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疫情之下 他们有多拼!

今天凌晨,杭州拱墅区启动二级响应。农贸菜场、超市依然营业,保证物资供应与百姓日常所需,而沿街商铺关上了门,以往热闹的街道安静了下来。

今天的《周末面孔》,我们将镜头对准疫情之下的小店店主。他们用自己的韧性,努力守护着城市末梢的温情,他们想告诉你:波折难免,小店可能会暂时告别,但它们会回来,会生根发芽。

8平米书店它是个精神符号

二手书店店主 杜战熊:疫情期间基本上到晚上九点半左右吧,有些时候会等来一些生意。但是疫情期间关门的太多,我想我的店开开,总是给人一种信心在里边吧。

杜战熊,今年47岁,陕西人。妻子杨美利也是47岁,陕西人。夫妻俩的“8平米书店” 已经营了15年。

杜战熊:这个就是书店的备货仓库一样,大概有三千多册书。疫情以前的话,放不高的,上边这一层几乎没有的。疫情的原因生意很差,压得越来越多。店里没什么生意,空起来就在家里整理整理书,修一修,等好起来的时候多卖点书吧!

杜战熊:这个书是1957年的,线装的,它容易断线。修好了像这种书也不贵,也就卖五块钱。书能到我手里也是一种缘分,把它修好了也是书的命运吧,总比当废纸卖掉了好一点。

旧书上飞针走线,是老杜积累了几十年的手艺。上世纪九十年代,杜战熊从老家西安来到杭州参军入伍,没能考上军校,是老杜最大的遗憾。

杜战熊:我们农村的没一个考上军校的,我感觉确实是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次。

杜战熊:和老婆一起决定,那个时候一边打工一边到夜市上去卖书。后边感觉书店对这个小孩子帮助越来越好。我让我小孩子以后要学到一些知识,知识会改变很多东西。

杨美利:我是支持的,对小孩子以后各方面发展都比较好。

杜战熊:这个也是我们小孩子从小在书的环境里面长大,取得的一些成绩。写作文基本都是班里的满分,读书反正我们没操过心。

后来,夜市小摊变成运河广场8平米小店,儿子也考上西南交通大学。对于夫妻俩来说,小小书店记录着儿子的成长,也承载着一家人异乡打拼的记忆。比起更能赚钱的别的行当,书店自有其魔力。

杜战熊:水果店我也会做,炒货店我做得也非常好的,但是精神上没有卖书这么实在。在很多读者心目中,我们的店还有一定的地位和认可。包括去年很荣幸,《朗读者》节目叫我去朗读一下自己写的文章,我感觉这个应该是最大的肯定。

杜战熊:书店的营业额没有,只能拿外边这个钱,拿去把它(旧书)囤过来。

地书笔、杭州大运河明信片、纸鸢、动态风筝,手巧的杨美利让小小8平米书店,也有自己独家的文创产品。

而杜战熊贴补书店的方式是帮人拉货。对此,他心甘情愿。

杜战熊:除油费,一个月最多净赚一千块钱,从别的地方肯定要争取一些。车没用的时候,书店也会帮车交年租、保险。现在书店现在有问题了,车也可以来帮它,相互帮忙一样的。

杜战熊:我也帮过她忙,她也救济我一样的。本来门口车这么多,她可以随便叫辆车。这种熟人之间帮忙,其实也属于我们疫情之下相护自救吧,你帮帮我,我帮帮你,这样大家有困难了,抱团一样的。今天这个货送好了,就继续去等下一单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今天忙不忙?书还是没生意?现在关键人太少了。你等下搞好了就回去好了。”

杜战熊:只有学生需要这个,他今天刚好淘到。他开心,我也蛮开心。

杜战熊:我们街道还给我们这个房子减免了两个月租金,这两个月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我们真的很感谢的!确实很温暖!书店对我来说也是一个精神支柱,我们把这个店开起来,它就是一种精神符号一样的。我要把它坚持下去,尽我自己努力把它坚持下去。最困难时候我们都要看到希望,这是书上说的。我们看到希望,我们去坚持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今天,杜战熊接到通知,因为疫情防控原因,需要临时停业,要求大家暂时地安静下来。杜战熊说:“开书店是我一直坚持在做的梦想。希望疫情过去后,我们在运河边的阳光下一起阅读。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我们都静下心来,阅读一本书吧...”

王盛蕾:我和两个听障小伙伴在杭州经营一家“无声”的摄影工作室,今天我们也接到通知了,工作室今天无法开门,小区里也要做核酸才能出门,刚刚我还和他俩联系了一下,我们就打算待在家里做点事。他俩一个在修前几天拍的照片,一个在自学剪辑,我也打算给自己放个假做做家务,也希望疫情赶紧过去,能给更多的人拍好看的照片视频 。

郑正启是温州人,管升声和王盛蕾是杭州人。

郑正启用手语告诉记者:“虽然我们听不见,但我们想在声音流失的世界里,用镜头记录美好。”

郑正启:大学的时候,我学的是装饰专业,老师就教了一个礼拜的摄影技术课,然后我感到很好奇,发现拍下来的照片很好看,也可以记录一下生活,然后我就慢慢地开始去学习拍照片了。

管升声:三四年前,我上网突然看到有VLOG,短视频里面有很酷的转场动作,他突然发现很酷,就想学短视频的制作。

王盛蕾:他们两个小伙子有摄影和拍录像的技能,当时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力,因为他们两个小伙子想要成立这个工作室,然后他们找到了我。因为我当时还在社区里面工作,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们三个人从此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家。

王盛蕾:取了他们两位名字当中的一个字,叫“升启”,因为“升”代表希望,“启”代表启航。工作室的名字承载着我们三个人对工作室未来所有的期望。我们三个人分工很明确,小郑是负责拍照片,小管是负责摄像和剪辑。

王盛蕾:他们俩听不到。在拍的时候,因为距离比较远,沟通起来可能更麻烦,他们往往就是要亲自示范给跑来跑去。

管升声:有时候拍摄的时候遇到客户的质疑,说我们能不能拍得好,我们开始会感到很难过,会静下心来和客户沟通,反复修改。

管升声:我自己买了一个助听器,说话听不清楚,但是我可以感觉到音乐的节奏感,还有气氛。

王盛蕾:平时除了在室内拍一些写真。拍一些小孩的成长记录,我们也会到室外去拍一点活动、会议、比赛,基本上别人能拍的我们都可以拍

王盛蕾:对我们的工作室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因为有好几次提前约好的活动就取消了,取消了我们收入就没有了,所以这段时间还是蛮难的,但是我们还是得到了很多帮助。

杭州拱墅区潮鸣街道知足弄社区党委书记诸凤鸣:工作做得非常仔细,有的时候可能我们要求的东西,他们会提供两三个版本供我们选择。今后有活,还是会优先考虑他们的,能够帮助他们的时候就会帮助一把。

管升声:没有工作任务的时候,我们俩就会出来采风,提高自己的技术,最近我也刚学了无人机航拍,想要拍不一样的作品。我自己感觉我可以跟健全人一样,和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然后我会喊着他们两个一起和我去拍创意视频,比方说相机科普、拍摄技巧,上网和朋友分享,现在我也收到了一定的粉丝。鼓励到他们能像我一样阳光生活。

郑正启:最近我在学习一些老照片的修复,一礼拜之前我还接到了第一单,让我感到,这就是疫情之下,我们能做的一些改变。虽然现在很艰难,但是我们还是有信心的,一定会越来越好。

王盛蕾:希望我们能够走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

为一家小店努力打拼,不仅为生计,更为了在疫情散去、烟火重回之时,与你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