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 的擦漆工艺是我国古代一项非常独特的家具制作工艺,据出土漆器文物来看,擦漆工艺已经有上万年的历史。作为一种古老而简单的擦漆方法,之所以能够传承如此久远,必有其可取之处,擦漆的红木家具不仅很好的保护了红木家具的木质,而且使得红木家具外观看起来流光溢彩,摸上去温润如玉,使用上百年依然焕发着迷人的魅力。目前仍旧有一些制作高档红木家具的厂家在沿用这种工艺,然而对于这种擦漆工艺已经很少有人知晓了,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擦漆工艺的历史渊源。
什么是擦漆工艺?
所谓擦漆,即生漆汁中有效成分漆酚,在漆酶催化作用下自然干燥成漆膜来美化家具,且使其能够防腐防潮。擦漆工艺用于古典家具的历史非常悠久,沿用这种经典的传统手工艺,使用天然绿色环保生漆为原料,经过多次反复的打磨、上色,做出来的红木家具木纹清晰、平滑流畅、色泽清莹光澈,手感舒适。
红木家具“擦漆工艺”源远流长
据文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发展种植漆树与用漆技术。《诗经鄘风》中载有:“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曰,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桐、梓、漆”。可见先秦时代,漆树就已是我国常见的栽培经济树种。而在使用上,从已发现的古物中,我们也见到了不少先民早期使用生漆的例证,据考证,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三文化层中,出土了一件漆木碗,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漆器,距今已有7000余年了。此后从商周时期至南北朝,擦漆家具一直是中国家具的主流。商周时期的漆箱、漆案、漆几等都非常精美。汉代,漆饰彩绘更是木质家具的主要特征。唐代金漆镶嵌、彩绘等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大件家具。宋代帝后画像中的椅子就有彩漆描绘的花纹。
明清时代是我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黄金时期。红木家具作为中国传统家具工艺的典型继承者,自然也传承了擦漆这一经典传统工艺。当时的漆饰工艺十分发达,能工巧匠辈出,擦漆工艺达到了很高水平。民间漆饰比较简朴,宫廷则讲究华丽,朱红色在明代家具的漆饰中是很重要的色彩,它表达了中华民族讲究吉祥、旺盛的心理。相对而言,当时的文人雅士都比较喜爱这类家具。
擦生漆的作用
1、生漆与一般的化学漆不同, 它是一种健康环保漆 ,是从漆树上割下来的,有“国漆”的美誉,不仅绿色无害,而且还可以防腐蚀、耐酸碱、防潮绝缘、耐氧化、耐摩擦、耐高温,能够很好的保护家具表面不受损坏。
割生漆
2、生漆在南方应用更为广泛,由于南方天气潮湿,在家具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生漆可以很好的起到防潮的作用。在干燥成膜后,零污染、无毒性、无辐射,是追求自然与环保的最佳产品。大大地延长了红木家具的寿命,提高了红木家具的升值空间。
3、擦生漆后的红木家具更加光彩照人,增强了红木家具的艺术欣赏价值。
“擦生漆”工艺迥异其他家具上漆
擦漆作为红木家具主要的装饰手法之一,是红木家具制作过程中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传统工艺,它与其他家具的上漆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首先,所用的漆不同。传统红木家具使用的生漆与现在的化学漆有很大的差别。生漆是一种天然漆,它是从膝树上采割的乳白色胶状液休,由于本身就源于植物,所以它与木质的亲和力非常强,可以渗透到木质的深处去。同时由于它的天然性,所以没有污染,安全环保,不伤害人体。
其次,干燥方式不同。相比现代化学漆漆覆在木制品表面后任其自然干燥,擦过漆的红木家具必须拿到漆房中去。漆房很特别,既要有温度又要有湿度。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漆才容易干。家具阴干以后拿到外面来,用细砂纸打磨,打掉浮漆后,再擦上一层漆,然后再进入漆房阴干。这样反复10-15次。经过多次反复,以保证漆液能够很好地渗透到木质中去,而不是仅仅附着在木质表面。
第三,工艺的不同。现代化学漆的制作工艺是把漆覆盖在木制品表面,越用越毛糙,用刀即可铲下漆皮。红木家具作为高档、贵重的木质家具,它比一般的普遍木质家具对涂料有较高的要求,涂饰工艺也较为复杂,其通常使用生漆工艺来处理家具表面。简而言之,就是一层层将生漆打磨揩进木制品表面的毛孔内与木坯混为一体,不但保护功能更胜一筹,且可防腐蚀、耐酸碱、耐高温、防火,而且随着使用年代久远会越来越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