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的作品精彩纷呈,读起来让人手不释卷,几百万字的江湖,往往一口气就看完了。14个江湖,要说最精彩还得是射雕三部曲,人物丰富、格局庞大、恩怨分明,天龙八部也足够精彩,可惜在体量上略逊射雕三部曲,再者天龙作为单一作品,去跟三部曲比,本身就不公平。再者天龙的核心人物是乔峰,跟乔峰相比,段誉虚竹虽然也是主角,但难免有点边角料的感觉,且三人的戏份远不如郭靖、杨过、张无忌三人。
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撑起了两宋至元末的百年江湖,让人乍一看还以为这并非武侠小说,而是一部江湖史,有一种独特的厚重感和传承感。的确,射雕、神雕、倚天之所以被成为三部曲,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三者的传承感很强烈。射雕的男一号是郭靖,男二号则是郭靖的兄弟杨康。郭杨同生不同长,一个是蒙古高原的野小子,一个是金国王府里的公子哥,两人成长环境不一样,在主剧情未展开之前也没有任何交际,这个异姓兄弟乍一看是有点牵强的。
郭靖、杨康的羁绊始于上一代的情谊,郭啸天和杨铁心有着几十年同生共死的交情,两人早在孩子未出生之前就已指腹定亲,若为同性便结尾兄弟或姐妹,若为异性则结为夫妻。两人的情谊感染到他们的妻子,妻子再将郭杨两家的情感传递至孩子,虽然二人没见过面,但在母亲们谆谆教导下,郭杨二人都知道对方的存在,也接受了这个素未谋面且身在远方的兄弟。所以,当郭靖和杨康初次见面时,两人不需要太多的情感培养,便顺理成章地把对方当做了自己的兄弟。
既然是兄弟,郭靖自然会当仁不让地养育兄弟的孩子,虽然杨康罪孽深重,但郭靖依然对杨过视如己出。而在杨过心里,似乎对郭靖这个大伯也并不陌生,跟包惜弱对杨康的教育一样,穆念慈在杨过的成长过程中,也在频繁的提及郭靖这位大伯。所以,当杨过初进郭家时,小杨过对郭靖这位大伯并没有疏远感,虽然二人并无血缘关系,但情感的羁绊从爷爷那一辈就开始了,这种非血缘的羁绊深深地植入后辈的心中,不断得到强化,让射雕和神雕的两位主角没有丝毫距离感。
这大概是金庸提笔著射雕前就想好的设定吧,主角之间若没有这样的强相关性,又如何称得上武侠三部曲呢。虽然射雕和神雕的联系不止于此,像北宋这样的历史背景,华山五绝这样的江湖人物,以及两部作品的武学体系都存在连续性和相关性,但两主角的关系应该是重中之中。的确,由于郭靖和杨过的关系,大部分读者比较认同双雕江湖并入三部曲的设定,但从主角关系这个角度出发,却很难将倚天屠龙记纳入三部曲的范畴。张无忌跟杨过又有什么关系呢?
事实上,张无忌跟杨过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两人相隔一百年,又不是一个家族,老杨祖上可是杨家将,这老张家祖上跟老杨家可搭不上半点关系。虽然张无忌跟杨过的联系不够,但倚天的主角本就不是张无忌,金庸在铺设倚天的江湖之前,原定的主角压根轮不到张无忌,而是另有其人,此人可是杨过正儿八经的后人,其武功实力更是远在张无忌之上,只不过由于个中原因,金庸在著书过程中对主角进行几次修改,最终就成了张无忌横空出世这个版本。
其实读倚天屠龙记时,不难发现这个特点,倚天前期读者大多比较蒙圈,一开始读者认为主角是张三丰,突然画风一变,核心人物变成张翠山了,等到张翠山摊上谢逊这事,读者才意识到:完了,五哥估计也要杀青了。这种感觉有点像马胖的《冰与火之歌》,核心人物纷纷领盒饭,读者凌乱至极。回到倚天屠龙记之中,作为射雕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联系射雕和神雕的特点,读者应该不难猜测,倚天的主角必然跟杨过有莫大的联系,借鉴郭靖和杨过的关系,倚天原定的主角大概会是杨过的后人。
事实上小编认为金庸原定的主角就是杨过的后人,当然这个后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后人,不一定是杨过的孩子,没有血缘关系也能当后人,就像杨过也能称之为郭靖的后人。武侠小说中对后人的定义比较宽泛,像师徒关系也能称之为后人,当然也可称传人。原定倚天的主角就是杨过的传人,他就是张君宝。早在神雕后期,张君宝倚天主角这个身份就已经内定了,襄阳之战后,神雕进入尾声,前期的人物纷纷退场,下一步的男女主角粉墨登场,女主便是郭襄,男主即是张君宝。
当然,杨过是不能退场的,作为神雕的主角,他得做好交接棒的工作,神雕末尾,金庸给张君宝安排了一场浪漫的邂逅,开启了他跟郭襄的情缘,也让杨过介入了他的人生。杨过在华山之巅指点过张君宝,一番点化让张君宝实力大增,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即便是一面之缘,张君宝也认杨过这位师傅。而且,若不是金庸换了主角,张君宝跟杨过的关系绝不止于此。如果张君宝继续担任主角,杨过大概会将毕生所学尽数相传,张君宝跟郭襄的故事也会再起波澜。同时,倚天屠龙记也更能名正言顺地并入射雕三部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