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顺:“中国故事”是中华文明的当代显示

语言是文明“基因”的第一载体,每种文明都要通过它的语言来保存、显现和传递,因此每种文明的进退得失,也都可以透过它的话语体系来加以考察和检验。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在思考中华文明与当代世界的关系问题时,就有一个视角是不应模糊的:怎样通过自己的“话语”来认识自己的文明?

当人们纷纷以“后现代”“现代”“前现代”直至古代的话语来描述中华文明的时候,现实却提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用奈斯比的话来说,当前的“中国故事”缺少相应的“中国话语”!

现在全世界都知道在中国发生着一个奇迹般的“中国故事”: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是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不久前甚至连欧洲也希望中国伸出援手解决他们的债务危机……总之,中国的面貌已经今非昔比。那么,什么是与这个中国故事相应的“中国话语”?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中国模式”等各式说法,力求给予解释和预测。当然其中既有善意的,也有敌意的。

那么,我们中国人自己用什么样的理论、概念和逻辑对它加以科学的表述、概括和提升,从而给世人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说明呢?这就是一个“中国话语”的问题。

我们也许能够感觉到,在这个“中国故事”和“中国话语”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严重的脱节,甚至有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在社会上,有“国学主义”“儒家主义”“自由主义”“新左派”“民主社会主义”“宪政社会主义”“民族民粹主义”等多种主张,众说纷纭,良莠杂陈;在国际话语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有很多具体话语还仅仅停留于现行政策、策略的表层解说和宣传层面,很难说已经形成了让外国人明白晓畅的,结构完整、逻辑严谨、表达透彻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其整体文化内涵和文化形象也似乎远未鲜明到位。

就是说,虽然中国的故事很吸引人,但是我们自己的话语却略显贫乏。而对于有些外国人来说,你越是这样,他就越是觉得难以琢磨,甚至越会以己度人地表示怀疑了。问题出在哪里呢?应该说,问题出在如何跨越话语中的“文化鸿沟”上。一方面,很多西方人尚未以今天中国的现实来理解绵延不断的中华文化;另一方面,我们自己也尚未以时代性的世界语言描述好自己的中华文化。

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文化和文明,包括其中蕴含的哲学精神和思维方式,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都可以在彼此间的交流中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漫长的历史在缔造灿烂中华文明的同时,也造就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有自己特色的中国哲学传统。据我的理解,中国哲学的特有面貌,是以人为主体,将天、地、人融为一体的思考方式,和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取向的人文精神。这一传统早在先秦时期,在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诸子百家学说的相互交流和汇合之中,就已经孕育并生长起来了。中国的哲学传统包含儒家和道家等思想要素,但并不归结于儒家或道家,更不等于其中某一家。简言之,这个传统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是凝固的而是流动的,因此它不仅是古代的,也是近现代的。

这种汇合百家、与时俱进的哲学风格,使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具有了宽广、从容、机敏而厚重的胸襟气质,对内对外都主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这样的哲学精神为底蕴,中国的有识之士从来不怕改变自己,而是处变不惊,乐于和善于学习借鉴世界上一切有益的东西,兼容并蓄以成就自己,从而造就了“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至今仍然生机勃勃的中华文化。每条江河都有始终,而海洋则永不干涸。这就是为什么在几千年里,中华民族百遭磨难而终不溃散,中华文明几经变迁而绵延不断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今天的中华文明依然伟岸的内在力量。

深刻理解和把握上述特征可以想到,在当今世界上,中华文化的哲学底蕴将有可能更加显示它的深厚魅力,为新形势下的文明对话和创新,提供一种富有包容性和建设性的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