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世界人类普遍感到不容易的年头,高超的写作技艺,对灵魂细微的描摹,对真善美的展现,是我们生活获得温暖和慰藉的重要来源。近几年,一批新生代作家崛起,引起文坛和读者密切关注。鉴于此,封面新闻“名人堂”人文年度盘点,首度推出“年度新锐青年作家”榜单。
纵观2021年一年,在全国范围内有突出文学成绩,得过重要奖项或者出版高质量的文学作品的青年作家群体中,选出五位上榜“2021年度新锐青年作家”榜单。他们分别是:陈春成、林棹 、渡澜、天瑞说符、郑在欢。
本次上榜的五位青年作家,大多数是初出茅庐就在圈内拥有不小名气。但文学的严肃性和相对小众的性质,使得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来说,都不算“有流量”。但有识之士也越来越意识到,在精神文化领域,有很多衡量尺度,都比“流量”靠谱。因为思考、品质、技艺,都无法被流量化,至少不会在短时间内能用简单的“流量”一词来评判。
大约十年前,以韩寒、郭敬明等一批新概念作文大赛出身的作家为代表,掀起一股青春文学的热潮,出现了一批以“青春文学”为瞩目点的畅销书年轻作家,造成了文学“出圈”效应。时过境迁,如今那批青春文学作家群很多都鲜有新作,不少的人生已经转场其他领域。十年之后,当我们深入了解当下在场的年轻作家时会发现,他们的文学创作不再与“青春文学”这个词勾连,或许没有形成畅销态势,但却更严肃,更注重艺术纯粹度,表现出崭新的文学气质。
新一代作家有着不同于祖父辈的时代背景和经历。大多数受过较为系统化的教育,学历普遍较高,这也为其写作提供了较为系统和扎实的知识基础。信息媒介的发达,也帮助他们拥有更为丰富多元的阅读经验和获取知识的多元方式。
青年一代获取信息、知识的渠道、方式、媒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媒介转换会给心智结构、审美取向带来深深的影响。对于媒介技术的熟练掌握,影响他们在用文字表达自我的时候,风格也更为新鲜和跳跃,审美触觉也更加敏锐,更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与机遇并存的往往是挑战。年轻一代受益于媒介技术良多的同时,也面临着时间被过度碎片化信息蚕食的危险。如何提高信息素养,在媒介迅速变革的潮流中,保持定力,取其优点避其弊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功课。保持线上和线下,现实与虚拟的平衡力,也需要特别修炼。在摇晃中寻找锚定,在不确定中匍匐前进。
此外,虽然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但事实上,大多数写作者会在较为漫长的时间内,处于镁光灯和掌声之外。抵挡虚名浮利对心灵的侵蚀,不被短期功利迷惑,也是能写下不朽之作的重要条件。
入选名人堂· 2021 “年度新锐青年作家”的这五位青年作家,四位是90后,一位是80后。但年龄并不是衡量是不是青年的唯一标准。我们见到过暮气沉沉的年轻人,也遇到过朝气蓬勃的老年人。“青年”、“新锐”主要是指心态上的、思想上的,是对世界保持一份好奇的心。塞缪尔·厄尔曼说过,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善于利用想象的翅膀,飞起来,是非常突出的品质。
就像很多评选都难以做到绝对整全的记录,我们也会承认,目前摆在面前的这份名单上的五位青年人,只是我们继续发掘未来之星的一个开始。2022年伊始,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会一直关注有价值的创作,关注新生的力量。关注新生和价值,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
开着“夜晚的潜水艇”在想象的海底深处遨游
出生于1990年的陈春成,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人,现居福建泉州,是这两年备受瞩目的青年作家。2020年9月,陈春成的首部小说集《夜晚的潜水艇》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后,引发的赞美惊喜之声,至今在文学圈悠有回想,并正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读者群中。2021年10月,第4届“理想国文学奖”揭晓,陈春成以首部短篇小说集《夜晚的潜水艇》获得首奖,称赞其“独辟蹊径,把知识和生活、感性与理性、想象力和准确性结合为一体,具有通透缠绵的气质和强烈的幻想性。小说以一种典雅迷人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当代小说的新路径。”
陈春成小说气质典雅,或许跟他自中学时代喜欢古诗不无关系。除了背诵古诗,他还尝试写,琢磨格律。由于古诗词对现代生活的表现力终究有限,2017年,他开始通过短篇小说来表达自己。他说,自己会在散步时、静坐时、坐车时,一点点将句子完整地想出来,“就像慢慢将一艘沉船从水里拉出来。”陈春成的小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故事是在现实生活中展开的,人物也是普通的小人物,但却都有旁逸斜出甚至奇幻的经历。这种现实与想象的无缝结合,也成为他的小说特色之一。
