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个符号性的人物形象。有名人对于孙悟空的反抗性进行了一番评价,称赞它为革命性最强的猴子,却没能看到全部,只是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那么,孙悟空是彻底的革命分子吗?
当然不是。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孙悟空的大闹天宫,似乎只有大闹天宫才是他最革命的一面。因此,很多影视剧连同动画片都在强调他的大闹天宫,却没有强调他的认罪伏法,跟随唐僧取经的奴性。或许,人们大多受了意识形态的影响,被误导了,而最先提出孙悟空具备革命性的名人也出现了误读现象。
孙悟空是天地化育而生,本身是一个石猴,属于典型的无产阶级。主观上没有什么私心,客观上没有什么财产,还不是无产阶级是什么?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养生术,远渡大海,找到菩提祖师学艺。学会了以后,在人前卖弄,被菩提祖师赶下山。或许,那时候,菩提祖师已经看到他的未来,知道他这个穷的一文不值的革命者会成为惹是生非的根苗。
他回到花果山,就和当地的妖魔鬼怪结拜兄弟,成了联盟。到现在,农村还有这样的风俗,都是底层劳动者,就要结拜盟兄弟,结拜干姐妹,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都是无产阶级,也就不嫌弃身份地位了,倘若有一个人突然发了财,成了资产阶级,就会看不起以前的盟兄弟或干姐妹了,也不会有太多的来往,当然也不可能提到借钱的事情。
孙悟空就是底层人,只是做了山贼或土匪。玉帝看不惯,派人围剿,围剿不成,就选择招安。让他当弼马温,结果他嫌官职小,反下天庭。天庭再次派人围剿,还是不行,就又选择招安,让他做“齐天大圣”,还要让他看管蟠桃园。不料,他毕竟只是底层人,没有受到太多的仙界教养,就好像无产阶级没有贵族教养一样,到了贵族的花园,总是要摘一些梨子、桃子什么的。孙悟空也不例外,到了蟠桃园就要偷桃子吃,而猴子本身就是要吃桃子的――――玉帝当然知道,只是故意让他“贪赃枉法”,不然有官无禄的职位谁肯做?“齐天大圣”就是一个有官无禄的职位,看管蟠桃园是让他享受“体制内的好处”。只是,孙悟空做得有点过,吃得太多,对七仙女态度不好,又被七仙女诬告,导致彻底的革命。他大闹蟠桃盛会,反下天庭。
这次直接让统治阶级丢了面子,这还了得?一定要调集天庭所有的有生力量,一举歼灭他,即便求助于西方佛国,也一定要歼灭这个体制内的叛徒。于是,最革命的无产阶级的代表孙悟空就被统治阶级联合逮捕了,要绞杀,却杀不死,既然杀不死,就惩罚他,对他终身监禁,如果要他反思,就要他反思如何重新成为体制内的一员。
革命者孙悟空被五指山压了五百年,终于想明白了,以一己之力是不能对抗统治阶级的,要想联合也不行,毕竟妖精们一盘散沙,基本上不能联合对抗天庭。罢,罢,罢,只能在体制内寻找活路了,起码可以出去,快活一阵子。不料,被唐僧救了之后,因为没有规矩,被戴上了紧箍咒,直到朝见如来佛祖才被摘除。而紧箍咒就是规则意识的象征,是一种对犯错的官员或者曾经的革命者的一种随时监督机制的象征。就好像现在的大数据关键字扫描,一旦发现有作者用了不合时宜的关键字,就会给作者打上不信任的标签,时时监督,或者说作者被列为重点监督对象。孙悟空也不例外,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成了体制内服服帖帖的护法,成了体制内降妖除魔并替天庭和佛国反腐的先锋。那些妖精大多是从天庭和佛国逃出来的,要是和孙悟空联合反对天庭或佛国还有些势力,只是被孙悟空或孙悟空请来的仙佛一一剿灭,也就没有什么力量存在了。而这些妖魔鬼怪也是和以前的孙悟空一样,属于地地道道的被压迫的无产阶级,最终被无产阶级的叛徒孙悟空给打败了。就好比《水浒传》中的宋江被招安以后,打田虎,征方腊一样,属于无产阶级之间的屠杀,却让统治阶级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
不仅仅孙悟空是戴罪之身,连同猪八戒、沙僧都是戴罪之身,而唐僧的前世是戴罪之身,也就只能这一辈子认罪并接受劳动改造了。取经的过程绝对是一种劳动改造,风餐露宿,还得用脚步一步一步走出十万八千里,共用去了十四年的时间。依照佛的法力,可以轻松把真经交给唐三藏,却偏偏不给,让三个徒弟连同一匹白龙马保着他行走十万八千里,用去十四年的光阴。虽然最后他们师徒都成正果了,但他们原本出身是地地道道的无产阶级,最终成了体制内的人,还经历了很多的磨难,那么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要是当初不犯错,认真做神仙,不就省去了很多麻烦吗?
取经路上的磨难磨练了他们的心性,再桀骜不驯的人物也要被磨得圆滑世故,孙悟空也是如此,最革命的底层人,经历一番磨难,被招安了,打杀作为曾经革命兄弟的妖魔鬼怪,成了体制内的人。其实,孙悟空并不是地地道道的革命者,而是被招安并成为体制内职员的统治阶级的人物吧。单纯把孙悟空看成无产阶级的革命者似乎有失公允,应该全面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