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又叫“灯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从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剧团,到如今的寥寥无几,它们的一生有无数的经历,也沉淀了太多的故事。如果你想了解皮影的流派和历史,上海其实有一个好去处――中国民间皮影艺术博物馆。
中国民间皮影艺术博物馆坐落于上海金山非遗城,馆藏四万余件皮影,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宋代。根据收藏的皮影来源,可以分为南方皮影,北方皮影两大派别,南方多用牛皮制作,而北方则多用驴皮。不管是安徽的水牛皮、湖南的纸皮、甚至很多失传已久的皮影剧本――“影卷”,在这里都可以看到。
就是这一幅精美典雅、透着一丝威严的皮影《训子》展现在我们面前。子不教,父之过,清规戒律的故事,台下看的不知是同治还是光绪了。也正因为有了此次光荣的经历,这幅皮影又获得了一个新的名字“凤影”。
能收集到如此丰富的皮影,还要感谢馆长马德民的坚持。马氏皮影起源于河北,如今已有六代传人。马德民先生作为第五代传人,走街串巷收旧皮影,挽救岌岌可危的旧皮影们于水火,妥善地将它们装裱在橱窗中,重现昔日灯影下的风采。
而马氏皮影第六代掌门人,也是唯一的女性传人――马静,更是将上海文化融入到皮影之中,通过一场又一场的演出打磨,使马氏皮影在上海扎下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