林棹1984年生于广东深圳。2019年,首部长篇小说《流溪》首发于国内一流纯文学杂志《收获》,并于2020年4月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迷雾般的语言,构造出梦幻与现实交织的思想丛林,散发出纳博科夫式的文本气质,一鸣惊人。“流溪”未远,“潮汐”又来。2021年,林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潮汐图》再次收割一众赞叹。从《流溪》到《潮汐图》,纳博科夫气质的文学句法,绚丽依旧,并更加沉稳。在保持语言凛冽诗意、准确有力的同时,林棹证明出她具备随物赋形、描摹细节、构建角色、讲述故事的虚构技艺。而且,作为广东人的林棹对岭南人文地理特色的呈现,也仿佛浸润纸背,沿海物候、亚热带风物的浓郁气息清晰可闻。此外,自然知识的丰富、人文修养的良好,让林棹的小说在内容上显得很丰富,汁液浓稠。文学之外,她在摄影方面也很有天分。绮丽的镜头语言和独特的叙事方式,是一个从容、纯粹的宝藏女孩。
渡澜,1999年出生,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人,现就读于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收获》《人民文学》《青年作家》等发表作品10余万字。短篇小说《昧火》入选中国小说学会2019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入围2020年度花地文学排行榜。荣获《小说选刊》第二届禧福祥杯新人奖、第十一届丁玲文学奖新人奖、第二届草原文学奖新人奖等奖项,首部短篇小说集《傻子乌尼戈消失了》即将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渡澜常以奇幻甚至近乎童话的笔触伸向现实。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喷薄而出的瑰丽想象和令人惊叹的文字张力,她的叙述打破了惯常的逻辑必然性,以一种非线性的诗歌语言讲述她那些奇幻而异质的故事,从而为作品打上自己独特的个人精神烙印。2021年,年仅21岁的渡澜摘得第六届华语青年作家奖“短篇小说双子星奖”。她是华语青年作家奖六年以来,颁出过的最年轻的青年作家。母语是蒙古语的渡澜,在用汉语写作的时候,显得尤为别致。不少作家、文艺评论家都愿意以“天才少女”称呼她,并对她抱有极大的期待。
近20年来,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大批网络作家的涌现,成为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也成为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网文作家群体的一员,95后作家天瑞说符凭借作品《死在火星上》和《我们生活在南京》,两次荣获中国科幻“银河奖”,是国内目前“硬核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
出生于1995年的天瑞说符是江西九江人,毕业于哈尔滨某知名高校的生物学专业。他主动拥抱互联网,让好的科幻文学作品走进大众,促进文学产业多元化繁荣发展。他的小说严谨缜密,细腻精湛,语言通俗易懂且风趣幽默,在传递科幻魅力的同时点燃了人性的温暖,极具浪漫气息。《死在火星上》讲述了地球神秘消失后,登陆火星的一男一女两位宇航员和一个机器人艰难求生的故事。有网友评价这部小说令人想起《火星救援》,而且更加绝望悲壮。为了写好这个小说,天瑞说符查阅大量的资料,涉及航天技术等多个领域。他认为,科幻小说创作,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科幻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但是如果你把科幻小说写得太过于漂浮,就跟魔幻、奇幻差不多了,就没法体现出科幻独有的特质。"
出生于1990年的郑在欢,2017年出版的《驻马店伤心故事集》被称为“中国版的《米格尔大街》”。这本小说集也让“驻马店”这个地名在当代文学上有了自己的一次高光亮相。2021年秋天,郑在欢拿出两本新小说集《今夜通宵杀敌》和《团圆总在离散前》,圈内口碑和图书销量都很不俗。出生在驻马店农村的郑在欢,因为家庭条件,没有机会受到系统性的学院教育。所以他的小说创作除了因为强大的天赋之外,还因为他有格外超群的意志,在知识方面进行自我教育。作为当下作家群体中的“非典型”,郑在欢经历童年的不幸之后,在粗粝的现实生活中摸爬滚打,观察别人也留意自己的内心,靠着对阅读的痴爱,在文学上进行持续自我教育,再加上不俗的写作天赋,硬是找到了自己写作的路子,一步一步成长为一名很受瞩目的青年新锐作家,这是值得敬佩的。也许是经历过生活的严酷,郑在欢没有在文学写作中表现出诉苦或者复仇的心情,他高超地选择了用喜剧写悲剧的方式。就像他的河南老乡、前辈作家刘震云那样,语言生猛诙谐而又意味深长,笑中带泪,抵达一种高级的幽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