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爱因斯坦的一篇论文打开了宇宙学的新篇章

传道
授业解惑 开启智慧人生


每年,我们似乎总能够找到一些理由来庆祝爱因斯坦的丰功伟绩。例如,2015年,全世界都在庆祝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2016年,LIGO终于探测到爱因斯坦100年前就预言存在的引力波;而今年,在4月25日上映的10集《天才:爱因斯坦》(Genius)外,也是现代宇宙学诞生的100年。


虽然人们在过去一直思考着宇宙的起源等问题,但在1917年之前,对宇宙学的研究一点也不现代。我们今天所经常谈论的暗能量、微波背景辐射、宇宙大爆炸和暴胀等都是基于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之上的。这一切都始于爱因斯坦在100年前写的一篇论文。正如物理学家Cormac O’Raifeartaigh在他的一篇论文中写道:“毫无疑问,爱因斯坦在1917年发表的论文......为现代理论宇宙学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当生活真的过得很艰难的时候,点这里为你排解


 爱因斯坦场方程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广义相对论中的核心方程——爱因斯坦场方程,它长这样:



方程的左边被称为爱因斯坦张量,描述了时空的几何,比如在不同的地方时空的弯曲是如何变化的。方程的右边我们看到的是一些熟悉的常数(比如万有引力常数G和光速c )乘以所谓的应力-能量张量,它包含了在时空中的东西(比如物质、能量和压力)的信息。


爱因斯坦将他的新理论优美地应用在太阳系内,在过去的一百年间通过了无数次最严峻的检验。举个例子,早在19世纪的时候,天文学家就发现了离太阳最近的水星的轨道有异常。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在没有其它质量的干扰或影响下,行星环绕着太阳的轨道是个完美的闭合椭圆。而实际上,太阳系有若干效应导致水星的轨道不会闭合,产生所谓的进动(如下图)


△ 根据牛顿的引力定律,水星的绕着太阳的轨道是闭合的椭圆轨道(红色);蓝色为爱因斯坦预测的水星椭圆轨道。(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广义相对论下的宇宙观 


当牛顿的引力定律运用在整个宇宙的时候也遇到了问题。如果所有的质量之间都相互吸引,那么整个宇宙中的所有物质最终会在引力下坍缩。为此,牛顿提出宇宙是无限的大的,充满了物质,因此向内的吸引会被遥远物质的吸引相抵消。当然,这个解释是不足以说服人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它需要非常精确的安排:一旦一颗恒星消失,吸引力之间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宇宙终将坍缩。它也要求有无限多的恒星存在,这又引发了奥伯斯佯谬:为什么夜空是黑的?(详见:《天文学的五大悖论》)。


爱因斯坦希望他的引力理论能够解决牛顿引力所遭遇的问题。因此,在1917年,爱因斯坦向普鲁士科学院提交了一篇题为《广义相对论下的宇宙学思考》的论文【2】


△ 爱因斯坦在1917年发表的论文被标记为现代宇宙学的诞生。(图片来源:Albert Einstein)



△ 宇宙学原理:宇宙是均匀和各向同性的。在宇宙学中,均匀意味着在宇宙各处都会看到同类型的结构——恒星、星系、星团和超星系团。各向同性意味着宇宙在任何方向看起来都是一样的。(图片来源:2dFGRS)


试想一下,在一个非常拥挤的沙滩上。如果只观察沙滩的某一处,你会发现许多独特的细节,比如有人躺下或站起来,不同形状的贝壳,或不同颜色的遮阳伞等等。但是,当你全局观测整片沙滩时,这些细节就慢慢的消失掉,只会看到茫茫人海,到处都差不多。同样地,在夜空中的不同区域我们会看到许多不同的星座。但是当我们逐渐跳出银河系、本星系群、室女座超星系团等,就会发现不同的星系均匀地散布在空间之中,整个宇宙看起来都差不多。



△ 在1917年的论文中,爱因斯坦引进了宇宙学常数λ。(图片来源:Albert Einstein)


爱因斯坦在场方程中的左边添加了一个额外的项(用希腊字母 λ 表示),称为“宇宙学常数”。正如名字所暗示的,它是一个常数项,有着非常特别的作用:制造了某种空间几何中的排斥作用,来平衡因普通引力导致的坍缩。只要宇宙学常数的大小足够小,它就不会改变理论在太阳系中对行星运动的预言。


△ 为了描述静态的宇宙,爱因斯坦在场方程中引进了宇宙学常数(Λ)。



- END -





求助

师兄

生活中的苦恼,无人倾诉;

工作中的烦躁,无人理解;

感情上的困惑,无人能解?

压力、焦虑让人无法喘息,

却又不知如何排解

学佛多年的师兄,一对一倾听你的烦恼

佛法指路,为你答疑解惑,指引方向


一对一倾听

长按二维码添加师兄



◆精彩好文
 

点击文章标题,即可查看↓

安徽一个班37人考进清华北大,老师发来一则短信,家长沉默了 !

请远离精神上的“穷人”,他们正在消耗你的生命!

第一眼看出什么字,你就是什么人!

很多爱发脾气的人,自从看了这个就不再发脾气了!

死后去阴间的全过程,人死后会去哪里?

亲人间不欠4帐、不做6事,太有道理了