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有很多人物可能都没有出场,却是很重要的线索人物。比方我们下面要讲的鸳鸯的姐姐,就是这样一个“关键人物”。
王熙凤在元宵节后流产,下红之症缠绵反复,到贾母生日后还没有见好不说,更有严重的趋势。
这一天鸳鸯顺路去探看凤姐。她是贾母跟前第一得力丫头,也要多掌握家里的情况,给贾母做眼线,避免老太太什么都不知道。
鸳鸯一进去,正巧平儿从里边出来,告诉她来得不巧,凤姐才吃了饭午睡。鸳鸯只得跟着平儿去了东边房里坐下说话。
(第七十二回)平儿道:“我的姐姐,说起病来,据我看也不是什么小症候。”鸳鸯忙道:“是什么病呢?”平儿见问,又往前凑了一凑,向耳边说道:“只从上月行了经之后,这一个月竟淅淅沥沥的没有止住。这可是大病不是?”鸳鸯听了,忙答道:“嗳哟!依你这话,这可不成了血山崩了。”平儿忙啐了一口,又悄笑道:“你女孩儿家,这是怎么说的,倒会咒人呢。”鸳鸯见说,不禁红了脸,又悄笑道:“究竟我也不知什么是崩不崩的,你倒忘了不成,先我姐姐不是害这病死了。我也不知是什么病,因无心听见妈和亲家妈说,我还纳闷,后来也是听见妈细说原故,才明白了一二分。”平儿笑道:“你该知道的,我竟也忘了。”
王熙凤流产后,由于没有保养好而染上“下红之症”,当初就说她的病要到九月才渐渐地好了。那是抄检大观园之后的故事了。
鸳鸯这会儿前来,正是贾母八旬之庆的后面,还不到中秋节,凤姐此时病得正厉害。
平儿关心则乱,担心说“怕不是什么小症候”,表明王熙凤当时“下红”厉害,医药并不能够轻易治好。
鸳鸯一听就吓了一跳,说“可不成了血山崩”了。
血山崩就是血崩,当时又叫“崩漏”。如果是急性发作会造成大出血,古代医学针对此症的办法不多。很多女性因此而死。鸳鸯的姐姐就是血崩死的。
按说鸳鸯的姐姐,也就在此时提了一句,算作过场。但她的重要性远不止此。
金家是贾家家生子,他们一直跟着贾母,不排除是史家陪房的可能。
彼时鸳鸯父母在南京已经死了,姐姐也死了,鸳鸯自己发誓不嫁人,虽有兄嫂却毫无感情,倒巴望着牺牲她做小老婆自己谋利……鸳鸯当时的命也是够了苦的。
鸳鸯的姐姐早已经嫁人,年龄要比她大不少。当初鸳鸯无心听到母亲和亲家母说起姐姐,才知道“血山崩”这回事。当时她父母尚且在京,还没有去南京。
贾赦讨鸳鸯时,贾琏明明说她父亲金彩病入膏肓,已经赏了抚恤金。她母亲还是个聋子。
后来元宵节时,贾母又说鸳鸯的母亲死了。此时鸳鸯又说她妈和亲家母聊天说起姐姐……感觉前后线索很多矛盾,应该是作者不断调整的结果。
闲言少叙,鸳鸯姐姐是“血山崩”而死,肯定是指生孩子造成了大出血。这与王熙凤的情况类似,却要更严重。
但是,王熙凤如果不能很好地医治康复,下红之症也是“血崩之症”的先兆。
有一句格言叫一语成谶,用在鸳鸯头上再贴切不过。鸳鸯的话总是能够起到非常关键的伏笔作用。
比方当初她送给刘姥姥外孙板儿的“笔锭如意”荷包,预示板儿与巧姐的姻缘。
比方她说平儿和袭人,自以为得了结果,但“天下事未必都遂心如意”,二人最终都没遂心。
比方她说一家子牺牲了女儿做舅爷,若不得脸败了时,就把王八脖子一缩,生死由我。分明应到了贾元春头上。
而这次鸳鸯再次口出“大言”,直呼王熙凤怕不是“血山崩”了。平儿还说她怎么“咒”人呢!同样会一语成谶,成为王熙凤最后的结局。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最终被贾琏休妻,回到王家不但不被接纳,反而结局更惨。
王家不接纳一个下堂妻的女儿,王熙凤被婆家和娘家两不相容,可算凄惨。
但最致命的打击,一定来自王熙凤的身体,肯定被鸳鸯说中是血山崩而死。
当初她放高利贷吸人家的血,想要生儿子而不得,还害了尤二姐的孩子,最终就要“血山崩”而死,才是“因果报应”。
鸳鸯的姐姐因血山崩而死,就是作者在暗示王熙凤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