心生不满,立刻摘下自己脖子上的“通灵玉”,狠狠地摔在地上,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得众人赶忙来拾玉,急得贾母搂着宝玉骂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
只要宝贝孙子生了气,不管是不是下人们的错,就可以随便打骂他们。这就是贾母灌输给少年贾宝玉的观念。都说贾府是最宽厚的人家,家中从来不无缘无故地责骂奴仆,可见这其实只是一个笑话。贾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令人“叹为观止”。
或许,对于生于公侯府第,长于富贵之家的贾母来说,她也是这样被长辈们教导的。所以,她继续用这种观念来教导贾宝玉。也难怪,贾宝玉会认为,自己从来不打骂丫头,是“素日担待了她们”,会因为自己淋了一次雨,就把袭人踹到吐血。
教导孙子可以随便打骂人,对于贾母来说,还不算什么太大的问题,她更令人意想不到的观念,是纵容孙子贾琏当“馋嘴猫”。
那一次王熙凤过生日,贾琏偷偷把鲍二家的带到家里私会,被王熙凤抓了个正着。王熙凤满腹委屈找贾母诉苦,贾母却不以为然地笑道:“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家年轻,馋嘴猫似得,那里保得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都是我的不是,她多吃了两口酒,又吃起醋来。”
孙子诱惑有夫之妇,在贾母看来,根本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只不过是个年轻的“馋嘴猫”,她的话语之中,颇有责备王熙凤“小题大做”,闹得大家都不好看的意思。
为什么贾赦“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很显然,也与贾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密不可分。贾赦年轻的时候,贾母肯定也对这样的事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很正常不过的事。这才造成了贾赦就算上了年纪,也不放过贾母房里的丫头鸳鸯。贾母的不满,也不过是因为鸳鸯是自己离不开的丫头,若是换了别的丫头,100个贾母也不会放在心上,最多不过是担心儿子会糟蹋了自己的身体。
这就是贾母的教育方式,儿孙们随便打骂人,是应该的,儿孙们随便“偷腥”,也是应该的。在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下,贾府中的子孙,才渐渐形成了吃喝玩乐,骄奢淫逸的样子。
或许,这样的贾母,才是古代富贵人家最真实的样子,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为了自己的满足感。贾母有优点,也有缺点,她的优点令人敬佩,她的缺点也让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