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薛宝钗用燕窝“毒死”林黛玉?“凶手”另有其人

《红楼梦》的阅读是各花入各眼,每个读书人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和阅历去理解他们心中的《红楼梦》。

君笺雅侃红楼作为坚持解读《红楼梦》的读书人,一直秉持求同存异,各抒己见的立场。不存在“对错”,而是理解各有差异。

所以,对待批评也好,支持也罢,尽量平常心去接受。很多批评者转回头又是另一个观点的支持者,反之亦然。

不过,对于有一些观点实在无法苟同。今天就讲一个“薛宝钗送毒燕窝,鸩杀林黛玉”的观点,私以为如此读书大缪了。

当日,刘姥姥走后,薛宝钗因为林黛玉的不妥当酒令,“教育”她不应读“禁书”,公共场合也要注意言行。

林黛玉对此并不羞恼反而大为感激,这种属于“母亲”才会教育的话,林黛玉并没有听任何人对她说过。

至此林黛玉彻底认清薛宝钗的心胸,姐妹二人冰释前嫌。圆了妙玉头天借“五年梅花雪水”说林黛玉“俗气”的伏笔。

薛宝钗来贾家五年,林黛玉却对她耿耿于怀不能释然,如今双方和解是人生一大幸事。林黛玉当时极为开心。

随后,薛宝钗借去潇湘馆探望林黛玉之机,提出让她多作食补。还说查了她的药方和医典,认为林黛玉的药中“人参、肉桂”等大热之物太多,致使虚不受补,有害无益。

(第四十五回)宝钗道:“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林黛玉对薛宝钗的好心并不拒绝。如果宝钗不是真心,以黛玉“心似比干多一窍”的聪慧,不可能坦然相对。

君笺雅侃红楼认为妙玉的“五年梅花雪水”是指薛宝钗,林黛玉“俗”是对薛宝钗有隔阂的依据,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洁粉梅片雪花洋糖”做了非常好的补充,钗黛和解后的关系“甜如蜜”。

薛宝钗给林黛玉送燕窝出于一片赤诚之心,之前又看药方,又查药典,还为她制定药食同补的方案,贾宝玉也没做到这一步。

所以,关于薛宝钗送燕窝“不安好心”的揣测是站不住脚的妄想。

薛宝钗来贾家有意求取金玉良姻,却不是来“杀人”的。

即便狠毒如王熙凤,也是由于尤二姐实在侵犯了她的利益才“杀”她。

赵姨娘那么折腾,王夫人也没说置他于死地。

关键是林黛玉并没有吃薛家燕窝多久,很快贾宝玉就和贾母说了,让王熙凤每天给潇湘馆送燕窝,不再用薛家的燕窝了。

林黛玉的身体每况愈下,在于宝黛姻缘的纠结和煎熬,让她对未来产生绝望之情。

最关键是长期大量“进补”人参、肉桂等大热之药,已经破坏了林黛玉的身体机能。

薛宝钗送燕窝,确实指出林黛玉的病情存在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王太医这些医生有问题。

林黛玉身体那么弱,每天除了吃药根本不食用什么饮食。而人参肉桂虽是大补之药,用多了却堪比“砒霜”,会严重破坏身体健康。

可是王太医数年如一日地给林黛玉“进补”,真要说“鸩杀”林黛玉的,也应该是他才对。自古医毒害人,诚不我欺。

从秦可卿和晴雯生病这两件事,曹雪芹也对林黛玉的问题做了伏笔。

等秦可卿吃了张友士的药后并没有死。而是到了第二年九月才与林如海前后脚去世,证明张友士治好了她。

张友士能治好秦可卿,王太医们却治不好。不是张友士医术高明。而是秦可卿的病极可能就是“血竭之症”。就算治好了也很难生育,那时候还是太医们的“官司”,不如“死”了吧。

晴雯生病也是如此,胡太医新来乍到不懂规矩,但药方并没有问题。

结果贾宝玉外行质疑内行,偏说胡太医是庸医,用了“虎狼药”。再请王太医果然减了药,让贾宝玉称心如意。

问题是晴雯吃了并不好用。对身体反而有害。她后来被撵后“一病而死”,不好说与当初生病留下了病根无关。

秦可卿、晴雯都是林黛玉的“影”,她们都被太医所误,也是薛宝钗送燕窝,指出来的太医问题。

林黛玉是被王太医所误,“王”者,亡也。

觉得文章不错,帮忙点赞,收藏再离开,若能关注作者更好,每日都有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