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为什么要进贾府,看看她身世类似的史湘云就知道了

林黛玉进贾府,原著中交代得很清楚,她的母亲贾敏去世,父亲林如海尚在。林如海在和贾雨村的交谈中说得很明白“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表明林黛玉进贾府是因为贾母的邀请,林黛玉本人并不愿意,她不忍心独自离开父亲,在几分无奈中才离开家乡来到了贾府。

按说林如海家也是书宦世家,祖上曾经世袭过列侯,到林如海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林如海本人是前科探花,历任兰台寺大夫,又是钦点的巡盐御史,就算贾敏去世,以林家优渥的家庭条件,林如海也有妾室,并没有别的孩子,相帮着抚养林黛玉长大显然没有问题。

况且当时林黛玉年纪尚小,从小离开家乡,离开父母亲人,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对她的心理健康未必有好处。现代心理学表明,小孩子离开熟悉的环境,离开朝夕相处的亲人,会产生严重的分离焦虑。而处于分离焦虑的人会在身体上有所体现,饮食,消化,睡眠等都会出现障碍,性格上则容易敏感多疑,郁郁寡欢等特点,林黛玉到了贾府之后,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哭泣是她日常的一项活动也表明了寄人篱下的她,在心理上极度不适应。

尤其是贾府这样的大家族,她成日里面对很多姐姐妹妹,身边都有亲人环绕,那种对比之下的失落更是明显。但是即便如此,贾母还是将林黛玉接进了贾府,明明知道林黛玉不适合见外人,不宜听见哭声。

贾母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先看看和林黛玉身世类似的史湘云就知道了。史湘云是贾母娘家的孙侄女。素有“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史家在护官符的四大家族中排名第二,有权有势,极其富贵,红楼梦中出现的史家有保龄侯史鼐,史鼎是忠靖侯,一门两侯,其富贵程度甚至超过了贾府。

可惜史湘云年幼丧失父母,跟随叔叔婶婶生活。再怎么着也是侯门小姐,但是书中的史湘云生活貌似很普通,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先看薛宝钗怎么说史湘云的吧。

大观园中起了诗社,姑娘们经常在一起吟诗,史湘云兴致来了开口要做东,薛宝钗在没人的地方,悄悄提醒史湘云说“虽然是顽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大家方有趣。你家里又作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这会子又干这么要紧的事,你婶子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得知,史湘云虽然是侯门小姐,在家中却不能做主,每个月的月例也就几串钱,连自己的盘缠都不够,根本没有多余出来的钱财请客,被婶娘抱怨是史湘云面对的常态。关键还在于听完薛宝钗这番话“史湘云立刻蔫了”,这表明薛宝钗所言不虚。

薛宝钗客居贾府都能知道史湘云的生存状态,看来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在她年幼的时候,贾母心疼她,将她接到贾府住了几年,等到年龄渐长,需要谈婚论嫁,才回自己家,后来贾母隔三差五的把史湘云接到贾府也是出于对她的关爱。

再看贾府的姑娘小姐们,在大观园这个年轻人的乐园中居住,吃喝供奉由贾府出,担心她们顶着冷风跑来跑去吃饭,伤了胃口,还特意在大观园成立了一个小厨房,专门为她们服务。

贾府姑娘们每月的月例是二两银子,晴雯在贾宝玉房中月钱是一吊钱,史湘云是几串钱,有研究表明,这几串钱仅仅是个概数,也就是一吊或者一吊半的样子。

史湘云在年幼的时候,是住在贾府的,觉得到贾府和姐妹们一起玩,是非常开心的事情,她盼着贾府来人接她,当史家接她走的时候,总是眼泪汪汪的。

还是薛宝钗在和袭人提到史湘云的时候,说“她在家竟一点儿做不了主,她们家的针线活都是娘儿们自己动手。没外人的时候,她就说在家累得很。再问她几句家常过日子的话,她连眼圈都红了”。可以看出史湘云居家的辛酸, 虽然是小姐,但是史湘云在自己家要干丫头们干的针线活,没有父母照顾,对生活比较苛刻。尽管史家也是豪门贵族,也不差那点钱,但是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母亲去世之后的林黛玉,如果继续留在自己家,因为父亲林如海公务繁忙,那么林黛玉的处境也会和史湘云一样,林如海在第三回中劝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也说出了自己的这种顾虑“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幼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云不往?”

贾母阅历丰富,预知了后事,尤其是林如海虽有几房妾室,但是年过半百也只有林黛玉这一个后代,这表明了林如海身体不好,又担任盐御史,属于过渡劳累型的差事,为了避免像史湘云那样,才执意将林黛玉接到贾府,实指望在自己的呵护下过清静无忧的日子,但是没承想,薛宝钗的金玉良缘成了林黛玉在贾府的劫,最终也难逃红颜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