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段誉和蛟龙的传说

宋朝的政和六年,大理国的国王段和誉(即金庸《天龙八部》中段誉原型)得到一匹宝马火驹。

段誉骑马跑到荡山,遇到一头野猪,奇怪的是野猪头上居然长了两支龙角。段誉好奇,就拉弓搭箭,射中了野猪的肚子,野猪吃痛就往旁边的清溪逃跑。

在清溪中有龙潭三处,是大理国历代皇帝祈福求雨的地方。段誉追着受伤野猪一路来到龙潭这里,只见野猪一头扎进龙潭之中就消失不见了。

段誉此刻才知道,他遇见的并不是什么野猪,而是蛰伏在龙潭里的猪龙。

当时,在龙潭的南侧有一座龙王庙。庙里住着一位道士,叫兰法信,是四川人,身怀奇术,是世外高人,平时喜欢下棋。段誉平时也经常来庙中找他切磋棋技。

这天在射中猪龙后,段誉又来到庙里跟法信下棋,跟法信也说了刚才的经历。

就在此时,龙王庙中的水井竟由清变浊,井水翻腾,像是煮沸了一样。而庙中的一棵古梅树,树枝也突然低垂了下来,树下水气隐隐浮现,就像是水雾一样。

法信看到异象,大吃一惊,忙对段誉说:“今天皇子所射中的应该是青龙的外孙,名为铁角蛟,今天本来是要找皇子开金口玉言,封正成龙,没想到被皇子射中了肚子,不但讨封不成,反而折损了百年的道行。现在它含恨在心,必定要发洪水攻击皇子。现在皇子速速回到叶榆城(大理古城原名),躲避此灾祸。我也离开此处,回避角蛟。”

跟段誉说完,法信就抓紧收拾贵重物品,和段誉一起赶往叶榆城。而此时,原本的晴空已暗,乌云开始在点苍山上空汇集。

两个人刚进入到叶榆(大理古城),天上的黑云就已经开始压城,大雨雨滴如铁豆般砸下来,不远处的点苍山也消失不见,只有一团雷电交织的云团,云团之中一条蛟龙黑影若隐若现,轰隆之中向叶榆城袭来。

大理的护国丞相高泰明(《天龙八部》四大恶人之首原型,段誉生父)听段誉说明情况,心中也是大惊,立刻施法找来了东山的石龙,与空中的蛟龙斗在一起。

石龙与蛟龙,在黑云之中缠斗,云团翻滚,突然石龙抓住了蛟龙的龙首,冲出云团,从天而下,顿时天空之中水像山头一样扑到大理城墙。

而此时大理城城墙上的士兵才看清蛟龙的模样,蛟龙犹如小塔一般粗细,眼睛就像是两盏巨大的灯笼,射出金黄的光。

高泰明下令,等蛟龙再来到城墙边,就用乌鸡和白狗血浸的弓箭攻击。而此时的蛟龙已经被石龙打得吃痛发疯,竟催动大理城外的清溪暴涨,蛟龙乘着巨浪冲向城墙,要用大水漫城。

等蛟龙再次冲到大理城下,高泰明弯弓射去,一箭穿透蛟龙的脖子。而城墙头士兵,也纷纷射箭,顿时,万箭齐发。石龙也趁机抓瞎了蛟龙的眼睛,而蛟龙垂死,法力尽失。马上冲到大理城城头的巨浪也及时跌落。

只见龙身宽8尺,长约3丈,长着猪的脑袋和龙的身子,所以,人们笑称为猪龙。

而猪龙周身长着如穿山甲一样的鳞片,面部的甲就像是乌龟的壳,尾巴长约4尺,就像鱼尾,龙爪锋利,就像是精钢打造的利钩。眼球像是超大号的牛眼,有十多斤重,颜色是金黄色的。

士兵又用钢刀将蛟龙肚子刨开,龙胆如斗大,类似牛胆。围观的众人,都纷纷感叹,原来世上真的有传说中的母猪龙。

法信回到清溪的龙潭,发现龙王庙已经被冲得无影无踪,连一砖一瓦都没留下。人们都说洪水如猛兽,今天看果然如此。

云南大理历代都有蛟龙的记载,而这条母猪龙算是记载中第一巨大的存在。

这是明代关于大理蛟龙的传说,里面对猪龙的样子描写十分详细,而我国出土的数千年前的玉龙,很多就是猪的脑袋、龙的身子。

而在另一篇走蛟的故事中,很多网友也留言说,在家乡见过或者听过走蛟。个人总结,所有走蛟时候的共同点有三个:

眼睛似灯笼,在昏暗的雷雨天就像是大号的手电筒。

蛟龙必伴有突如其来的雷雨,而且走蛟过后的山溪、河流水道壁上都十分的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