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前世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仙草,为了报答侍者的灌溉之恩,跟随侍者下入凡间,幻化成人,为了报恩侍者的恩情要把一生的眼泪都作为报恩。林黛玉为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表妹。
薛宝钗出自“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她作为“山中高士晶莹雪”的女主人公之一,与宝玉、黛玉之间的三角恋是全书线索之一。而宝钗作为尽善尽美的封建守护者形象,最后牺牲了自己,仍然落入“万艳同悲”的悲剧宿命,成为贾府的没落的线索之一,凸显了封建制度的黑暗。
贾元春作为四大家族中唯一一位深处宫廷的皇妃,她的命运与贾府的兴衰有着密切联系。为贾宝玉的一母同胞的长姐。
贾探春,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父亲贾政,嫡母(妾所生的子女称呼父亲的正妻)王夫人,生母赵姨娘,胞弟贾环。四姐妹中排行第三,人称“三姑娘”。
探春,在众姊妹中,她胸襟开阔,光明磊落,爽朗大方,没有一般小女人的多愁善感,小心翼翼;她有才华有抱负,有极强的管理财物、治理大家庭的能力,有女政治家的风范。
史湘云身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史家的小姐、贾母的内侄孙女,史湘云自幼父母双亡,因为深受贾母的疼爱而常来常往于贾家。同时,也是《红楼梦》中除黛、钗之外,另一个对贾宝玉的生活和情感影响比较大的女性。
在金陵十二钗中,妙玉是个异类。年轻的妙玉,带发修行,被请进贾府,入住栊翠庵。她满腹经纶,聪慧过人,才识不在宝黛之下。曹雪芹盛赞她:“气质美如兰,才华复比仙。”她精通茶文化,精通诗词,还熟谙庄学文化。
妙玉的性情,是孤僻清高,不喜俗人。
贾迎春是善良温柔的二小姐、怯弱麻痹的“二木头”。如果说探春是冲破灰暗世界的呐喊者,迎春则是淹没于其中的沉默者;如果说惜春是与俗世决裂的独行者,那么迎春则是灰暗世界中的牺牲者。她的人生就像一盘任凭摆布的棋局,贾赦的无情“变卖”将迎春推向了深渊。最终“花柳金闺”贾迎春在“山中狼”孙绍祖的折磨中消香玉陨。
惜春是一个在《红楼梦》中出场很少的人物。她没有湘云的豪爽,没有宝钗的贤淑,更没有黛玉的灵秀。她可以说是一个冷美人,无情、孤僻,她过早地把红尘看破,最后“独卧青灯古佛旁”。
王熙凤为贾宝玉母亲的侄女,在贾府里担当着“大管家”职务,相当于皇宫中的内务总管,集内政、外交于一身,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要干好这一角色,不仅要求有相当的管理水平,而且特别需要些“嘴上功夫”。王熙凤虽然读书不多,但她巧言善辩的语言能力却高人一筹,对任何人、任何事她都能应对自如、游刃有余,就连地位最尊贵的贾母也被她的伶牙俐齿所征服。
巧姐是贾琏和王熙凤的女儿,众星捧月的她在金陵十二钗中不但年龄最小,而且在《红楼梦》占的篇幅也最少,她几乎是一个陪衬人物,几乎没有正面出场过。
《红楼梦》中名列“金陵十二钗”的“大嫂子”李纨, 二百多年来一直被视为正直、公道、富有同情心的正面人物, 在广大读者的心目中,“大菩萨”“佛爷”“第一个善德人”等称谓, 基本就是对李纨这一形象的共识。
秦可卿在《红楼梦》中来去匆匆,人、神、鬼之形全具,留白颇多。秦氏养生堂出身,却以警幻之妹配与宝玉;似与翁公通奸,却获得贾府一致赞誉;与香菱品行容貌相似、为送秦钟与焦大有了瓜葛、孤魂引贞烈的鸳鸯一路前行,却又兼具薛林双美、临终托梦嘱凤姐以要事,是污名美誉同行、贫穷富贵双兼、现实与理想同具的一个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